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生
黑龙江省克山县 161600
清高宗乾隆二十二年(1757),准噶尔部台吉依克明安·巴桑、克努特台吉绰罗斯·阿卜达什率所部从新疆经外蒙古,不远万里,不辞劳苦,抵达呼雨尔河(今乌裕尔河)流域,被清廷编为依克明安旗,在此驻牧耕垦,将厄鲁特蒙古人的文化和生活习俗带到了这里。这其中就包括他们的宗教信仰——喇嘛教,使呼雨尔河流域成为当时东北地区喇嘛教徒的主要聚居区,留下了许多宗教习俗,呈现了鲜明的地域特色。黑龙江省克山县双河镇中心村的清代庙宇遗址,就有可能是当年他们初到时所立的喇嘛教寺庙。宗教信仰和宗教活动是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既是文化习俗,又是生活习俗。依克明安旗厄鲁特蒙古人的其它生活方式,尤其对乌裕尔河两岸的开发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直接推动了今日克山等地的开发。由于他们的到来,宅院、庙宇的建立,宗教仪式、祭祀习俗、节庆活动等文化习俗的开展,牧场的形成,土地的开发,人口的增多,均使乌裕尔河两岸再度焕发生机。需要指出的是,依克明安旗厄鲁特蒙古人为我们今天保存了大量的佛教经典,遗留了一些寺庙等文物古迹和民国时期的依克明安旗档案等文物典籍,历代辅国公和札萨克谱系及依克明安旗姓氏文化是珍贵的文化遗产。依克明安旗近二百年历史中,厄鲁特蒙古人与当地其他民族在共同生活中,相互影响,吸收了许多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生活习俗,原有的文化和生活习俗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在这种历史嬗变中,独具特色的厄鲁特蒙古依克明安旗的文化逐渐形成了。
清高宗乾隆十九年(1754),阿卜达什率众内附,留牧于科布多附近的扎哈沁。清军击扎哈沁,俘获阿卜达什。定边左副将军班第归还畜产并赏粮币,授其札萨克一等台吉,安置于鄂尔浑河上游塔密尔河流域。阿卜达什随军征达瓦齐,资装白金500两,驻察罕忽吉尔,将300人先驱至额密尔侦敌。
乾隆二十年(1755),巴桑籍所属300户以献,定北将军班第诏赐冠服、佩饰。平定达瓦齐叛乱后,巴桑、阿卜达什亲到热河行宫觐见清高宗,清高宗封巴桑为辅国公,赐巴桑白金1 500两、阿卜达什500两,命其归牧塔密尔。己而,阿睦尔撒纳叛据伊犁,巴桑、阿卜达什等拒绝追随叛逆,驰至科布多以情告。乾隆二十二年(1757),清廷令定边右副将军车布登扎布将他们迁徙到呼伦贝尔游牧。于是,巴桑、阿卜达什等率依和部、鄂吉格斯部、杜尔布德部和特楞古德部四部蒙民99户、300余口,在官旗章京端多卜护行下,从塔密尔河出发,途经土谢图汗牧地和车臣汗部,溯克鲁伦河南岸进入呼伦贝尔。起先打算在今杜尔伯特一带驻牧,不料该地被另一支蒙古部头人布图巴玉占据,巴桑等人只好又率本部落移驻巴尔虎。又因该地贫瘠,加之不愿跟当地的霍依都人同处此地,便和阿普达西、西克图一起进京请求另外拨地驻牧,清廷又准巴桑率部在通肯、呼雨尔一带驻牧。七月十一日,黑龙江将军奉谕命令呼伦贝尔总管阿巴西克派兵护送巴桑率本部前往目的地。十月十七日,巴桑统领依和部抵达游牧地,在呼雨尔河南岸的一处高地(今双河乡中心村)安置部民,建立辅国公府(称之为莽鼐宫)。当时依和部落户的共有12户,除了西克图和巴桑妻子两人中途病故外,尚有52人(大男21人、大女14人、小男11人、小女6人)。在此编为一旗,以其姓依克明安命名为依克明安旗,隶属黑龙江将军。以建牙莽鼐冈(今双河乡中心村),故又称莽鼐旗。翌年,阿卜达什率其他三部相继移来,但仍有部分留居呼伦贝尔。莽鼐宫位于克山县双河镇中心村的滨河遗址,是最初的“公爷府”所在地,前公和后公有可能分别是是辅国公和札萨克各自的府衙,即辅国公府(公府)、札萨克府(旗府)。旗设札萨克(札萨克为“行政长官“之意,即旗长),由阿卜达什札萨克掌管,巴桑是个闲散公爵,年薪二百两,免除年班朝觐义务,每年贡进御马16匹。随行护送的官兵将户口造册呈送理藩院,富裕县档案馆仍藏有当时咨送理藩院的依克明安旗领户包吉尔德等28人的名单。
