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英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潼川镇第三小学校 621100
【论文摘要】趣味的培养是件相当难的事情。文章就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趣味进行了探讨。
年轻的父母们都愿意让自己的孩子了解一些音乐知识,会一件或几件乐器,以培养他们广泛多样的兴趣爱好。现在的家长不再象前些年那么功利性强,让孩子学习音乐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比赛能够获奖,考试可以加分等,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家长越发多了起来。但是,家长们似乎又踏入了另一个误区,那就是在孩子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过于注重音乐技能,而每年的音乐考级似乎又助长了这种关注。父母们在一起攀比的是谁的孩子过的级别更高,选择的曲目更难,而忽视了孩子欣赏音乐的品位,忽视了培养孩子音乐趣味的重要性。
一、问题的提出
有人认为,如果孩子爱好着名作曲家创作的音乐,喜欢听高雅的艺术歌曲,经常欣赏音乐大师们的演奏,爱唱积极向上的歌曲,就算是具有了高度发展的音乐趣味。当然,上述这些都是良好趣味的标志。
音乐趣味指的是人们对音乐所持的评价态度。不同的人对相同的音乐作品也会有不同的理解,这就是个人的音乐趣味。培养个人良好的音乐趣味是一件相当难的事情,因为它和其他艺术领域的趣味有很大联系,关系到生活、自然、劳动等一切方面,也就是说关系到个人精神世界中的一切,世界观、道德原则、智力水平、一般文化修养、生活经验、建立联想的能力、精神气质等等。所有这一切都影响着一个人的音乐趣味。既然培养良好的音乐趣味涉及到如此多的方面,那么这种培养对于一个年龄尚幼的孩子岂不是太难了吗?
二、如何培养孩子音乐趣味
人的天性就是趋利避害的,对音乐的欣赏同样如此。襁褓中的孩子什么都不懂,但是当他们听见优美舒缓的音乐时会展现出由衷的笑容,当听到刺激恐怖的音乐时会放声大哭。父母们要做的就是把孩子们这种天生的能力保护好,将其放大、润饰,源源不断的注入各种养料,使其更丰满,更高雅。而不是填鸭和洗脑式的灌输。
(一)父母们不要将音乐艺术简单化
通常我们认为什么样的人喜好什么样的音乐。一个生性豪爽的人喜爱具有英勇形象特点的音乐,这看来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是,一个胆小谨慎的人喜爱这类形象也同样是自然的事,因为许多人在艺术中寻求他所缺少的东西。
(二)要认识到进行音乐学习对音乐趣味倾向的重要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某个人说:“我不懂音乐,没有音乐细胞。”其实,只要长着耳朵的人就可以听音乐,而且都有自己的喜好。但是真正深入的理解音乐,确实是需要音乐资质的。这种音乐资质具体说来就是要具有良好的音乐听觉、音乐记忆力、节奏感等一系列复杂的才能,同时更主要的是能够激情地对音乐作出反应,能够感觉音乐。绝对没有音乐才能的人是少之又少的,即使是非常可怜的一点音乐性,如果通过有计划地、目的明确地学习音乐,也是很容易取得发展的。
当孩子们能够分辨出音乐的大致个性时,父母就要开始引导他们进一步的认识音乐的实质。如果想高质量的鉴别音乐,最好能让孩子掌握一些音乐特点,接受一点专业的训练,这都是由音乐的特殊性所决定的。音乐虽然遵循艺术的普遍规律,与文学和其他艺术有不少共同点,但还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
父母们为了提高孩子们的音乐趣味,最好让孩子接受一些专业的音乐训练,或是学学乐器、声乐,或是学学舞蹈,这会帮助孩子同时加深对音乐感性和理性上的双重理解。
但是父母要注意,不要喧宾夺主,不应该把提高孩子的音乐技巧作为主要目的,否则就是培养了一个痛苦“手工劳动者”,而完全忽视了音乐带给人们的快乐了。如果孩子能够从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享受到快乐,他自然会主动去追求更完美的表达,这时家长可以适当加强对孩子的监督,多加以鼓励,提醒他们,学习的道路是艰苦的,要想获得快乐的享受,就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这个代价就是枯燥的技巧练习。但如果孩子在音乐学习中没有感觉到快乐,各种练习带来的是难以忍受的煎熬,那么家长最好不要逼迫他们去做长时间的技巧练习,这会适得其反,伤害孩子对音乐的好感。
(三)不要害怕让孩子聆听新音乐
这里提到的“新”不仅指没有或绝少听到的音乐作品,还指在创作中采用了新颖手法的音乐作品。很多父母不愿意让孩子听自己不熟悉的音乐,而是让孩子反复听自己喜欢的音乐。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们还不了解这些新的音乐作品的好坏与否,不知道会对孩子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比如对待现代音乐作品,总是认为不如经典作曲家创作的作品。固然,现代音乐作品的水平不一,有许多是无趣乏味、让人不知所云的作品,但也有可以与经典作品相媲美的作品。现代音乐传达出了时代的声音,而在今天创作的音乐中感觉到同时代的思想感情,是一件多么吸引人的事情。况且,如果没有对“不好”的事物的了解,如何知道“好”的事物好在哪里呢?
