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官珍
四川省凉山州雷波县汶水镇先锋小学,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州616552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能力既是学生语文学习的成果展示方式之一,也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写作能力的培养被诸多专家看作是语文能力的核心,因而得到了许多课程专家及一线教师的关注。笔者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自然也长期关注着这项研究,现在本文中谈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写作能力;培养方式;创新
前言
语文写作在我们的教学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如何教会学生写好作文以及学生如何写好作文值得我们去思考。学生的兴趣、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平日的积累以及丰富的阅读视界都是影响学生能否写好一篇作文的关键。在平日的写作教学中,教师还应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1充分认识什么是写作能力
一般认为,小学生写作是小学阶段的学生运用习得的语文(语言和文字)能力,来表达内心思想感情,表述所见所闻的客观事件,交流传递思维信息的过程。作为一种表达方式,其与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语言不同,其载体是文字,更追求准确甚至是精确,因此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写作提出的要求,第一条就是语句通顺、辞能达意。而写作能力作为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能力,或者说表现出来的心理与行为特点,其所包括的写作内容的选择、写作思路的确定、写作方法的运用,以及整个文章的谋篇布局等,均是写作能力高低的衡量指标。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这里所列出的一系列因素很大程度上并不为学生自己所知道,但作为一种内在能力的培养,它们仍然是客观存在的。
与此同时,我们应当看到写作其实是一种结果呈现,要想笔下有东西可写,那一定是经历了学习、观察、思考等多种过程,而且学生在这些过程中一定不是走马观花,而是有所参与、有所付出、有所思索、有所感悟。在这种情况下,“写”才会真正水到渠成。相反,我们说小学生写作困难,基本上就是因为学生缺少了上述的体验过程,因此对于不少学生而言,写作真的很难。
2小学生写作能力培养方式
2.1激发写作兴趣
2.1.1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思维敏捷、生性好动的小学生,若是能够激发对写作的兴趣,我相信对于学生的学习将会起事半功倍的作用。在平日里,我们都会有作文课让学生来写作文。我们通常的做法就是将作文批改好打上分数下发给学生就完事了。但若是我们能够抽出一些时间来,将一些写得好的作文在课堂上点名朗读出来,那么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对于以后的作文写作,学生将会更加用心去思考如何才能写出一篇优美的作文,让自己也上去朗读自己的作文。久而久之,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整个班级的学生都会形成一种争相写好作文的风气。同样的,在我们给出作文题目时,应不拘一格,给的题目不要太细,我们教师可以只给一个大类别的分类,让学生自己在平日的生活中找到写作的素材。让生活和作文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够在写作中回味生活中的乐趣,这种将生活变成笔下的文字的做法,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对写作的乐趣。
2.1.2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
在小学语文写作中,思维的培养特别重要。若是无思维、无思考地去写一篇作文,那么这篇作文读起来就像一个干渴的人走在无边的沙漠中,让人感觉不到任何的舒畅。在平日的写作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思考。在课堂中,我们可以把生活中的某些事情所蕴含的道理讲给学生们听。让学生自己去观察生活,体会生活的酸甜苦辣。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说一说对某些事情的看法,在情感上、思维上对学生进行教学,久而久之,学生写作既有了很好的写作素材,对于一些事情也能有自己的见解并且饱含情感。
我们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个本子,让学生在课后阅读中将自己认为优美的句子写在本子中,作为作文积累本。长久的坚持,会让学生能够对一些合适、优美的句子信手拈来。
2.2模仿借鉴,循序渐进
模仿是借鉴的一种形式,但模仿不是简单的照搬,应当是创造性的借鉴。模仿的特点是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写作的难度,又收到明显的效果。对于写作水平不高的小学生而言,应积极的模仿和借鉴范文,逐步培养写作兴趣,循序渐进地沿着写作的道路走下去,逐渐地提高写作能力。在教学三年级写景作文时我提前让学生认真准备,仔细观察本组写景文章的段落结构,写作顺序,抓住的景物的特点并积累文中优美的语句。在写《家乡的小河》,《家乡的池塘》时都可模仿《家乡的珍珠泉》一文去描写。写家乡美景的也可借鉴《燕子》里面的语句及段落去写。课本中的许多文章都是很好的范文,小学生学了课文,可以模仿写作,做到学以致用。例如我教的《荷花》一课,让学生以另一植物为题模仿写作,有很多学生仿写很成功,把课文写法转化为自己的能力。显然,模仿是提高写作能力的第一步,但不能一味地模仿,作文开始起步时,可以进行模仿,但入门后,必须脱离仿写,走创新之路,追求自己的写法,有自己的特点。
2.3落实精细指导
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离不开教师经常性的点评和指导。学校、家庭、教师、学生等应坚持同步同向的原则,共同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引导小学生养成爱读书、多读书的习惯,将儿童的生活、实践、阅读、梦想、情趣等有机地糅合在作文写作之中。借助写作来推动儿童精神健康发展,通过潜移默化的文化滋养提升学生思想品质。在教材和经典文本一体化上下功夫,课前,教师指导学生搜集与所学课文相关的资料,并指导学生阅读思考。课堂上,通过明确主题、设置议题、设计问题等形式,让学生进行回答,锻炼学生的品读能力,为写作打好基础;课后延伸,拓展阅读。根据课文内容、作者、体裁等引进大量的补充教材,让优美的文章滋润孩子的心灵。
2.4注重积累,扩展知识层面
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写作文困难的学生虽然兴趣被激活了,但往往还是“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因此,教师有必要帮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广泛地搜集素材。重视生活实践作文离不开生活。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学生自己看到、听到、想到的内容丰富了,作文的素材也就多了起来。教师可以经常安排学生在生活中观察事物,展开想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实践,切实体验生活方方面面的酸甜苦辣,这样才能把学生思维的引线打开,使学生举一反三,去想生活中的事,从而积累生活素材,为写作开启鲜活的永不枯竭的源泉。广开阅读门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增加阅读量也是积累素材的重要方法。作文所需要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阅读。读书能积累语言,提高语文素养,学生才能准确生动地表情达意。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注意语言积累,要赋予语言生活气息,要能把语言还原于生活,发表一定的见解。在课外阅读中,对自己喜欢的语言,要能大体理解它的意思,摘抄下来;同时教师还要抓住教学时机,布置名篇阅读。新课程实施以来,新选入的课文具有极强的时代感,内容丰富,语言优美。教师要抓住每篇课文的特点,加强练习训练,使学生从中学到好的表现形式、手法,并应用于作文中来。
3结束语
总之,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需要老师和学生两方共同的努力。教师要不断探索,丰富作文的教学形式,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积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鼓励学生在平时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切实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让现实和笔下的文章相融合,扩大学生的阅读广度,带领学生体会阅读的深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杜凌.浅析新课改下如何激发小学生的写作灵感[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7(A01):31-32.
[2]夏铭阳,夏存霞.提高小学生写作灵感的方法[J].考试周刊,2019(2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