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批判性地域主义建筑 与现存传统精神文化的演绎

发表时间:2020/10/26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8期   作者:韩旭
[导读] 摘要:回归到现今,建筑上的批判性域主义风格现在中国已经得到了普遍意识上的认可,设计方式大致分为三种,强调理念的文脉主义、注重方法的隐喻主义与注重手法的装饰主义。
        东北大学江河建筑学院  沈阳  110169
        摘要:回归到现今,建筑上的批判性域主义风格现在中国已经得到了普遍意识上的认可,设计方式大致分为三种,强调理念的文脉主义、注重方法的隐喻主义与注重手法的装饰主义。以史为鉴,如果将其与中国园林的发展进行类比,批判性域主义中的文脉主义、隐喻主义与装饰主义是否也存在着主客体的影响强弱的差别?甚至存在着好坏的差异?本文将中国的批判性地域主义建筑对应园林发展而划分出的五个阶段,进而论述对于意在表达地区传统文化特点的文化类建筑的创作手法上。建筑设计的重要影响因素为人的行为,作者认为空间环境与使用者文化的差异导致了不同人群行为差异,进而导致不同地区间建筑形式的差异,故建筑设计更应着重回归关注现代人的行为影响因素,即注重现存且依然在影响现代人行为的传统精神文化的体现。
        关键词:建筑批判;地域主义建筑;传统文化;文化演绎;
        一、园林的五个阶段
        冯纪忠先生通过对中外园林史的纵向和横向比较,借用文人雅士关于园林与自然的诗赋、绘画以及现有实例等,把零零碎碎的中国园林史连贯起来,梳理了园林的发展过程和趋势。将中国园林的发展分为“形、情、理、神、意”五个时期,并将“形、情、理”归为客体阶段,“神”归为主客体交融,而将“意”归为主体阶段。其将中国园林发展按照主客体间的关系分成了五个阶段,再现自然以满足占有欲、铺陈自然为“形”;顺应自然以寻求寄托乐趣、以自然作为情感载体为“情”;师法自然摹写情景、以自然为探索对象为“理”;反映自然追求真趣、入微入神为“神”;创造自然以写胸中情趣、抒发灵性为“意”。其论述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发展,从而比较园林史反观建筑创作的宏观发展趋势,虽其中关于建筑发展趋势的论述较短,却足以引发建筑师对设计创作的深思。
        二、判性地域主义建筑创作的主客体关系
        2.1“形”与“情”
        现今诸多建筑对地域传统建筑形式的模仿注重客体的“形”,其目的是建筑作为文化载体可表现地域特色,体现了人们该地区地域建筑特点的自豪感、荣耀感等。而其中建筑作为文化载体承载了该区域的民族自豪感、荣耀感等情感,即为客体的“情”。装饰主义建筑中,对历史符号的应用以表达建筑的形式美和象征意义,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反映了“形”的应用以应对“情”的需求。中国境内诸多强调地区传统文化的建筑都应用这里一手法,最具代表性的是北京诸多建筑的大屋顶。在北京近现代建筑发展史上,经历了以大屋顶为形象的三次仿古建筑的高潮。期间建造这些公共建筑都展现出了纪念意义和鲜明的形象特点,成为时代变迁的实物见证和石头筑成的史书,但却也因为浪费的理由遭到了严厉的批判。现在中国境内各地旅游景点,仿古建筑依旧十分受开发商甚至游客的喜爱,然而建筑的创作水准却也往往令人堪忧。
        2.2“理”
        而在半亩塘会馆的设计中,江文渊十分重视保留场所原有的内容以及场所记忆,其保留了基地上的土地公庙并继续在基地的空地上种植水稻,保留并延续了土地的景象与记忆。(图1)这一类建筑,在建筑创作中强调不同地域环境对人类生存条件的影响,探索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当地环境的形式,即地方性建筑,讲求功能与形式的因果关系。注重环境因素对建筑的影响,建筑作品和地方的生活、气候、一草一屯是连在一起的。文脉主义建筑中,通过研究建筑与其整体环境的内在关系并对这些关系进行整合重塑发展。“理”这一阶段的创作方法,更多强调关注所在场所的环境特点对的建筑创作的影响。
    
        图1 半亩塘会馆         图2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