有时候,体现生活中新事物的音乐形象听起来很不习惯,打乱了人们已经习惯的欣赏概念,这对一些听惯了古典音乐作品的人来说就象是绊脚石。在引领孩子欣赏这一类新音乐作品时,父母关注的焦点是如何帮助孩子去除这些绊脚石,如何帮助他们理解新的音乐形象与现代社会的联系,如何让孩子知道新鲜事物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对原有事物的推翻和否定,而是在更大程度上对原有事物的进步和扩展。
特别需要提醒的是,父母们不要过多干涉孩子聆听流行音乐。流行音乐之所以流行,是因为其中存在的大众化因素相对较多些,比如,歌词的生活化,旋律的朗朗上口,篇幅的短小精悍等等。这些更贴近孩子们的感官世界的作品当然更能赢得他们的心。父母可以不去管他们,让他们大量涉猎不同国家的不同风格和类型的的流行音乐作品,渐渐的他们就会建立起自己喜欢的音乐文库。越是贴近生活的文化产物,越容易体会到好坏。
音乐趣味教育的主要特点是,尽管大人们用来对孩子们进行讲解和说教的语言十分出色,但仍然只是具有一定限度的帮助作用。聆听音乐作品本身比谈论音乐更具有说服力,父母应该多让孩子接触各种各样的音乐类型。只有深刻地感受作品,为之激动,察觉其真切的表现力,人们才能体会到自己以往忽视的作品优点。
在明白了这些问题后,父母就会发现培养孩子的音乐趣味其实也是对自己音乐趣味的一个挑战。小孩子的模仿能力都很强,很难想象音乐趣味低下,整天听着低俗的流行音乐的父母会培养出音乐趣味高尚的孩子。所以不妨与孩子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不要认为学习音乐知识只是孩子的事情,跟自己无关。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爱听戏曲的父母们千万不要自卑,不要
觉得你们不懂西洋音乐大师的经典作品就低人一等。我反而要恭喜你们,因为你们的孩子有一个自然的欣赏伟大的民族音乐的氛围,这是相当难得的。其实,本民族的音乐能以潜移默化的方式给孩子们打下更坚实的音乐基础,为他们以后的进步提供了更具动力的可能性。
趣味的培植是件相当难的事情。主要困难在于,艺术趣味低下的人常常并未意识到这一点。人们比较容易了解其他方面的缺点,如吸烟有害健康,如酗酒的危害。他认识到吸烟、酗酒对身体的确有害,但因为习惯而未能戒烟、戒酒。但是未必有人会承认自己趣味不良,承认他喜好的作品是坏作品。为了改善其趣味,就必须让其认识到自己的爱好不正确,并且感受到一些真正的艺术作品的价值。而做到这一步是多么难得啊!
去伪存真是艺术趣味的课题。有高尚趣味的人能迅速、顺利地做到这一点,而趣味不高者则可能分辨不出,以假当真。年轻的父母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双慧眼,能够辨别出趣味高雅的艺术作品,从而培养高贵的品性,那么现在就从自己开始,从孩子开始行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