杨光轩
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龙林小学 530001
【摘要】语文是小学一年级阶段的一个重要科目,而且还会对其他科目的学习有好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很重要,可以为以后语文的学习打下一个好的基础。本文将概括农村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途径。
【关键词】农村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阅读能力
【正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对语文的学习有很多的好处,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认识到阅读能力对小学一年级学生的重要性,找到合适的方法去进行语文教学。
一、农村小学一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方式单一
目前,农村的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方式还是比较单一,教师更多的是自己在讲台上讲,教学内容比较枯燥,课堂上不和学生进行互动,课下也不与学生交流,学生学习的准确情况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都处于一种零了解的状态。在课堂上师生之间缺少互动也会造成学生的注意力无法集中,课上缺少问答学生就不会对课文内容进行仔细的思考,使整体学习的效率不高。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语言感悟,但是老师却没有进行正确的引导,这是因为老师没有这个意识,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升。
1.2、学生不能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
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是听老师讲,老师说什么就记什么,不理解的也不去问,更不会主动的去思考问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强,老师也不进行及时的询问和了解对于枯燥的教学,学生会越来越不想听,越来越听不懂,导致知识的学习不到位,学生不想学习,学生的阅读能力不能得到有效的培养。在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中,只是去读还是不够,还需要去感悟语言文字,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并发表自己的想法。但是,有些老师会不给学生留下这个时间,学生不能对文章内容进行充分的思考,阅读能力就一直提升不了。
二、农村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途径
2.1、传授读书方法,让学生会阅读
在阅读中去积累许多的阅读方法。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学会自主阅读的技巧,发展阅读的思维,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此来提高阅读能力。
老师也可以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进行阅读检查或者评比,来促进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促进孩子们阅读过程中的情感交流,去历练阅读的良好品质。这样一系列的活动,也能使孩子们感受到阅读带来的欢乐与兴趣,使孩子们增加对阅读的吸引能力,以此阅读的品位可以得到提升,进而才能培养阅读的良好感情,学生也就会在日记中学会怎样去表达。所以,教会学生去运用积累到的语言和词汇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一些学生在日记中的好词好句,教师在修改时,也会用红笔标出并加以好的评价,学生每一位教师的指导下也可以运用积累的表达语言的方法。同时,还应该多去鼓励学生在语言实践活动中运用语言、评价同学的语言。
例如:学习《秋天》这篇课文,教师可以先做一个课程的导入,让学生回答自己最喜欢的季节是什么?这个季节的特点是什么?然后教给学生读和写课文中的生字,然后带领学生读一遍课文,然后再让学生看着拼音自己读一遍课文,比一比谁读的更好。接着可以让学生看着书中配的图片去感受文字的内容,学习其中好的词语和句子,为以后的写作积累句词。
2.2、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小学语文教学的老师应该去考虑学生未来的发展,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奠定基础。教师也应该去增强化学生们去自主阅读的意识,去培养他们的阅读方式,具体做法有,让学生在课文教学时做笔记,让他们复习课文时也能一目了然。教会学生不仅要做笔记,也要让学生把文章中相关精彩的部分记录下来,进行模仿,以便今后的使用。鼓励学生不光要看也要勤动手,可以我们的书上做标记,去标注重点内容,也要边读书边思索,看完后可以写读后感来表达对阅读内容的感受,这样才能去促进理解和写作能力。让学生在记录自己心得的基础上,去进行语文交流,以此去增加学生的写作技巧。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例如:学习《树和喜鹊》这篇课文,教师先进行一些幽默的课程引入,把本课的喜鹊引出来,然后问学生对喜鹊的了解有哪些。接下来,教师为学生念一遍课文,再让学生自己念一遍,画出一些生字和生词。读完后教师进行课文内容的讲解,教师把文章中的多音字讲解一下,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读音纠正,把文章中出现的生词进行生动有趣的讲解,比如“招呼”这个词,“招”有提手旁,“呼”有口字旁,一个是动作,一个是说话,所以合起来就是给别人做手势或者说话。让学生用这个词造句子。这篇课文中还有很多AABB式的成语,让学生画出并积累。课文讲解时教师要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养成阅读时要思考的习惯。
【结束语】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专门性的培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学生以后语文的学习的能力和写作能力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和方法[J].仲召虎.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17(11)
[2]探析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J].徐爽.新课程(上).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