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莉
福建省邵武第四中学,福建 南平354000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技术在各行各业的作用日益凸显,因此,新时代教育教学也将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能力纳入到人才培养目标当中。与其他文化课不同的是,信息技术学科更偏向于实践操作,对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自然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本文以初中信息技术学科为论述对象,针对现阶段信息技术学科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出几点浅薄的意见,以供各位同仁参考。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创新思维;综合发展
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发展的源动力,而创新能力与创新思维有着紧密的联系。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普及,人人懂信息技术,人人用信息技术已成为一种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所以,在校园当中,信息技术教师就应当从内而外帮助学生武装他们的头脑,不仅要注重相关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还应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创新思维能力,为他们今后能够创新使用信息技术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初中信息技术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意义
现阶段,教育界已然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纳入到素质教育体系当中。创新是发展的内核动力,是灵魂,学生只有拥有成熟的创新能力,才能在未来社会发展中体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那么在初中信息技术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意义又在哪呢?纵观2010年到2020年这十年的发展,不难发现,信息技术在社会迭代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的崛起,无数科技产品已成为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必需品,最典型的就是各种品牌的手机,若进行更细致的划分,各种APP盛行,如抖音、小红书、微信、今日头条等等。
这些都是在信息技术不断创新迭代下的产物,并且与人类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举一个较为鲜明的例子:
一日,王先生去当地的餐馆吃饭,结果,这家餐馆的老板却执意要收取人民币,不接受微信、支付宝支付,王先生认为带纸币不如电子支付方便,并没有携带纸币,这自然给他的用餐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从这一个简单的事例中可以分析出,电子支付已成为一种大众习惯性的支付方式,传统纸币支付已逐步被取代。
这便是科技创新和进步给人类生活方式带来的重大转变。科技的进步必然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一环,所以,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无疑就是在为学生的发展,乃至社会的发展在打基础,这对于学生以及社会的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二、初中信息技术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几点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正所谓“兴趣和爱好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基础”。兴趣是一切教育活动有效开展的起点所在,学生只有对相应的事物产生了兴趣,才会带着积极乐观的心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因此,想要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立足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构建符合他们心境的教学课堂。
初中生正值花季,思维灵敏,对周边新奇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结合学生这一心理特征,信息技术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创设一些具有悬念的问题。正所谓好奇心越大,兴趣越大,自然也就能全面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和创新欲望。
例如,在教学《汇聚大自然的声音》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在学会给演示文稿添加背景音乐的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笔者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1.利用多媒体演示提前做好的演示文稿(含背景音乐)
2.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知识点,找出本节课演示文稿的不同(设置悬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将给文稿添加背景音乐的方法教授给学生;
4.以“大自然的声音”为主题,要求每个学生都能结合自己的所学,设计出一篇符合自己喜好的演示文稿。
……
按照上述教学环节由悬念入手,引导学生发现演示文稿带有背景音乐的神奇之处,随后,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让他们自主学习添加背景音乐的方法;最后,再以一个“开放性”的作业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巩固,从而彻底解放他们的思想,引导他们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制作出符合个人特色和喜好的各种带有背景音乐的演示文稿,以提升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实践活动中的创新思维
1.实践活动中的合作创新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经不起检验的真理自然也是假学问。信息技术是一门建立在实践为基础上的学科,而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自然也是一项重要研究目标。中学生核心素养中“实践创新”的含义就是指:学生具有一定的社会属性,多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劳动活动,培养他们的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意识以及技术运用意识,让学生在这种独立自主的活动中,通过激发他们的劳动意识,逐渐掌握运用知识技能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的跳出课本的框架,多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具有创新探索意义的课外实践活动,给学生足够开展自主探索、自主创新的空间,通过组织不同的小组开展合作学习、合作竞争,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完《创建数据图表》这一课知识后,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课下作业,要求学生能够以全校的师生为调查对象,尝试制作《最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的图表。具体操作环节如下:
(1)按照学生对本课的掌握情况,将学生分成几个合理的小组,4-6人为一组,并且给每个小组配置一个有责任心的小组长;
(2)以全校师生为调查对象,调查他们最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为了让调查进行得更加顺利且有条理,可以将调查数据、记录数据、计算数据、检查数据、绘制图表等工作分配下去,调查的方式最好是采用统一的,比如访谈方式、调查问卷方式或者是网络平台登记方式等;
(3)在小组组长的带领下,各小组通过发挥小组合作学习集思广益、扬长避短的学习优势,自主创新完成本次数据调查工作。
由于不同的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在智力水平、学习方式以及学习进度等多个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立足他们的学习差异,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旨在通过“以优带差”这种学习方式,让每个小组都能在实践活动中遇到困难时,通过小组内组员们的自主交流、自主创新来有效克服这些困难,最终高效完成学习任务。
2.竞赛活动中的自我创新
多年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在信息技术的学习中,女生相对于男生而言,无论是兴趣还是天赋,都不如男生,而对计算机感兴趣,有天赋的学生,却又大多是一些文化课成绩中下游的学生。这一现象表明:智力水平并不能决定其某一方面的天赋和能力,创造力与学生的个性特点有着紧密的联系。定期在学校组织开展各种类型的计算机竞赛,一方面能够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才华的机会和平台,另一方面,这对于增强中等生、后进生的学习信心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意义。
例如,定期组织学生开展“我是打字王”的比赛,随机给学生在各类文章中摘抄一段文字,组织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打出相应的文字,利用专业的时间测评软件,比一比哪个学生打字又快又准确,最终评选出打字最快的前三名,并且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打字速度的练习,是信息技术教材大纲中明确提出的教学要求,其实有些学生家中经常接触电脑,早已将打字速度提升了很多,但依旧有些同学,由于对计算机学习并不感兴趣,因此,荒废了打字练习的时光。但从未来发展的角度来看,打字速度的练习是很有必要的;又如,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还可以结合时事新闻,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节日,组织学生开展“节日大狂欢,我是PPT创造家”的活动,要求学生通过自主搜集图片、搜集素材(声音、视频),自主创作出符合自己心意的演示文稿,最终由教师和全班学生评选出“最具创意奖”“最佳进步奖”等等奖项,比如,在制作关于“端午节”的幻灯片作品时,学生可以插入赛龙舟、包粽子、雄黄酒礼品赠送的节日图片,并配合一段相应的精美解说,如此,不仅可以调动学生材料搜集和整理的兴趣,更可以促使信息技术教学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将课程改革工作落到实处。
通过多彩的竞赛活动,给对信息技术感兴趣的学生一个展示自我才华的平台,一方面能够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在这种刺激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这对于他们的综合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总之,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所在。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所以,在信息技术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就变得尤为重要。一名合格的信息技术教师,应当明确自身教学职责,采用多种教学手段重点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在帮助学生掌握基础信息技术的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从而助力学生全面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初探[J]. 李慧. 中国新通信. 2019(24)
[2]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初探[J]. 周鑫. 才智. 2019(20)
[3]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初探[J]. 黄成刚.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