        2.3“神”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创作理念“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冠与鼎、斗拱的意向表达着中国的精神与气质,展现中国的“魂”。(图2)现今,一些大型文化类建筑的创作过程中,将传统建筑元素的解体重构,入微入神,建筑整体与细节共同传递某一种或某些传统文化内涵,多借用传统物质文化如鼎等,或借某种特定形式如天圆地方等来表达传统精神文化。隐喻主义建筑中,建筑表达出的部分信息作为一种引导和启发,而没有表达的信息以一种特征的抽象内涵,将建筑与传统文化互相关联,以此来强化建筑的文化意义。以及文脉主义中建筑对于当地文化的继承与抽象表达,两者属于“神”的阶段。通过建筑的形式表达的传统符号,用暗示、联想、回忆的方法使人感到传统符号所代表的文化信息。
        2.4“意”
        传统中国对自然事物与其形态的兴趣,在多个艺术领域绘画、园林、器具与建筑营造均有体现。王澍认为这种兴趣的出发点是自然的山川形态影响普人的生存状态与命运。其作品展现了古人营造建筑、居游山水所体现的自然之道,回归传统的文化态度与行为习惯。这一类建筑在创作过程中,摆脱了形式的束缚,其创作意图意在继承传统空间场景文化以满足人们的行为需求;借用空间场景为载体对传统的精神文化的继承,表现现今生活中对依旧存在的地域传统文化的真切需求;运用传统建筑的材料、符号或甚至摒弃传统材料与符号,表现传统精神文化。这一阶段,可以被包含于文脉主义,然而且需要对继承的文脉有所甄选,其强调的是传统文化行为与现今文化行为在空间场景中的表现。
        三、建筑的“意”
        文化类建筑在其功能上体现其传播文化的作用以外,其建筑主体同样也应具有传播文化的作用。建筑营造的主体即为供人使用的空间,批判性域主义风格的建筑对对所在地区的文化的继承过程中,对建筑空间的形态斟酌更应将人在其中的行为考虑至其中。
        “意”对应在建筑上,其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前几个阶段的差别在于,是以形载体还是以空间为载体来重塑传统、继承对象是物质文化还是精神文化。如若在手法上,以形为载体、表现传统物质文化所体现的精神,即为偏向主客体或是客体阶段。而在创作过程中,以空间为载体、满足人们生活中的行为对传统文化行为及其背后精神的需求,则为主体阶段。其在空间的塑造中体现传统文化,摆脱形式的束缚。反观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士大夫文化的自然观一直通过诗词歌赋、绘画与戏曲等方式影响着我们,故现今的建筑创作对地区传统的继承与创新过程中,对传统自然观念的体现及对这种自然观反映出的人的行为回应方式是重中之重。13“意”的创作,回归关注传统文化对现代人行为的影响,回归到空间营造,回归到建筑的本质,自然形神兼备、情理并茂。
        四、总结
        文化类建筑在诸多建筑类型中,对文化的传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其应体现地域特色。而批判性域主义风格的建筑在特别强调关注所在地区的文化特点的同时,出于营造建筑的本质,塑造空间、满足人类行为需要,其更应不失本体,关注现今生活中对依旧存在的地域行为文化的真切需求。
        参考文献:
        [1] 冯纪忠.人与自然:从比较园林史看建筑发展趋势[J].建筑学报,1990(5):39-46.
        [2] 李正.老干抽条胜其间—谈园林建设中组景入画的古木乔柯[J].国土绿化,2011(2):14-15.
        [3] 李根.中国园林“入画”观的审美特征[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5(24):93-96.
        [4] 北京近百年建筑三次“大屋顶”高潮综述http://cn.obj.cc/article-15649-1.html
        [5] 杨斌,罗文媛.格伦•默科特的现代地方性建筑[J].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4(02):57-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