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娟
广东省东莞市茶山镇中心小学 广东 东莞 523000
摘要: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数学教学的努力方向是: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分析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让学生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数学素养的有效保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重点词:优化、思维、课堂教学、数学素养、能力
《数学课程》(2011版)指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实现现代社会美以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用数学的思维想,用数学语言说。优化课堂教学,是提升数学素养的关键。
一、慧创新,转变教与学的态度
(一)慧预设,更新教学理念
新时期的课堂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以 “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教师通过精心大胆的预设,有效的提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验证;在数学课堂中,优化教学行为,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如教学《用圆柱的体积解决问题》这个内容:
教师:老师手上的这个瓶子的内直径是8厘米,原来是满满的一瓶水,喝了一部分后里面的水的高度是7厘米。如果我把瓶盖拧紧倒置放平,无水部分的高度是18厘米。你能根据老师给的条件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预设1:瓶子还有多少水?
预设2:喝了多少水?
预设3:这个瓶子一共能装多少水?
你能解决哪个问题呢?说说你的解题思路。
(二)慧合作,进行深度学习
基于每一节课的课程特点,根据每个班的学情不同,进行深度学习。教师要收放自如,有的放矢,让学生学会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如在学习用比例解决问题中:一间正方形的教室,用边长0.8m的方砖铺,刚好需要100块。如果改用边长0.5m的方砖铺,需要多少块?让学生自己找到定量铺地面积,变量是每块面积和块数;分析时知道要求铺地面积,要知道每块面积和块数,还要找到相对应量,从而快速、正确地解答出来。
二、慧优化,创设智慧课堂
(一)慧表达,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
在课堂上,学生在与其他同学交流,其实是在动脑思考,进行讨论和质疑,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促进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信息互动、交流,有助于提高数学表达、表演的能力。
如教学《圆柱的特征》侧面展开图时,让学生拿出圆柱沿高剪开的侧面展开图,说一说侧面展开图的几种情况(长方形、正方形),沿着圆柱的( )剪开,可以得到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 ),宽等于圆柱的( ),并在图上标出(长)底面周长和(宽)高;沿着圆柱的( )剪开,可以得到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等于圆柱的( ),另一条边长等于圆柱的( ),并在图上标出(边长)底面周长和(边长)高;让学生在做中说,说中学,学中思,在边说边思考中形成了印象,构建了空间观念,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慧讨论,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
课堂精心设计提问,引导学生有效学习、讨论,是训练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之一,恰当有效的提问,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活跃课堂气氛,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如教学《圆锥的体积》实验探究活动: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
分成六个小组,第一、二小组:用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相互倒沙子;第三、四小组:用等底等高圆柱和圆锥相互倒水。第五、六小组:用不等底等高圆柱和圆锥相互倒水来进行实验。
实验要求
①: 把两个容器的底和高比一比、量一量,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②A:先往圆柱里装满沙(水),然后倒入圆锥,观察要倒几次正好把圆柱里的沙倒完?
B:然后往圆锥里装满沙,然后倒入圆柱,观察要倒几次正好把圆柱装满?
③完成实验后,填写好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学生是认知活动的主体。提高课堂的关注度,设计问题时注意设计不同层次、有梯度的提问,鼓励学生多思考,多质疑;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让每个学生真正参与到数学课堂学习中。课堂上还要有包容求异的思维,让学生多表达自己的不同的观点,从而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多方面培养和发展。
(三)慧画图,培养学生的数学分析能力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数学中,数和形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它们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相互渗透。
借助画线段图来分析问题,是很好的策略与方法,也是学生学习能力培养一种手段。
如教学这种题型:把一根长是24厘米,底面积62.8平方厘米的圆柱形木棒,切成同样大小的两个圆柱,表面积增加了( )。先叫学生画图出来切成同样大小的两个圆柱,理解切一次,增加了两个底面积,用62.8×2就算出来了;再加大一点难度,切成同样大小的四个圆柱?切成四个圆柱就是切三次,增加了六个底面积,用62.8×6就算出来了。关键让学生理解:切一次,增加了两个底面积。
又如:把一根底面直径是10分米,高6分米圆锥沿着底面直径切开,其中一个切面是(??)平方分米。学生通过画图分析, 明白了圆锥沿着底面直径切开,就是增加了两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是底面直径,宽就是高,用直径×高就算出一个切面的面积了。
通过画图,把数与形结合起来就很容易理解了。学生不仅学会了画图分析,数与形相结合,为学生解决抽象的数学问题,帮助学生化抽象为直观,既蕴含有序思维,又让学生领悟到数学的美、数与形的协调,还发展了学生空间观念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三、慧融合,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慧“浸润”,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数学的“核心素养”是“浸润” 出来的,是在长期宽容的、开放的、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中熏陶出来的。数学课堂是培养学生思维、形成知识思维过程的主阵地,教师要以更加开放的视角去设计教学,引导学生充分经历“数学化”。对小学生来说,直观的形式越巧妙,研究数学对象的视角就越宽、越多样,积累的表象也就越丰富,越能帮助学生打破固有思维,提升综合素养。
如教学《圆柱的体积》
出示讨论题。
(1)拼成的长方体的底面积与原来的圆柱体的底面积相比变了吗?
