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视角下党校图书馆文化扶贫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2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9期   作者:王红娇
[导读] 摘要:在我国经济实力逐渐壮大,科学技术不断创新的今天,图书馆是文化精准扶贫的核心力量之一,研究其文化精准扶贫的策略可以为图书馆有效开展文化精准扶贫工作提供借鉴。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委党校  内蒙古鄂尔多斯  017010
        摘要:在我国经济实力逐渐壮大,科学技术不断创新的今天,图书馆是文化精准扶贫的核心力量之一,研究其文化精准扶贫的策略可以为图书馆有效开展文化精准扶贫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精准扶贫视角下;党校图书馆文化;扶贫策略
        引言
        在我国各项经济获得稳步发展的同时,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精准扶贫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帮助贫困人群能够脱离贫困,“治贫先治愚,输血不如造血。”只有文化扶贫才能从本质上摆脱贫困,才能解决我国很多贫困地区文化水平不够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图书馆扶贫作为文化扶贫工作中的主要部分,为了实现扶贫的目标就应当准确全面地把握相应的方法和理念,不断创新工作方法。
        1精准扶贫视角下图书馆文化扶贫的重要意义
        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就要通过不断培养和提升民众的阅读素养使群众远离封建落后、消极悲观的负面情绪,图书馆作为社会教育过程中的前沿阵地,集合了人类宝贵的知识和精神财富,能够充分满足贫困地区人们的阅读需要和求知愿望,“送书下乡”并为他们提供一定的引导,让更多的人能够阅读书籍,用书籍的力量武装自己的思想,提升自己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发家致富的技巧,在贫困地区营造出一种崇尚知识文化的浓郁氛围。图书馆所开展的文化扶贫工作能够有效消除贫困地区人们长期存在的消极思想。让他们接受先进文化思想,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切实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不仅如此,还能够不断提高扶贫工作的精准度,改进和完善文化扶贫制度,不断推进文化扶贫工作的科学发展。总之,图书馆文化扶贫工作,能够帮助贫困地区的人们通过知识武装头脑,提升致富能力和水平,也能以健康积极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
        2精准扶贫视角下图书馆文化扶贫策略
        2.1文化资源供给从“输血式”向“造血式”发展精准
        文化扶贫的最终目标是让贫困地区及贫困群体摆脱困境,走向精神和知识的富足,文化资源的供给决定了这一目标的实现。首先,图书馆要根据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建立下辖的乡镇、村级等分馆并依托他们实施文化资源共享工程,从而改变贫困人群文化需求和文化资源供给不到位的状况,让贫困人群能够均等的享受文化资源。图书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和互联网技术构建文化精准扶贫平台,既可以满足不同贫困人群对文献信息个性化的需求,又能够对文化扶贫情况进行动态管理和监督。其次,贫困地区文化资源建设应从“输血式”向“造血式”演变,图书馆可以建议有关部门制定贫困地区特色文化建设与管理制度,利用原有的特色文化资源,构建地方特色文化展馆和数据库,让地方特色文化走出地域局限。组织贫困地区有民族手工艺特长的人员开办培训班,让更多的人有一技之长,加强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当地贫困群众对地方特色文化的欣赏力,树立贫困群众的地域自信心和拥有特色文化的自豪感,在促进地方经济繁荣的同时,也使地方特色文化的发展获得资金保障。
        2.2对图书馆的服务宗旨有明确定位
        图书馆用一些优秀的文化理念来改变人民群众的思想,提升人民群众的思想水平和觉悟,最终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图书馆要更加明确其服务使命和宗旨,对文化精准扶贫背景下自身的定位有准确的认识,结合精准扶贫的要求,开展文化建设活动。

