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发表时间:2020/10/27   来源:《时代教育》2020年7期   作者: 何艳
[导读]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朗读教学是一门必不可少的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至关重要。
        何艳
        绵阳市三台县潼川镇第二小学校          
        【摘要】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朗读教学是一门必不可少的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至关重要。在语文教学中,现阶段朗读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小学生对朗读的理解以及朗读能力的提升。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优化策略。
        【关键词】朗读教学;小学语文;问题;优化;
        在小学阶段加强学生的朗读教育有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同时对其语言的发展也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够陶冶自身情操,不断改善语文能力。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在高质量的朗读下,学生的语文成绩也可随之提升。本文以小学朗读教学为主线,研究了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
        一、朗读教学的意义
        朗读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是化无声的文字为有声语言的阅读活动。它是一种眼、口、耳、脑并用的具有创造性阅读活动。朗读是训练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内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从朗诵训练入手的,心里只有读出声音,才能把书面文字和他的含义联系起来。(一)朗读能帮助学生理解语言,领会课文内容要理解课文中的语言及其所表现的内容,受到文章的熏陶感染,只有经过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明了读与理解的关系,读是思考、理解、吸收知识的过程,熟读精思,必然有所领悟。(二)朗读能培养儿童形象思维的能力《课标》指出:有感情的朗读能发展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朗读的过程就是心灵借助形象思维认识事物,接受教育的过程。(三)朗读能帮助学生提高读写与表达能力巩固识字尤其是低年级的朗读,能够丰富词汇,甚至学习谋篇布局都离不开朗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讲的就是读写的关系,也就是读与掌握语言,提高表达能力的关系,揭示了量变到质变的道理,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绝不是讲解所能代替的,“熟能成诵,读能自得”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二、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评价方式问题
        现阶段多数教师都已经认识到了朗读对学生语文成绩提升的意义,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对学生的阅读评价并没有明显提升,多数教师采用鼓励方式,鼓励学生的朗读技巧的提升或是阅读水平的提升。虽然这种做法在阅读前期能够提升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与自信心,但久而久之随着学生在朗读方面的深入,对朗读的兴趣与热情会逐渐减淡。对于教师而言,在评价上多采用抽象性语言,例如你真不错、你真棒等,虽然能够对学生起到短时间的鼓励作用,但针对性不足,没有让学生切实发现自身能力的提升。


        (二)教学指导问题
        随着新课标应用的逐渐深入,绝大多数语文教师都认识到了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地位,在日常教学中也更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会将课堂时间留给学生作为朗读教学,但在指导上有所欠缺。具体而言,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若学生占用了大量时间用于自主朗读,这样虽然可提升其对朗读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但由于课堂时间的占用,教师在对学生的讲解上会有所缺乏,久而久之无法让学生从朗读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对于语文学习弊大于利。
        (三)认识程度问题
        对朗读认识的不足主要体现在学生身上,对于小学生而言,更愿意读一些故事书或漫画书,在文字的阅读上相对兴趣较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没有首先让学生了解到朗读的重要性与意义,学生只能够被动地接受朗读教学,而无法从机械、重复的朗读中提升语文能力。
        三、朗读教学优化策略
        (一)创设朗读情境
        若教师单纯依靠朗读教材为学生讲解朗读内容,势必会对学生的兴趣有所影响。教师可通过学生的日常生活、流行元素等创设轻松的朗读环境,营造民主、和谐的朗读氛围。例如在讲解钱塘江大潮这一课程时,教师可通过视频方式让学生了解到钱塘江涨潮时的精彩场景,让学生在观看视频之后了解到潮水的壮阔景象。在观看视频之后,潮水的景象能够在学生脑海中印刻,从而在朗读的过程中帮助其更深层次的理解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种创设情境的方式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通过文字结合画面,更深层次的理解作者写作意图。
        (二)注重示范教学
        提升学生语文朗读能力之一在于提升学生的朗读感情,这需要建立在对文章的理解之上。在课堂中教师不应将大部分时间作为学生自主阅读,而应该首先让学生了解到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与中心思想,之后可采用示范阅读方式让学生通过教师情感上的发挥更进一步掌握文章思想。在这一要求下,首先教师应提升自身的普通话水平,其次需将有限的文字转化为丰富的思想,让学生能够通过自身的示范性郎读把握语调、语速,读出文章所要表达的感情。
        (三)分角色朗读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较长的文字会造成其对朗读学习兴趣的下滑。因此在遇到故事类教材时,教师可采用分角色方式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从而提升其对朗读的兴趣以及其在朗读思想感情上的表达能力。具体而言,例如在小壁虎借尾巴这一课程的教学时,可以让几位学生扮演小壁虎,将小壁虎最开始的天真可爱、尾巴断了时候的悲伤、借到新尾巴时的兴奋、愉快表达出来。也可选取几位学生扮演小壁虎的妈妈、小燕子、老黄牛、小鱼等其他角色,让故事更丰富,让课堂氛围轻松活跃。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认识到朗读教学的重要性,其次通过教学内容的改进让学生逐渐热爱朗读,愿意主动提升自身朗读能力。教师需在教学中不断汲取经验,改进现阶段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从而不断提升朗读教学课堂质量。
        参考文献:
        [1]王英.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初探[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4(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