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路径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26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9期   作者:刘英策
[导读] 摘要: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德技兼修的技能人才的重任,思想政治教育是高职院校铸魂育人工程的生命线。
        西南民族大学  四川省成都市  610225
        摘要: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德技兼修的技能人才的重任,思想政治教育是高职院校铸魂育人工程的生命线。在这种大背景下,各所高校都转变了教学观念,升级了教学模式,只为顺应社会发展、满足教育要求。基于此,本文对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基本内涵及要求进行阐述,通过分析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现状、专业化建设的困境与成因,探析出新时代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  辅导员  专业化
        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日常管理主要依靠的是辅导员,辅导员不仅仅要做好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工作,还要做好对学生的管理工作。他们履行学生管理服务工作组织者、指导者和实施者的角色职责,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各级党政领导与学生沟通不可或缺的桥梁和纽带,集“兵”“将”“帅”于一体。梳理高职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发展历程就成为了高职院校辅导员研究的着力点和关键点。
        一、研究意义与必要性
        在当前一个时期,高职院校青年辅导员如何把握机遇,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定位的职业发展道路,是青年辅导员自身发展的重大课题。高职院校青年辅导员在此过程中能否发挥自身优势参与到创建过程中来,能否提高认识、主动作为,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能力,将是其本人也是高职院校良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有关高职院校青年辅导员职业发展的相关研究国外并不多见,国内相关研究相对丰富。刘伟、肖萌(2019)高校辅导员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承担并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管理具有高效性,针对性和目标性,但同时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一直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直接影响了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徐晓、朱巍(2019)认识到辅导员在大学教育中担任着重要角色,他们是学生思政教育管理工作的执行者和实践者。长期以来,高职院校辅导员为青年学生的培养和学校的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从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出发,明确其定位、特点以及工作内容,进一步阐明了辅导员队伍"三化"建设的内涵及重要意义,强调了辅导员队伍"三化"建设既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辅导员自我发展的必然选择。刘锦(2019)认识到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加强政策设计、完善制度安排,为进一步推动队伍建设指明努力方向。提出新时代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应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立德树人"、注重内涵提升,在网络信息技术的大背景下,创新工作思路、重塑网络思政话语体系、占领网络高地,以"执行力、专业力、创新力"为引擎,在网络思政工作上充分发挥辅导员队伍的独特作用。
        三、高职辅导员队伍建设现状
        1.选聘机制不合理
        在众多高职院校考察过程中,我们发现高职院校在教师选拔方面的机制并不合理,对于应聘者的任职履历过于看重,如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是否加入校园学生会、是否担任过重要职位等等方面内容,而过于忽视了其他考察因素,这是一种片面的评价、聘用人才观念,这也是辅导员队伍建设中突出的问题。
        2. 缺乏完善考核机制
        在辅导员岗位招聘过程中,高职院校测评观了解应聘者情况的主要渠道是交谈和简历阅览,并没有一套全面的考核标准,不容易真正了解应聘者的综合能力及思想道德水平。此外,在辅导员任职过程中,也并没有一套针对辅导员的考核机制,这方面内容的缺失,导致高职院校辅导员容易滋生懒惰思想,容易导致辅导员对待学生工作不认真、不负责。长此以往,将严重拉低高职院校学生成才效率。


        3. 高校辅导员岗位离职率高
        在高职院校中,辅导员这个岗位流动性非常大,有因为对薪资不满意而离职的,有因为发展空间不大而离职的,离职原因是多样的。有些高职院校中还有长期兼职的辅导员,这种形式的任教,导致流动性大大提升,有些班级一年中换了两三个辅导员,辅导员流动性大的结果,就是导致教育缺乏连贯性,且需要学生花费较多时间重新了解新辅导员,并建立情谊,这也给新就职辅导员带去了更大的教学难度。
        四、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及能力提升途径
        1.建设辅导员工作室要注重载体建设
        当今网络发展迅速,自媒体时代已经到来。由以前的被动接受知识,到现在每个人都可能是信息的发布者。因此辅导员必须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注重掌握所负责学生的“两微一端”、抖音、论坛等多种载体的动态,正确引导学生发表的言论。对于网路上发表的一些不当言论,也应劝导学生不参与、不支持。也可多写一些学生容易接受的网文,以学生喜欢的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其实辅导员工作室本身也是一种载体,工作室成员通过工作室形成团队,不断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同时也形成一种榜样效应,对非工作室成员具有良好的示范性,工作室核心成员也可依托工作室,适当开展一些讲座或技能培训,促进全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2.组织多项活动,增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成效
        辅导员队伍建设及能力提升,离不开高职院校的外在支持和内在支持。内在支持主要是观念上认同、观念上支持。外在支持,除了利用教学资源展开系列培训外,还可以开展多项活动,以此来增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成效,也以此来提升辅导员各方面能力。可以在校园中开展辅导员比赛活动,可以是提问竞答比赛,也可以是演讲比赛或唱歌比赛,形式与内容不做过多限制,培养辅导员竞争意识,只有具备了竞争意识,才能在院校协助下更快提升个人价值。另外,高职院校也可以组织本校辅导员到外地参观,去参观兄弟院校优秀辅导员的教学情况、管理情况,并参与兄弟院校组织的学术探讨、管理模式探讨等座谈会,使得辅导员教学、管理经验增多,使得辅导员加强自身使命感、责任感,切实增强了辅导员队伍建设成效,切实提高了辅导员综合能力、职业操守水平。
        3.抓职业能力提升,促进思政教育理论与实践相融合
        高职院校在育人工作中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把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紧扣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紧贴辅导员的九项职能,提升其职业能力。学校在抓辅导员队伍建设时,要引导辅导员聚焦思想政治工作主业,牢牢把握学生思政教育航线,确保学生安全稳定底线,坚持学生养成教育长线。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学生工作职能部门可结合学校辅导员队伍实际,推动成立大学生思想教育与实践研究中心,搭建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的平台,促进辅导员以“大班授课,小班讨论”的方式参与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学校搭建大学生思想教育与实践研究中心的目的是,将辅导员培育成既擅长讲解思政理论,又善于做学生工作,既能熟练驾驭思政课程,又能深度参与课程思政,既能当学生的“救火队长”,也能做学生的“精神领袖”的复合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将辅导员培育成能与思政课教师协同推进思政教育改革与实践的思政实践者,促进思政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发展,提升育人成效。
        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着不足,同时,辅导员的个人能力也存在着诸多缺陷,需要高职院校制定出全套的辅导员队伍建设计划、给辅导员队伍建设带来春风的同时,其自身职业化、专业化建设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刘锦.新时代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新内涵与新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24):10-12.
        [2]徐晓,朱巍.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三化”建设的意义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9,(21):52-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