(2)它的高变了吗?
(3)它们的体积是否相等?
4、请同学上台操作。
5、教师课件演示。
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1)把圆柱底面分成若干个相等的扇形,把圆柱切开,像这样拼起来,可以得到一个近似长方体的立体图形。
(2)通过观察,发现:形状变了,体积不变,V柱=V长,S底=S底,h= h
因为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所以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V=
从“圆柱实物---长方体---底面、高”的抽象过程,再到回“底面、高---长方体---圆柱”的还原过程,让学生在新颖、“浸润”中感悟数学思想、建构空间观念,发展核心素养。这样的学习经历,能产生活化的思维、活化的能力,积淀下来便能形成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
(二)慧分层,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教学中“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与“不让一个学生陪读”是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在课堂中能关注学生的差异,用不同层次的问题,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主导者,在数学课堂上应想方计法让学习的任务回归到学生的身上,根据学情设计好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问题的提问要有不同的难度层次,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思考,多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在保证课堂效果的前提下多给学生创造表达各自的不同观点;在练习上也要精心设计,分层练习;基础题型给予巩固,拓展题型给予提升,生活题型给予应用。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到真正有用的数学知识,得到不同层次的提升。
四、慧评价,让学生获得幸福感
(一)智慧的课堂评价
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要有智慧,创设机会,注重激励和肯定学生。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在设计好数学课堂教学过程的同时,还要在教学活动中创设机会,积极运用智慧的评价;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增添自信,唤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最大的潜能,得到全面的提升。
比如:在课堂上培养“我是小老师”的环节中,叫“小老师”上来讲评练习,刚开始,没有几个敢举手应邀,只有点将;简单的题让弱一点的学生讲,难度大的题让思维好的学生讲,“小老师”讲完后问:“大家有什么建议吗?”下面的学生会从实际积极去点评,说哪里讲得好,说哪个地方还需要改进;老师也从学生的表达、声音、准确率这几方面进行点评表扬。学生第一次上讲台会很腼腆,害羞,不够自信,声音不够响亮,点评时不敢大胆点评,指出同学的不足的地方,经过以一段时间的训练,有更多的小手举起来了,“小老师”也变得干练了,俨然一个名副其实的老师!智慧的课堂评价,学生上课变得更专注了,这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还增强了学生的自信性心。
(二)多元的作业评价
作业和试卷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真实有效的反馈,是调整教与学的策略依据。在批改作业、试卷的时候,细心批改,不单是单纯地打分,而是恰如其分地多元评价及分析。
比如:作业书写工整又得了满分,附上“真棒”,试卷得了满分附上“状元---全班最棒”,学生看了,有王者荣耀的感觉,一定会更加加把劲,努力去守住这个位置!如学生书写有了进步,附上:“好孩子,你的书写进步多了,继续努力。”感觉到老师在欣赏他,重视他。如对抄错或漏抄题的,附上:“你是不是肚子饿了,饥不择食把它们吃掉了,有信心改正吗?”,测试没达标附上:“加油!宝贝,你一定能行!”用真诚、灰谐、鼓励性的批语,能唤醒学生的求知欲,让其感觉到老师在默默地激励着、鞭策着他,让学生信心十足、满满的幸福感。
在教学中只有不断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才能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 数学课程标准[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11
[2]小学数学教师 [J].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9
[3]李顺红.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2016,(02):19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