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建立耕地保护的土地管理新机制

发表时间:2020/10/2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9期   作者:李海波
[导读] 摘要:我国人口数量众多,农业是维持我国国民经济正常发展的重要基础,而保护耕地则是保障农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
        东宁市自然资源局
        摘要:我国人口数量众多,农业是维持我国国民经济正常发展的重要基础,而保护耕地则是保障农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但是现阶段我国耕地保护机制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亟待优化改进,比如农民以及农村集体的耕地保护意识薄弱、征地策略缺乏合理性导致土地资源紧张等。以下本文将针对其中主要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就如何建立基于耕地保护的土地管理新机制提出些许对策,以期为相关行业工作人员进一步完善我国土地管理体系的内容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 耕地保护;土地管理;问题;创新机制
        随着土地资源状况的紧缺,人们对于土地保护问题越来越重视,其中耕地保护属于土地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做好耕地保护工作,不仅对于缓解当前的土地资源现状大有帮助,而且也与国家粮食供给有着密切联系。在新时期背景下,土地资源的利用形式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传统的土地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管理需求,建立以耕地保护为基础的土地管理新机制,成为了当前该行业工作人员需要重点考量的问题。
        1目前我国耕地保护机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1.1农民的耕地保护意识淡薄
        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聚集,使得农村劳动力大大减少,相应的农业生产成本也日渐增加。虽然在农业科技的支持下,农产品的产品得到了提高,但是由于劳动力的缺失,农民的收入仍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反而呈现出一种的财富差距,让农民产生耕地难以获得高收入的意识,自然也不会对耕地资源保护引起重视。除此之外,还有部分农民对土地安全存有一定疑虑,甚至少数农民希望政府能够将自己的耕地收回,以此来获取耕地补贴。由此可见,农民的耕地保护意识总体来说比较淡薄,这给耕地保护的执行落实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
        1.2农村集体组织的耕地保护意识不足
        在现行土地管理政策下,农村的耕地仍然归集体所有,土地资源均由各村委会和集体组织进行统一分配管理。虽然这种管理方法具有一定优势,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农村集体组织的耕地保护意识不足,也会出现一些不理想的问题。比如部分乡干部会利用职务便利将土地所有权转移到个人手中,然后以此为资源谋取个人利益,导致耕地挪用现象频频发生,形成了恶性循环的耕地管理风气,这不仅给农民的生活生产造成了不利影响,严重损害了农民的经济利益,同时也对我国农业领域的长期发展带来了很大阻碍。
        1.3土地征收使得耕地面积日益减少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可利用土地资源越来越少,各个项目开发对于土地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城市土地资源不足问题越发严重。基于此,我国出台了相应的土地征收政策,一方面是为了增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通过该手段来提高土地使用税费,从而增加政府收益,促进当地的积极发展。但是土地征收政策的实施,在产生利好作用的同时,也衍生出一些其他问题。比如有些地方政府官员为了达到政绩考核标准,会采取低价转让土地资源的方法来实现征收目标,使得耕地资源被过分占用,土地资源分配失去平衡性,耕地面积日益减少,农业发展因此也受到很大影响。
        2建立耕地保护的土地管理新机制策略
        2.1建立规范统一的土地管理模式
        任何一项管理工作都离不开完善的制度作为支持和约束,土地管理也不例外。要实现良好的耕地保护效果,首先就要建立一套规范统一的土地管理模式,对各乡镇打你个的土地资源转让和分配模式提出明确要求,并指定省市级土地资源监督管理部门定期对耕地资源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核查,确保其按照预期规划合理使用,避免出现耕地滥用的现象,从实现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化发展。


        2.2将土地管理重心转移至城镇规划区域
        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耕地和城市建设用地不可避免会存在衔接部分,现阶段城市发展背景下,应当将以城市规划作为土地管理的重点,以城市为中心向外扩展区域土地管理业务,尽量保障城镇周边耕地面积不被缩减,这样才能有效保障耕地保护的合理性,从而全面提高耕地保护的工作质量。
        2.3对各级土地管理实施分级监测的制度
        对于土地管理实施分级监测的制度能够有效提升耕地保护工作的有效性,但是这种分层管理制度也存在着一定的难度,由于不同地区耕地的管理方式与管理面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就给管理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带来-些难度。因此,在建设数据库时,要根据各个地区的具体差异进行建设,这可以利用现阶段先进的科技手段进行,这样,就可以将土地规划、土地管理等信息归纳总结至统一的数据库中。
        2.4建立耕地质量评价机制
        耕地质量评价工作,前期的数据收集和完善程度以及项目区范围线的准确程度,将很大程度上影响最终的评价结果。前期工作是建立完善科学的耕地质量评价机制的基础,因此相关部门一方面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耕地质量评级机制的计算软件的开发,使质量评价结果更加精准;另一方面还要重视实地考察工作,对于新增耕地,要由农业主管部门组织专家采集土壤样本,并进行检测评定。
        2.5建立土地分类管理机制
        土地的统一分类管理是国家掌握土地利用现状以及覆盖特征的基础,相关部门在建立土地分类管理机制时应该以加强耕地保护为出发点,依据土地的自然属性,覆盖特征、土地用途等指标对土地进行科学的分类。要坚持科学性的原则,即运用土地管理科学及相关的科学技术对土地现状进行分类归纳;坚持实用性原则,即分类标准要具有可操作性,分类体系要通俗易懂,简单易学;坚持发展性,即分类管理既要满足一定时期土地管理的需要,又要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使土地管理水平能够不断提高。
        2.6建立耕地保护责任制
        责任制是实现耕地保护政策逐级落实的基础。政府在健全责任制时要从强化责任意识和落实责任措施两个方面入手,利用明晰的产权,明确各区域、各主体之间的责任和义务,从而实现完善耕地保护制度,抑制耕地过速减少的目标。同时政府通过协调各责任主体之间的经济利益,保障经济发展对农用耕地非农化的合理要求,既要让政府对土地管理的干预得到有效落实,也要让农民在保护耕地中获得实际利益,从而促进其树立保护耕地的责任意识。
        2.7建立耕地补偿制度
        耕地补偿制度是保证农民利益的一项重要措施,相关部门要确定补偿准则,对于那些完全履行相应责任和义务,甚至过多承担耕地保护责任的主体进行一定的经济补偿;制定耕地保护区域补偿运行的规则,以实现对耕地保护区域补偿资金的缴收、支付等工作的管理和监督,同时对耕地保护的责任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监督,从而提高耕地保护的力度。
        3结语
        经过以上分析阐述不难发现,当前时期我国土地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缺陷问题,尤其是在耕地保护方面,保护意识比较淡薄,给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以及农业发展都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相关行业工作人员应当对此引起足够重视,在实际开展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采取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完善土地管理机制,提高土地管理质量,这样才能有效改善当前的土地资源利用现状,最大程度保护我国国土资源。
        参考文献:
        [1]熊晓燕.建立耕地保护的土地管理新机制解析[J].环球人文地理,2017,000(018):133.
        [2]李卓东.建立耕地保护的土地管理新机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000(004):191-191.
        [3]赵淑群.关于建立耕地保护土地管理新机制的探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000(032):1803—1803.
        [4]杨健.建立耕地保护土地管理新机制的探讨[J].中国化工贸易,2017,9(026):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