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如何帮助那些不愿意学习的孩子?

发表时间:2020/10/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第21期   作者:宋朝兰
[导读] 前一日我接到一位班主任的留言,告诉我班级里有一位女同学,
        宋朝兰  
        陕西省西安市经开第一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710018
        前一日我接到一位班主任的留言,告诉我班级里有一位女同学,不愿意来学校上课。从班主任的描述里我大概了解到这是一位学习很不错的女孩子,但是却对自己施加了很大的压力,一旦她有事情做不好便会否定自己,并认为自己不再受人喜欢甚至会被人议论,所以小小一个挫折,例如作业没有按时完成便会成为不上学的一个导火索。由此想到一些问题,希望和同学、老师们一起探讨。
        在心理学上我们有一个概念叫做——动机,其含义是能够激发和维持有机体的行动,并将行动导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部驱力。动机的功能有三:(1)激发个体产生某种行为的功能(2)使个体的行为指向一定目标(3)维持和调节功能,使个体的行为维持一定的时间,并调整行为的强度和方向。
        依照这种理论,如果学生具有了强大的学习动机,那么学习对于学生而言就会是一件他们善做、愿做、乐做的事情。如何才能产生动机呢?动机由需要产生,当需要达到一定的强度,并且存在着满足需要对象时,需要才能转化为动机。想要做好一件事,动机是具有强大内推力的,但具有动机的一个前提是强烈的“需要”,现在的学生,他们对于学习有强大的“需要”吗?
我们都非常熟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知道需要具有对象性、阶段性、社会制约性和独特性。而需要的产生主要受个体生理状态、所处情境和认知水平的影响。中学阶段的学生他们所处的生理状态是什么,所处的社会环境如何看待学习、社会如何期待他们,他们自身又如何认知学习这件事情呢?弄清楚这些事,我们会得出一个不太成熟但好像事实如此的结论——社会主流观念和家庭及学校对中学生的期待主要是学业有所成就,中学生群体除却学习则还有尝试扩大社交范围、行动范围、尝试更多成人角色并逐渐争取更多权益的需求。让学习在众多“需求”中胜出,我们所期待的“好学的学生”才能出现。
如何让孩子认识到他们需要学习呢?我认为得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目标教育
        在日常教学中,面对课堂调皮捣乱的学生我也会停下来进行一顿说教,用自己的经验去奉劝他们应该学习,并告诉他们,他们为什么要学习?学习很重要等等,还会罗列一大堆必须学习、努力学习的理由。
        我观察过很多学习好的孩子,他们很清楚的知道学习非常重要,他们的学习目标也非常明确。我曾在课堂上对初一、初二的学生上过目标教育的课程,课程的大体结构是:陈述目标——分解目标——开始实施。在第一阶段的过程中,许多学生对于目标的确立是随意的(也许是课程的轻松和不够严谨的氛围没有让学生去深入思考客观的目标),有的讲出来的比较不切实际(虽然梦想可以穿越星空,但我们仍需脚踏实地),有的比较模糊不清,甚至也有不少学生对于目标处于迷茫状态。经过五六个班后(同年级同一堂课),我感觉目标教育太重要了!有目标的学生和没有目标的学生行动力和学习获得感截然不同。
        一个人若无目标坚定前行那么最终的结果肯定是随波逐流的。青少年会过于乐观的看待他们成年后的生活和社会,并不由自主向好的判断未来的人生方向。我们想要学生喜欢学习、热爱学习、愿意学习,不妨从目标着手,因为给一件事赋予意义,比让一个人自己体会一件事的重要更加具有吸引力,何况学习犹如攀登,并不是一件快乐事,而目标就是学习最好的意义。


        当一个学生有了坚定地目标并能意识到学习是达成目标的必由之路或者是必要条件的时候,很难不去认真对待学习。但多数不热爱学习的孩子正是因为缺乏这样的目标虚度光阴。
二、帮助学生体验学习的愉悦感
        如果一件事对你而言充满痛苦你还会想要尝试吗?如果一件事总让你遭受否定和挫折,你会愿意继续坚持吗?如果一件事毫无乐趣,你还会集中注意力放下其他的快乐将时间花费在这件事吗?如果你总被强迫着去做一件事,你不会想到去反抗吗?
        答案都是会的,只是时间的早和晚,只是程度的轻和重。
        如果将学习比作一把尺子,那么每一个刻度上都有一名学生,且是无限排列的。
        常规的教育活动中,我们很喜欢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潜能,从而发展他们的能力。人格心理学家阿尔波特认为兴趣处于动机的最深水平,它可以策驱人去行动。但兴趣来自于最初对世界的认知和探索,处于中学阶段的学生从兴趣上来进行引导,显然已经太迟。而且,中学阶段不好好读书的孩子多半在小学阶段没有养成勤奋的品质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对于老师和家长而言,在这个阶段帮助学生建立学习成就感和愉悦感就显得尤重要。
        但是需要明确一点我们帮助学生体验学习愉悦感的目的是改变他们对于学习的态度。
        如何帮助呢?
(1)合理期待。综合学生各方面情况提出合理期许;(2)学习内容个性化。以学生擅长的方式或行为进行学习或完成学习目标;(3)强化环境。要保持稳定的学习氛围和适于学习的客观环境;(4)及时肯定。转变一个学生的时机很重要,要善于把握良机会有醍醐灌顶的效果。(5)培养使命感,寻找角色定位。最好的班级生态和家庭生态就是每个人都有不可取代的角色和价值。寻找到准确的定位等同于拥有稳定的安全感和归属感,会更容易跟从集体向好的方向发展和要求自我;
三、教师的平常心很重要
        学生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的表现在方方面面。所以教师需要认清自己是教育者而非“救赎者”。
        我的很多同事经常在那些“问题学生”身上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去督促以及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所谓的问题学生诸如:极度厌学、性格暴躁易怒、有不良行为习气、有心理问题倾向等,可实际上教师花费精力的结果是——收效甚微,他们更需要的是“修正”和“认知”,学习倒不是最迫切的了。
        我明白作为教师会不由自主的担当起教育学生的责任,更会想要花费心思去帮助一名学生“转化”成各项评级都提高的状态,但问题学生是少数,我们真正需要帮助的是那些学习有困难的、没有方法的、不知道如何提高的大多数学生,他们大多如海洋里的扁舟,在学习上需要灯塔、需要领航者。
        谈到这里,每位老师都有“师者仁心”。解决实际问题是一件极其复杂的事情。所谓平常心,便是倾其心、尽其能后可以别为难学生、别放弃学生,用欣赏的、包容的、期待的心去看他们,每一种颜色都用芬芳。允许学生选择自己的内心倾向的学习方向、尊重他们的意愿给与更多的鼓励和支持其实也是教育的意义。并非好的成绩才能成就好的前途和好的人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