具体指在贫困地区建立图书馆,并成立相应的扶贫开发小组,对具体开展的文化建设活动有明确的规划,对一些相应的活动做出细致的设计,结合当前我国的扶贫开发目标来开展相应的文化建设活动,以保证对人民群众有目的的引导和教育;在政府的帮助和指导下建立以图书馆为中心的扶贫信息共享体系,整合各级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立一体化扶贫机制,完善扶贫工作计划;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依托,进一步提高各级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的共享程度。比如在现代化农村文化服务体系中建设农村公共图书馆,很多农村地区纷纷拥有了小型图书馆,系统收藏具有针对性的书籍,对生产生活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2.3构建文献信息资源体系
        (1)图书馆应根据贫困地区人口的文化结构、年龄结构、文献需求特点,建设具有实用性、针对性、教育性的馆藏,且与“农村书屋”统筹协调,建立统一书目,实现馆藏资源均等化共享。(2)寻求支持。有学者研究认为,社会关注和帮扶是促进贫困地区图书馆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近年来,城市及高等院校图书馆在扩充信息资源的过程中存有富余的纸质文献,贫困地区图书馆可有针对性地按需索求。(3)加大数字资源的建设与整合。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阅读趋势明显,但数字鸿沟仍然存在,且拉大了贫富差距。无间断、不受时空限制的互联网服务是提供信息资源均等化服务的重要手段。贫困地区图书馆应该加大电子资源的建设。根据村民的文化需求,购置数字资源,整合互联网OA(Open Acess)资源,申请远程索取相关部门的各种数字资源,向贫困人群推送国内外书刊、各种类型的讲座课件、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文化资源、致富信息、法制知识、多种休闲杂志、音频视频等公共资源,通过IP地址控制的方式,开放公共电子资源的馆外访问服务,将文化资源传递至千家万户,让村民真正享受均等、自由、高效、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务。当然,图书馆的建设发展需要政府的政策引导外,亦需要有财力的支持。当前贫困地区图书馆的建设受财力的制约,当地政府需通过“差异因素分解”“均等化效应测量”等方法,构建以基本服务均等化为导向的财政转移支付手段的财政保障机制,为图书馆的建设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2.4精准识别文化扶贫服务产品
        文化扶贫服务产品的精准识别是精准扶贫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公共图书馆对目标人群的文化需求进行分析和筛选,依据结果确定相应的文化扶贫产品,有目标的、高效的输入文化信息资源。文化扶贫产品可以是符合区域文化,在原有文化产品的基础上演变的具有创意性的文化产品,也可以是符合贫困目标人群的图书馆原有的馆藏纸制资源、数字资源、无障碍阅读机等。其中创意性文化产品,有助于图书馆和贫困地区向外界展示自己,增加知名度,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从而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也可以为其他贫困地区树立精准扶贫的榜样,通过对当地文化资源的很如挖掘和研究,提高对当地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文化凝聚力和自豪感。
        2.5搭建统筹平台,打造多样化服务终端
        文化精准扶贫,要求我们改变过去的资源配置方式,利用大数据分析,准确把握贫困地区的资源需求,实现信息资源的定制化服务,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搭建数据传递网络。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图书馆逐渐向数字化、网络化方向发展,并从原来的线下信息传递、举办活动逐渐向网络方向延伸。要想满足贫困地区用户需求,资源采购的数量不一定大,但内容必须优良,同时确保资源稳定更新,提高公共数字文化资源的使用效率,形成线上和线下服务的有机结合,增加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供应。
        结语
        图书馆如何在“互联网+”大背景下创新文化精准扶贫帮扶形式和帮扶内容,探索科学有效的文化扶贫策略,为贫困地区人民提供精准的、特色的、个性化的文化信息服务,推进乡村产业发展和乡村文化繁荣,助力脱贫富民和乡村振兴,是今后图书馆界研究和探索的重点课题之一。
        参考文献:
        [1]马祥涛,扶贫开发背景下贫困地区图书馆的责任担当及发展路径探索[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9(2):43-47.
        [2]尹莉,刘洪.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实施以来图书馆文化扶贫研究综述[J].图书馆论坛,2017(1):19-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