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0/10/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第21期   作者:谭美兰
[导读] 著名的瑞士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提出了有名的“体态律动学说”,
        谭美兰
        广东省阳江市实验小学  广东  阳江  529500

        摘要:著名的瑞士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提出了有名的“体态律动学说”,这说明体态律动应用于小学音乐教学中,能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感知音乐节奏、音准和音乐情感[1]。音乐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单单训练学生听音乐、唱音乐、玩音乐的能力,还需要将身体与心理结合起来,有效实现“思维、身体、心理、情感”的融合统一,有效激活学生的音乐探究兴趣。本文即浅谈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节奏、音准水平、音乐情感等三方面作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音乐;体态律动;运用策略
引言:
        目前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生不能把握音乐的节奏和音准,在歌唱时常常出现“抢拍”或“慢拍”的问题。而学生的音准更是教学的重难点,借助于达尔克罗兹的“体态律动学生”,教师在即可引导学生用身体来感知音乐,达到在玩中学、学中乐的音乐教学目标,有效突破音乐重难点。
一、体态律动强化音乐节奏
        音乐的三大元素即是节奏、音符和旋律,所以音乐节奏是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2]。如果忽略音乐节奏,音乐就没有了灵魂,变得杂乱无章无法打动人的心灵。所以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为了有效加强学生的音乐节奏感,教师即可借助于体态律动,引导学生通过肢体动作来融合音乐,促进音乐与身体的协调统一。
        如花城版三下《打起手鼓唱起歌》中,教师即可在前一段“打起手鼓唱起歌……花开千万朵”中,先反复播放几遍,促使学生能充分地聆听音乐。聆听完后,教师提出听到“手鼓”就拍掌,听到“马儿、牛羊、庄稼”就扭动身体一个回合,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在一边聆听音乐一边扭动身子拍掌中,感知到音乐节奏的变化,进而能更好地理解音乐节奏,强化对音乐节奏的认识。
        如花城版三上《我们爱老师》中,教师先在黑板上画出本首歌的节奏,其节奏主要为“强弱弱”。教师可先做示范,如“我爱阳光我爱月光,我爱老师的目光”中,教师即可跟随节奏先重重拍手,再轻轻拍手;先跺脚再点脚。通过“强弱弱”的节奏,借助“重拍手-跺脚”、“轻拍手-点脚”的节奏来引导学生一同站起来唱歌。学生的兴趣被有效激发了出来。随后教师再引导学生一个个站起来以这样的节奏进行单独演唱,学生在拍手跺脚、拍手点脚中就能加深学生对于节奏的认识,突破本堂课的重难点。
        学生在音乐节奏教学中借助于体态律动,完美结合身体,通过手、脚、头来配合音乐的节奏,在不断律动中能有效感知,强化学生对节奏的认识和理解。
二、体态律动提高音准水平
        目前小学音乐阶段学生对于音准并没有较深的认识,而音准代表着音乐音阶高低的变化,也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难点之一[3]。为了加深学生对音阶的认识,提高学生音准水平,教师即可借助于体态律动,在体态律动中来进行音准的训练,借助体态动作来强化音阶的变化。


        如音乐教师可先引导学生了解音阶“哆来咪发唆拉西哆”的变化,教师可在唱音阶过程中,通过体态律动来体现音阶的变化。如教师蹲下音阶为“do”,代表着“哆”音较低;教师半蹲音阶为“re”,代表着“来”音较低;教师坐下音阶为“mi”,代表着“咪”音为中音……以此类推,学生能有效感知到“哆来咪发唆拉西哆”各个音的由低到高变化。教师再带领学生来一遍,实践感知音阶的高低,进而有效记忆理解音阶的高低变化,提高学生的音准水平。
        如花城版三下《风铃》中,教师即可先播放音乐,学生在聆听过程中感知到歌曲的节奏。随后教师从“风铃,风铃,可爱的小风铃”、“当那微风轻轻吹”中引导学生从“从强至弱”的节奏变化中感知音阶的变化。在第一个“风铃”中教师可先站起来唱“风铃”;在第二个“风铃”中,教师坐下轻轻拍打膝盖。学生从教师的肢体律动中有效感知到音阶由强到弱的变化,进而在体态律动练习中加深对音准的理解。
        学生音准水平的提高需要教师能清晰直观地向学生展示音阶由强到弱或由低到高的一个变化,学生进而能在体态律动中加深对音阶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音准水平。
三、体态律动感知音乐情感
        音乐的旋律节奏表达着丰富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也是新课标对音乐教学提出的核心素养要求。旋律舒缓的音乐令人或放松或悲伤或沉稳;旋律高昂的音乐令人或激动或愤怒或悲壮等等。不同的音乐节奏和旋律传达着作者的作曲时的心情和背景,因此教师可借助体态律动,在律动中有效感知不同音乐表达的情感,有效提升学生的情感敏锐能力。
        如花城版四下《我爱中华》中,歌词生动,旋律一气呵成,歌曲情感活泼、热情洋溢。教师在教学本首时,即可先引导学生在第一段舒缓旋律“妈妈给我一支笔,名字叫中华……”中,一边拍手一边微微点着脚尖,学生照做,在拍手点脚中感知到此时音乐的轻松和舒缓。随后歌曲播放到高潮部分,节奏旋律变得快速起来。这时教师即可引导学生跟随节奏感受歌词“我爱中华,我爱中华,你让我学会长大”,一边点脚一边扭动身子,学生能在律动中旋律中感受到歌曲充沛的爱国情感。
        音乐情感在旋律节奏中完美体现,教师通过体态律动,从律动的舒缓到快速,从节奏的高昂到慢速,这样的体态律动能有效加深学生对于音乐情感的认识,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体态律动能有效帮助学生认识音乐,在律动中达到“身体、节奏、情感”融合的境界,在律动中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音准把握度、音乐情感。进而激发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在“玩中学、学中乐”中培养音乐技能,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婉露.体态律动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的应用[J].艺术评鉴,2019(14):126-127.
[2]张妮红.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宁夏教育,2019(7):94-95.
[3]万媛媛.“音”你而动——谈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亚太教育,2020(10):122-1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