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伟
江苏省宜兴市实验小学 214200
摘要: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减轻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质量,真正实现减负提质是本文要探讨的话题。基于此,对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减负提质的策略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减负提质;策略
引言
减负增效应该从作业的精选、多样化、有效性及教师的批改评价等各方面入手,让学生以轻松、自在、自主、高效的状态学习,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减负增效的教育教学目标。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低效的原因
“填鸭式”教学模式根深蒂固,从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情况来看,部分教师依然采用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一根粉笔、一本书,教师单方面地讲,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而且教师将更多的精力用在了教学备课上,也没有很好地督促学生,没有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这样既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导致学生得不到更好的发展。教学缺乏针对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没有认真对待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没有针对学生的学情进行合理的分层,而是为所有学生布置同样的习题和作业,其效果可想而知,不仅会阻碍优等生更好的发展,还会让“学困生”失去数学学习的兴趣,导致其学习跟不上整体进度。
二、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减负提质的策略
(一)加强作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因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所以不可避免会存在知识掌握情况和能力之间的个体差异。在布置作业时,教师要尽量根据学生的不同基础有针对性地进行布置,可设必做题、选做题、有一定难度的提高题,使作业呈现层次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必做题所有学生都应该完成,是为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而设计的。选做题按难度值分成有梯度的三类题型,这样有利于不同学情的学生均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第一类题主要面对“学困生”,基本上为教材基础知识练习,旨在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第二类题为基础题目的综合题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可满足大多数学生需求,此类题既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难度过高;第三类题则是具有较高灵活性和综合性的题型,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完成第二类题目的基础上,可适当尝试完成该类题型,挑战思维极限,突破自我,从而获得更多学习数学的乐趣。这样能在某种程度上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在潜能和创新意识。
(二)重视课前数学作业的有效设计,提高预习效果
课前数学作业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即将学习的知识进行预习。主要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做好课前预习可以找到即将学习的知识的要点和重点。教师在对学生布置课前预习作业是要注意以下几点:(1)设计要有明确的目的。课前数学作业是为即将学习的知识进行服务的。所以课前数学作业设计应该以新知识点为核心。并且让学生事先了解重点和难点。(2)在设计课前作业的时,要避免出现“今天请同学回去预习例几或者第多少页”这种没有明确主题的预习要求。教师要把预习作业分解为分散的知识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布置。(3)设计课前数学作业要尽可能的详细和简单,要带有点拨性。(4)课前数学作业设计要保证双向性,课前作业不只是让学生进行预习,教师还要根据学生课前作业的反馈功能,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且对教学方案进行调整。
(三)营造学习氛围,让学生的心灵减负
心理学研究表明,轻松和谐的氛围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外在因素。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创设一个宽松、愉悦的教学环境,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唤醒学生的学习意识,提高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数学知识,使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比如,在讲“观察物体”这一课时,教师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合理地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并给每个小组分发了一定数量的圆柱体、正方体的学具,然后在黑板上画出一个造型的正、上、左三个方向的视图,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进行拼装,比一比哪个小组拼得最快、最正确。这样的游戏活动,不仅让学生更清楚、更直观地观察了物体的特征,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能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减负提质的教学目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理念的影响下,学生的课业压力问题要进行改善。小学数学一直是小学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并且有着知识点多、习题多、教学任务量大等特点。所以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优化,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改善学生学习环境的重要办法。
参考文献
[1]强新凤.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减负增效”[J].安徽教育科研,2019(06):41-42+64.
[2]蒋利.小学数学减负方法的研究[J].科幻画报,2019(03):204+206.
[3]黄健新.减负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J].江西教育,2019(0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