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光钦
东兴市第二中学 538100
【内容摘要】
实活固展是取四个词语中的一个字,实是指夯实课本的基础知识,活是指激活学生思维,固是指巩固学生基本技能,展是指展示学生个性,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如果在初中数学导学案的每个环节都运用这四种方法进行设计,那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会有事倍功半了,也会大面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更能提高学生参与数学课堂教学的热情,作为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容易把握主题,教学思路更明确。
【关键词】
实活固展 有效设计 初中数学导学案 数学课堂教学
【正文】
在课堂教学改革的浪潮下,利用导学案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势在必行。我校在2013年也开始进入小组探究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各位同行都在不断的努力探索数学导学案的编写。本人也一直在研究这方面的导学案的编写,经过这几年的探究,一般的初中数学导学案包含有六大环节,学习目标、课前预习,课堂合作探究、小组展示、目标检测、能力提升。我认为对每个环节的设计都要体现实活固展,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引导学生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下面我从这六个方面来谈如何实施导学案有效的编写。
一、在设计学习目标时,引导学生找出本节课的核心概念的关键要素,这里就是体现一个“实”字。例如,在编写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1.2《与三角形有关的角》时,学习目标可以设计为:
(1)课本导言中是用什么方法推导出三角形内角公式的
(2)课本上的这三种方法的共同点是什么
(3)懂得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在求三角形的内角的应用
(4)请你与同学交流在几何证明中的作用。
二、在设计自主预习环节时,要帮助学生分析教材,把较繁的例题,利用导学案分解题目,做到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过程,同时也要遵循实活固展的思想设计。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5.1《相交线》的预习可设计为:
(1)在两条直线相交时形成的四个角中,请分别写出这4个角的两边是什么?
(2)分别观察每个角的两边有什么共同之处并写出来。
并写出这种相互关系叫什么?
(3)根据这种相互关系课本是如何论证的?根据论证过程中你获得邻补角有什么性质?
(4)请你与同学交流邻补角性质的证明过程,你还有什么方法去证明邻补角的性质?
三、在设计新知识学习进行小组合作探究环节时,“实”也是指对课本的易错、较难理解或方法多样时同样也要挖掘课本中已有知识点,对课本上概念定义进行二次解读,再一次做实课本的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活”是指学生对问题的讨论和探究就有宽度,能够对知识的相同点和异同点进行辨析,设计内容时应有一定的这宽度。例如,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1.3《多边形内角和》在探究多边形的内角和时,利用分解成几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来求多形的内角和这一环节时可这样设计:
(1)请同学们小组探究如何把一个四边形分割成几个三角形?在几种不同的方法中,那一种方法更容易求出这个四边形的内角和?
(2)如果对于以上不同的分割中,你发现四边形每个内角的顶点的对角线条数有什么规律?并结合内角和的求法写出它的规律。
(3)请你利用你认为最简便的方法写出推理过程。
(4)请你小组把你发现的规律用简短的语言与同学分享你们小组的发现规律,同时谈谈你们共用了多了种不同的方法去论证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
四、在设计小组展示环节时,也是最好能“实活固展”这四个方面进行设计,设计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回归课本,提出自己的方法,运用了哪些知识去论证课本的定义定理,在实际问题中如何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样设计就是让学生再次回归课本,第一个“实”采用的让学生做到做实课本,体现教材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最好途径。第二个是“活”应采用提出自己的方法,目的是激活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深度理解,整合教材中知识点的能力。第三个是“固”采用的是论证推理的方法,这样有利于巩固学生的知识,再次回归推理过程,让知识有一个升华的过程。第四个是“展”采用深度的知识运用,也是展示学生对知识一个再次整合运用的一个过程,同时展示同学间不同的解法,达到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
五、 在设计目标检测环节时,习题应由浅入深,题目的设置先是回归课本,即是回归课本的定义、定理、例题,属于较为容易的题型,目的是做实课本的知识的,这个就是“实”的涵义;然后对题目稍为提升难度,题目应有一定的宽度,有一定的开放性,尽量达到对知识点和方法的扩展,这就是体现“活”的思想;再次是巩固学生已有知识和步骤方法,强调解题过程和方法,训练学生熟练掌握解题的步骤和基本技能,这就是“固”的目的;最后应设计运用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难度有所提高,目的是扩展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同时让学有余力的学生相互探究的一个过程,这就是“展”的方法。
六、在设计能力提升环节时也需要运用“实活固展”,多数教师在设计这一环节时只作为课堂总结简单设计,我认为这一环节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升华,因此要更认真地设计课堂总结真正达到提升能力,在导学案的最后可这样设置。例如:(1)请同学回顾一下课本的定义、概念、定理是用何种方法推导出来?(2)证明定理时用了哪几种方法,这几种方法的核心知识是哪些?(3)解决步骤共分为多少步,关键点在哪?(4)运用定理去解决问题时你有什么心得与同学分享的?从(1)到(4)这样设计时就能充分体现“实活固展”,也就是做实课本的基本知识,激活学生的思维,巩固已有知识和新知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
在一份有效的初中数学导学案的设计里,每一环节都是以学生为本,真正把课堂回归到学生、回归到课本,同时能够激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能巩固学生新掌握的知识,最后给学生展示的机会,做到生生互动,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度。最终提高数学教育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