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文明素养培育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26   来源:《时代教育》2020年7期   作者:李艳梅 王丽娟
[导读] 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能与传统媒体抗衡的传播渠道,已经普遍应用于现代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极大地拓宽了大学生信息获得的渠道,受到越来越多大学生的青睐。网络的多元化日渐影响了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
        李艳梅  王丽娟
        西安工业大学   陕西西安  710032
         
        [摘  要] 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能与传统媒体抗衡的传播渠道,已经普遍应用于现代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极大地拓宽了大学生信息获得的渠道,受到越来越多大学生的青睐。网络的多元化日渐影响了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网络容易导致大学生产生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影响大学生的健康问题。本文阐述了大学生网络文明素养培育所面临的问题,针对其问题展开具体分析,并提出大学生网络文明素养培育相关具体措施。
[关键词]  大学生;网络文明素养;提升策略
(一)引言
        当今社会,网络技术迅速发展和普及。由于网络具有信息量大、获知迅速等特点,大学生成为网络的主要使用群体。据不完全统计,大学生中经常上网者占总数的 80%左右。在网络热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通过 QQ、微信、微博等新媒介技术获取知识信息,形成了高校以网络为载体的新型的、特有的教育环境。网络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方面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尤其会引发大学生在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的形成以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的深层次变革。一方面,大学生在使用网络时能够获取大量新鲜知识和信息,借助网络平台进行在线互动教育;但同时互联网是把双刃剑,网络在给大学生学习生活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负面现象也逐渐显现出来。其中消极、具有负面影响的网络信息必然会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构成严峻的挑战。深入把握大学生网络文明素养提升的重大意义及大学生网络文明素养的现状并给出相应的实践策略,对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新形势下大学生网络文明素养的现状
        大学生的网络文明素养现状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网络认知模糊,网络规范欠缺。
1.部分大学生网络认知比较模糊
        网络认知是指大学生分析和评价以及传播各类网络信息的基本素养和基本能力。大学生网络认知模糊主要表现在:缺乏甄别信息的能力,网络上的信息含量极大,他们对网络信息的理解程度还比较低,难以区分个中的真假,经常从自己的主观角度去评价,没有依据网络信息的实际情况做出判断,网络中有信息影响到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2.部分大学生网络规范意识薄弱
        网络带给大学生相对自由、独立的广阔空间。由于大学生网络认知素养较弱,他们不能准确地分析和辨别网络里的有害内容和隐性存在的不法信息,也不能很好的分辨侵犯隐私等等违法行为;另一方面是由于互联网的受众群体很多,网络管理并不到位,而一些大学生还没有自觉养成良好的网络道德意识,也没有形成遵守网络法律的思维,而良好的网络道德意识又是遵守网络法律思维的前提。
3.少数大学生存在网络心理问题
        由于大学生的课余时间非常充裕,学习压力较小,他们自然而然地就会把主要精力、时间投入到网络娱乐活动中,伴随着他们对网络娱乐活动的依赖性逐渐增强,就会出现逃课、迟到、早退等行为,甚至整个人都依赖、依附于网络娱乐活动中。这时,当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事情时,他们很容易情绪消沉、心情不好,
甚至会有焦虑、恐惧、抑郁、人格障碍等心理问题。

因此,网络心理问题是在大学生不正确使用网络的前提下,产生的对网络的过度依赖心理和逐渐演变的各种心理问题,值得高校有关部门重视。
(三)大学生网络文明素养培育的具体措施
1. 教学引导
        即在学校教育的德育环节加强对大学生网络道德的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开展“网络安全教育”和“网络文明进校园”活动,并在教学过程中持续加强对健康的网络行为的引导,倡导学生遵守和维护网络秩序,按照道德准则规范自身的网络行为。结合学生实际,阐述网络道德的重要性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予以贴心的关怀,塑造大学生对网络道德的良好认知,帮助学生认识及把握网络道德的基本行为规范,提高他们对网络中各类型信息的道德判断水平。
2.增加网络安全教育实践环节,提高网络行为自控能力
        开展校园网络安全教育活动,比如通过班级会议,校园表演,社团活动等方式进行模拟网络安全相关案例进行实际情景操作,网络安全主题情景剧表演,学生充当网络安全教育小课堂主讲人等活动,来使大理大学的同学们在实践网络安全教育内容中规范网络行为,提高自我行为管理能力。
3.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提高网络责任意识认知
        以“文明”理念带动学生文明上网,在网络信息中明辨是非,在网络谣言中明确自身公民责任意识,不轻易相信网络谣言,不转发、扩散相关威胁社会安全等网络话题。以“法治”理念带动学生树立网络法治观念,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依然需要坚守法治要求,不轻易发表扰乱社会安全相关话题。以“爱国”理念带动学生明确公民责任,
在网络纷繁复杂的信息中,加深爱国主义思想,碰到一些威胁国家政治安全等话题时,肩负大学生的公民爱国主义责任,严厉批评相关网络谣言,不盲从跟随网络中一些不良文化行为。
4.要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是切入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点之一。在大学生关注的信息中注入适当的人文关怀,有利于在网络信息的传播中传递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对大学生思想价值观的树立进行潜移默化地引导。如在社会正能量的热点事件中运用热烈的颜色,将事件与良好的政治文化素养形成关联;在容易形成网络沉迷的网页或游戏中加入警示性的颜色或标识,潜移默化地引导大学生形成拒绝网络沉迷、理性看待网络游戏的正确价值观。
(四)结束语
        在优化校园网络环境中,规范学生应对自媒体网络隐患的行为能力,通过各类校园文化的隐性教育影响,以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激励学生减少网络迷恋,从线上走到线下,适度运用网络信息,规范自我网络安全行为,给予自身更安全的意识认知来保障自我应对网络安全的行为能力。在自媒体网络安全教育方式上,从课内网络安全教育实效性的提升到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以及创新主流意识形态来更好地进行网络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学生们对于网络风险的认知,提高应对网络隐患的行为能力,增强网络责任意识能力。
参考文献:
[1]吕国辉. 高校安全教育和管理问题研究[M].吉林大学,2012.
[2]方楠.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及其化育路径研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坐标[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15.
[3]赵莉莉.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策略研究[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6.
[4] 王爱华、杨文武.高校德育与校园和谐[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
[5] 赵妮. 关于大学生网络安全与道德教育的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09(7).
   基金项目:本文系西安工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资助课题(编号:XGSY2019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