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深阅读习惯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10/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第21期   作者:禹文军
[导读] 阅读自古就有“教育之本、学习之母”之誉。在语文学科体系中,
        禹文军
        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县勐撒镇芒枕完小 677500
        摘要:阅读自古就有“教育之本、学习之母”之誉。在语文学科体系中,阅读活动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着重要地位。小学教育是人生之旅的奠基工程,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作为母语和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而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能够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及自主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基于此,本文章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深阅读习惯的策略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深阅读习惯;培养策略
引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语文主题学习”项目也提出:“语文学科的基础是阅读,我们要培养孩子的听说读写各项能力,但如果没有阅读作为基础,孩子的其他能力是很难得到提升的。”可见,阅读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在现代小学语文教学的大环境下,仍有一些问题妨碍着教师的授课成效。首先,单一的教学手段仍充斥着大部分的语文课堂。传统的“讲授制”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虽然可以按时完成阅读教学任务,但他们的阅读水平却没有得到提高,思维方式也未改变,只是一味地被灌输,不利于其语文素养的提升。其次,课内阅读教学缺乏与课外名作的融合。教师过于注重课本教材,不能及时组织学生进行充分的课外阅读,也没有对其展开合理的引导,进而导致他们缺乏阅读兴趣,不利于其积累文学知识。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深阅读习惯的策略
        (一)发挥想象带动阅读兴趣
        小学生已经具备了基础的阅读能力,因此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应该更注重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从而让学生能够投入阅读中去,进而自觉地进行阅读。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充分地发挥想象,将课文上的内容进行设计创新,以此带给学生阅读的启迪,比如,可以通过课前趣味性导入、设置一些悬疑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情景演绎、或者播放视频等形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关注点,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在精彩的阅读开场时陷入想象之中,沉浸在课文的情景中。
        (二)推敲语言,提升阅读的思维品质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语言与思维从来就是密不可分的。孩子阅读的文本,凝结着作者的生活经历、人生观、价值观、文化素养及独有的思想积淀,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显然,一目十行的浅阅读注定了学生对语言的感受也是粗浅的。这就要求我们把儿童的阅读作为一种有高阶思维参与的心智活动。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指导活动中,要从文本特点、文本内容出发,把学生置于学习中心位置,激活学生已有经验,让他们与文本对话,在了解文本内涵的基础上,去探寻隐含在文本背后的意义,这样的阅读活动,不仅是学生积累语言的过程,也是思维发展的过程。


        (三)质疑问难加深阅读理解
        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维能力,因此,在阅读的时候,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质疑能力的指引,只有学会了质疑,具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孩子才能够从一连串的为什么中,思考作者写作的目的,也能够在不断的质疑中,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情感,同时将文章中的情、景、人与自己的内心产生共鸣,从而使学生能够加深对阅读的理解。
        (四)生活互动,引导学生进入深度阅读状态
        “语文学习的外延必须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就小学语文活动来说,自觉接受生活元素的丰富涵养,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与理解、体悟与内化,又能促进他们学用结合、知行统一,在“内外互动”中源源不断地为教学相长注入活力。以《掌声》一课为例,学生习惯于“锦上添花”——把自己掌声送给“成功者”“优秀者”“强者”和“朋友”,因此他们会对将掌声送给“弱者”“对手”甚至是“敌人”产生疑惑。正因为如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尝试转换角度提出问题:“你的心里曾经对弱者或对手产生过敬佩吗?”此问会引发许多学生的肯定。“这就表明你也曾经历过用心为别人鼓掌的时刻。那么,在那一刻你有过什么样的收获呢?”学生由此便会开始理解课文的深意。可见,教师以生活经历链接课文内容,有利于引导学生进入深度阅读状态。
        (五)加强文本理解,传授阅读技巧
        阅读技巧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不管是课内还是课外阅读,都需要学生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提高阅读有效性。因此,教师要从教材文本入手,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将适用于课内的阅读方式运用到课外读物之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对课外阅读材料进行适时合理的引入,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拓展其阅读面。在选材方面,教师也要结合学生实际阅读能力进行选取,将有益于他们身心发展、激发热情的书籍进行普及,促使其文学素养的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生更需要的是进行深度的阅读,因此,在阅读中要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提高阅读的品质,加深对文章深层次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应该进行拓展延伸,充分利用教室的空间摆放一些课外阅读书籍,并且形成假日书单,让学生在假期形成阅读习惯,除此之外,还应该注重学生对阅读的感悟与反思,积极地进行阅读反馈,通过以上方式可以逐渐培养学生深阅读的习惯。
参考文献
[1]翁迎兰.小学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策略探微[J].华夏教师,2019(30):42.
[2]李东清.基于思辨的小学语文深度阅读模式探析[J].亚太教育,2019(07):21-22.
[3]王倩雯.小学高段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的问题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