依克明安旗初建时面积28 000平方公里,大体包括今克东、克山、拜泉、依安、明水、青冈、安达及北安、富裕、海伦、通北之一部分。清德宗光绪二十一年(1895)时,依克明安旗所辖范围内只有180户,设管役巴勒吉玛的辅佐官,其他执事者有雨林、查拉区、查兰、常技各1名及冯度、包雪夫各1名,还有台吉50名。同年,在今富裕县富海镇大泉子村建立贝子府,在莽鼐设立“莽鼐宫”三分署。
依克明安旗辅国公计有巴桑、色凌德济特、尼玛咱木布、乌布图那逊、巴克莫特多尔济、巴勒济尼玛、哈钦苏荣七位,札萨克一等台吉计有阿卜达什、德勒格尔、鄂齐尔、托克托霍、毛诺海五位。
依克明安旗的厄鲁特蒙古人,所操语言属蒙古语中的西北方言,有著姓依克明安氏等。婚丧嫁娶、衣食住行均具有厄鲁特蒙古的特色。依克明安旗有民歌、颂词、祝词、悼词、喜鲁格、乌力格尔等文艺说唱形式,每逢喜庆年节、举行婚嫁、亲友相逢、迎接宾客、祭祀大典都引吭高歌,所立村屯有莽鼐(达斡尔语为“振兴”或“兴盛”之音讹)、前公、后公、德日艾里(意为上屯子)、道日艾里(意为下屯)、札萨根艾里、古日本格日(意为三间房或三家子)、道伦塔日音格日、奈门格日(意为八家子)、西尼艾里、敦达西尼艾里、巴仁西尼艾里。依克明安旗的厄鲁特蒙古人普遍信奉喇嘛教,供奉释迦牟尼、文成公主像,每年都参加喇嘛教祀典,有庙内祀(例祀、诞辰祀)、敖包祀、泉子祀、转庙、扛经、千灯祭和祭祖等祭祀活动,还有“浩黑麦”拜年习俗。
依克明安旗的厄鲁特蒙古人以游牧经济为主,兼营渔猎耕作,常与邻近各族族以物易物。光绪二十三年(1897),巴勒济尼玛在莽鼐开办烧锅兼油坊和砖窑,还能制作酱油。
依克明安旗于清高宗乾隆二十二年(1757)在今克山县双河镇中心村建立辅国公府和札萨克府,称此地为莽鼐宫、莽鼐冈,设有莽鼐卡伦。从此,该地“莽鼐”一名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达二百年之久,是东北历史上运用时间最久的地名之一。民国时期的莽鼐镇、莽鼐村、莽鼐区、莽鼐集、莽鼐路、莽鼐街、莽鼐保、莽鼐甲也是此地。清代(1616~~1912),在著名的江东六十四屯中有莽鼐屯。如今,在黑龙江省讷河市龙河镇保安村有莽鼐屯,在蒙古国肯特省有莽鼐县。由此可见,“莽鼐”一名在黑龙江大地,甚至国内外影响广泛。即便今日,人们一提起克山的过去,往往要首先想起“莽鼐”及“莽鼐宫”,误把那个时期当作克山历史的开端。
依克明安旗立旗于乌裕尔河流域,带来了厄鲁特蒙古人的文化和生活习俗并吸收了当地其他民族的一些文化和生活习俗,带来了沿用近二百年的“莽鼐”地名。这种文化和生活习俗若命名的话,以“莽鼐”二字最合适不过了。克山是“莽鼐”一名的最早出现地和沿用最久的地区,又是清代公府和旗府所在地,理所当然地成为“莽鼐文化”的发源地和诞生地。
研究莽鼐文化具有巨大而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莽鼐文化是近代克山及整个乌裕尔河沿岸各地经济社会建设的先声,是今天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源头;
二、厄鲁特蒙古人的宗教信仰及其习俗,是乌裕尔河流域的一大地域特色,将其开发利用,一定会直接推动旅游等方面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三、莽鼐文化是诞生于克山、分布于乌裕尔河流域及其它地区的地域文化,挖掘它的文化资源,研究它的文化内涵,会极大地激发人们对家乡的自豪感和爱国爱乡的思想感情,增强人们对家乡建设的凝聚力,为当前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四、莽鼐文化是植根于黑土地上的黑土文化、关东文化的组成部分,研究它,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将极大的拓宽黑土文化、关东文化的内涵和外延;
五、莽鼐文化延续近二百年,时间跨越了中国古代和近代的历史时空,经历了几个千差万别的历史时代,是乌裕尔河沿岸及黑龙江流域社会历史进程的一个缩影。
作者简介:赵文生,中国民族史学会辽金契丹女真史分会会员,中华陈述辽金史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齐齐哈尔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主研方向:辽宋金史、东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