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院条例》背景下基层社院职能发挥的困境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26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9期   作者:姜媛媛
[导读] 摘要:《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印发开启了新时代社会主义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和新契机,结合《条例》中对社院四大职能的的基本要求和目前基层社院职能发挥现状,可以看出目前基层社院依然存在很多不足,其中绝大多数是共性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中共重庆市渝中区委党校  重庆  400013
        摘要:《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印发开启了新时代社会主义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和新契机,结合《条例》中对社院四大职能的的基本要求和目前基层社院职能发挥现状,可以看出目前基层社院依然存在很多不足,其中绝大多数是共性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关键词:基层社院;研究;困境
        1.基层社院在统一战线队伍建设上,已逐渐不能满足新时代要求
        1.1.教师力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存在“五多五少”现象
        《条例》第五十一条指出,“社会主义学院应当按照专兼结合的原则,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设一支政治坚定、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充满活力的专职教师队伍,选聘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先进模范人物和优秀党外代表人士等担任兼职教师。社会主义学院专职教师一般不少于工作人员总数的三分之一。”但在基层,由于种种原因,基层社会主义学院的教师力量明显存在“五多五少”现象,即兼职教师多,专职教师少;行政人员多,教学人员少;低职称人员多,高职称人员少;女教师多,男教师少;与区县部门交流多,与上级党校交流少。基层社院这“五多五少”现象严重制约了基层教学、科研等水平的提升,也削弱了基层社院的发展后劲。
        1.2.基层社院教师培养上投入不足、举措不多
        由于基层社院往往与“党校、行政学校”实行“三块牌子、一套班子”,绝大多数的基层社会主义学院都是依托党校办学,没有单独设置,所以基层社院一般都缺乏独立的经费配备和人员编制。而不少基层党校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党校本身就存在缺场地、缺师资、缺经费问题,依附在党校牌子下的社会主义学院将更难以分到办学资源。因此,在师资培养上,基层社院往往缺乏足够有效场地、师资、经费等的保障。在这种情况下,基层党校难免会将主要精力投放到党校内部,而减少对基层社院的扶持,减少对统战课程的开发,以至于基层社院自身从师资到课程也就存在自由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手段单一、培训理念落后、教学评价标准缺失、课程设置落后、课程统战特色不突出等种种问题。
        2.基层社院在教育培训上,主阵地作用发挥不足
        2.1.对基层社院教育培训工作认识不够到位
        近年来,从整体上看,虽然各方面也慢慢重视基层社院的培训工作,但仍有部分人特别是党外人士对社会主义学院教育培训工作不以为然,认为培训就是搞思想政治教育,无关紧要,可有可无。在调训中,体制内的基本都能积极配合外,但体制外单位,特别是民营企业、社会组织等积极性并不高。同时,部分社院教师理论和政策水平不高,意识不强,对社院培训工作重要性缺乏正确认识,责任心不强、主动性不足[2]。
        2.2.办学机制存在行政化、计划性、任务式教学问题
        当前基层社会主义学院绝大多数同党校(行政学院)以“三校合一”的形式存在,管理体制还没有完全理顺。而基层社院的很多培训是由基层党校和当地统战部门联合承办的,基层社院的办公室基本上都设在统战部,统战部门主要掌握着培训计划的制定、培训学员和培训经费的到位,而基层党校仅仅可能提供师资和场地。统战部本身并不作为培训学校,难免会在培训计划制定、授课内容、学员管理上没有足够多的精力,基层社院也只能采取行政手段,坐等着办班,等着组织和统战部门的送人,靠财政资助保运,为完成训练任务开展教学工作。
        2.3.培训班次、内容和形式还难以满足要求
        一是班次安排不够全面。

基层社院开办的班次以党外干部培训班、民主党派骨干培训班、统战干部培训班等为主,面向党外知识分子、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和网络代表人士举办的专题培训班还比较少,有的甚至还没有覆盖到。在学制上多以一周以内的短期培训班为主,一个月左右的培训班、进修班很少。二是培训内容不够系统。由于班次学制都很短,不可能对参训学员开展系统全面的政治培训和理论教育。尤其是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安排的内容不多,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达不到系统深入学习的要求。三是培训形式不够丰富。多以课堂理论讲授和现场参观教学为主,以强制灌输代替自觉共识,以党的忠诚教育代替社会主义认同教育。而在学员管理上,缺乏服务理念,管理方式生硬,失去了我党与统战对象特有的以情感为主,以友谊为主的优良传统。
        3.基层社院在统战理论研究上,统战智库作用发挥有限
        3.1基层社院统战智库定位不清晰
        由于对基层社院的种种偏见,直接最终导致了基层社院在统战部和智库的组织建设管理过程中究竟处于何种社会地位,担负何种社会职责,履行何种社会义务,等等都不清楚。从各地区的现实情况上来看,基层社院所需要承担的决策智囊咨询机构主要功能只仅仅局限于组织参加统战部门重大决策意见谘询工作会议、课题工作辅助研究调查或个别有关专题工作对策研究建议的公开征求,还是“局外人”。
        3.2基层社院统战智库建设社院系统内部共建共享不够
        从体制运行机制上看,基层社院和上级社院、统战部的联系还比较松散,系统优势尚未发挥。在基层社院和上级社会主义学院的联络上,教学科研指导也仅在近几年才趋向日常、规范,指导、资源共享和扶助支持等联络机制尚不完备,智库建设指导尚未开展。在基层社院和统战部门之间的联系,基本上是松散式的管理,最普遍的关联只有在教育培训过程中的相互交流和协调,咨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等方面的联系还未建立,基层社院仅是其中的一家“代培”机构。
        3.3基层社院统战智库功能发挥缺乏机制支撑
        目前,基层社院发挥统战智库功能的主要表现为理论创新,承担现实性课题研究,对局部的、微观的统战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至于咨政建言、舆论引导、社会服务、才智汇聚等方面还没有明确的参与机制。此外,基层社院研究人员参与智库建设的责任义务、权利利益、行业规范也还没有明确,经费从何来,成果如何评价,利益是如何分享,行为是如何约束的,还有待建立和完善。基层社院对统战智库的角色定位并没有明确的界定,是学术研究机构是群众团体组织,是主导理论研究,是现实问题的分析,是归口部门管理还是坚持自主发展等都亟待尽快确立。
        4.基层社院在联谊交友上,功能发挥有限
        4.1.基层社院存在着联谊交友的积极性不足的问题
        基层社会主义学院因日常工作复杂,能够在交友方面分配精力的时间往往是有限的。同时,基层社会主义学院在对学员的政治安排权限、对学员的利益要求表达等方面的反馈途径也较少。社会主义学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所统一战线性的政治学院,更多的是以面对学员的教学作为共识教育的中心,而在对学员的利益要求的传达上,与人民政协这样的专业协商机构相比,存在着先天性的不足,导致学员交友一方的积极性欠缺。
        4.2.联谊交友的艺术性是对基层社院教师是一个较大考验
        目前统一战线形势呈现出多元性特征,在社会主义学院的学员身上得到集中的体现。社会主义学院的学员分布在社会各阶层,既有非公经济人士,也有事业单位的人员,既有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也有宗教界人士,其主要群体是党外的知识人士。这些学员通常具有组成复杂,来源广,教育背景与阶层性质也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如何在充分尊重双方个人性格差异的认识基础上,发现如何促进交友共识的这个关键点,寻求交友双方的共同认识话语权和系统,以真正达到个人交友之间的共同目的,考验社会主义学院领导干部学生老师交友联谊之间交友的科学艺术性,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的的时间、精力来进行思考、探索。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