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丽丽
温州市龙湾区海城第一小学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除了让学生积累一定的数学知识外,更重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小学数学应用问题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应注重充分利用应用问题进行数学教学,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笔者谈到了自己对高年级数学应用问题有效教学策略的看法和思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年级;应用题;策略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题是一个比较常见的题型。数学应用题作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数学知识的不断积累,数学应用题的数量逐渐增加,难度越来越高。因此,教师应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总结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一、小学高年级开展应用题教学的重要意义
1.对增强学生的理解表达能力具有积极意义。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一般都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存在的,应用题通过已知条件的设立以及提出问题,让学生在理解题干中所表达意思的前提下,进行分析从而有效解决问题。学生在进行阅读题干的过程当中,也是对于题干所表达意思的深入理解,通过解决应用题问题,可以使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起到了融会贯通的效果。小学生的思维尚处于成长阶段,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没有建立起一定的体系,数学本身的思维抽象性也导致小学生不能够将生硬的理论知识融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当中。很多小学生在面对生硬的题目时,不知道该运用哪条数学公式,这也影响了学生数学成绩的不断提升。在应用题的学习当中,学生可以通过题干的描述在脑海中形成画面,充分理解应用题题干中所表达的中心思想,明确题干中提出了怎样的问题,有效构建起对于数学问题的解题思路,从而使应用题的问题迎刃而解。
2.有利于培养小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当前我国的教育体系当中,学生普遍认为数学是难以理解的、与实际生活联系较少的,这种想法是极其错误的,数学是与实际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学科,这一点通过应用题就能够很好地体现出来。在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中,许多问题都是为了有效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而存在的,通过对应用题的学习,学生在生活中很轻易地能发现数学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有多大,联系有多紧密,学生通过学习应用题,在生活实际中遇到类似的问题,可以轻而易举地进行举一反三,这对于学生的成长也是非常有利的。
二、应用题教学的策略
在当前我国小学教育体系当中,虽然小学教育工作者越来越注重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任务的开展,但是小学数学高年级应用题教学的发展现状依然不容乐观,小学数学教师对于高年级应用题教学活动的开展依然是处于不断的探索当中,在新教改的影响之下,如何有效提升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效果,是当前小学教师亟待探讨的教学问题。
1.联系生活实际,避免生僻题目。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成长的关键阶段,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同时,小学生由于生活经验相对较少,因此,对于一些应用题在题干的表述方面,小学生难以做到充分的理解,所以,小学高年级教师在进行应用题教学活动过程当中,应当选取一些与生活实际联系较为密切的应用题类型,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起应用题题干中所表述的内容,例如,针对应用题“汽车以36千米/时的速度从A地开往B地,4小时后距离中点还有50千米,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这道题目,一些学生难以理解题干中所表达的内容,因此需要教师解释“中点”的含义,对题干内容加以说明。教师可以通过画线段图的形式使学生能够对题干所表述的内容在脑海中形成画面,从而能够借助有效的已知条件将应用题问题加以解决,发掘题干中隐藏着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的数学解题思维能力。
2.合理应用解题方法。对于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的学习而言,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当中,应多注重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对于应用题的解决,思维方式很重要,学生由于个体的差异性,对于问题分析的切入点会大有不同。对于很多应用题而言,解题思想也并非是唯一的,因此需要教师能够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式教学,切勿“一刀切”。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分析应用题的题干内容,在对题干表述内容充分理解之后,找到合适的切入点,从而将应用题有效地加以解决。例如,对于以下应用题:“赵老师为购置一批学习用品,已知商店内铅笔8角钱一支,本子1元5角钱一本,文具盒每个12.58元,赵老师需要购买20支铅笔,40个本子,10个文具盒,赵老师只带了100元钱,请问赵老师的钱够不够买以上所需的学习用品”,这道数学应用题,在题干中出现的数量单位都有所不同,因此有些学生在进行单位转化时出现了不同意见,有些学生主张将“元”化成“角”,而有些同学则是将价格数量都用“元”这个单位进行表示,因此,教师应当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计算,在锻炼学生计算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培养学生自主思考问题的能力。传统的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在课堂上处于主导性地位,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相对较少,学生处于课堂学习的被动地位,长此以往,学生丧失了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因此,为了有效进行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任务的开展,教师应当逐渐转变教学方法,在课堂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应用题问题的思考,教师适当地加以引导,引领学生走出误区。例如,针对应用题“每千克稻谷与碾出大米的比例是10:7,碾米厂若想获得500千克的大米需要多少稻谷。”针对这道题,学生很容易陷入误区,对题干内容不能充分地理解,为此,需要教师能够将已知条件加以转化,使学生能够明白“每千克稻谷的产米率为70%”这一隐藏的数量关系,学生充分掌握题干中的数量关系之后,问题也能迎刃而解了。
三、 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中小学数学应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重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在良好的数学理论知识基础上开展更有效的数学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应用问题的特点,并结合实际生活进行教学。因此,它可以有效地提高小学数学应用的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综合数学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齐明星.简谈小学高年级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J].学周刊,2016(32).
[2]王彩蕊.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答能力的培养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5(8).
[3]高一平.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探索[J].成功教育,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