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芳金
绵阳市三台县观桥镇菊河中心小学校
摘要: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让小学生用标准的声音将文章有感情地朗读出来,可以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小学语文教师应采取朗读训练方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训练;综合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并且,《大纲》在“教学内容和要求”中对低、中、高年段都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师是引导学生读书、看书的,而不是给学生讲书的。”正因为如此,近年来有不少专家学者和有识之士呼吁阅读教学要返朴归真,练好“读”功。
一、朗读中要做好标准化范读
范读能帮助学生正音,培养学生对朗读的兴趣,唤起学生的感情,可以丰富学生的词汇,有助于培养学生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有声有色的朗读,会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作品中的优美、准确、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尤其使学生着迷,范读传达着教师本人的态度,范读时的鲜明的爱憎,强烈地影响着学生,使他们的思想感情和教师发生共鸣。教师的范读不宜做作,不能故意拿腔拿调,应从自身的情感出发,以情感人,使学生如临其境,教师的感情和学生的感情引起共鸣。从而激发学生朗读的激情,使他们都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心态。例如,在教《清平乐村居》中,因为这是一首词,学生一时间无法把握朗诵时的感情,可以利用一段恬静优美的古筝音乐创设情境,同时老师再配上声情并茂的朗诵,让学生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再慢慢地揣摩,化为己用。再如《观潮》,潮来了“那浪潮越来越近犹如于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千万辆坦克同时开动,发出山崩地裂的响声,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抖起来。”教师用绘形绘色的朗读,让学生感到这的确是“天下奇观”啊!文中作者把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之情倾注在字里行间。教师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融入朗读中,感染学生,使学生入境入情,不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唤起美的共鸣,使学生领略到自然美,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通过教师的范读,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进取心。
二、帮助学生创设朗读的意境
情境的创设十分重要,它不但能帮助学生拓宽视野,有助于学生进行合理、丰富的想象,带着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对人物的理解去体验课文的意境、人物的心理,去感悟课文所表达出的情感,能更好地理解课文,这样的朗读才能表情达意,真实自然。例如《半截蜡烛》这篇课本剧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个普通的法国家庭为了保护半截蜡烛中的秘密,与德国军人斗智斗勇,蜡烛里的秘密终于被完好无损地保护下来。
首先在预习时,让学生查阅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资料,使学生了解这一历史背景,在分角色朗读时,学生们心中,已经有了当时历史条件下为保护蜡烛里的秘密,人物特有的既紧张,又故作镇定的特定情境。课文的这一部分中,在德国军人面前,人物的动作都是为保护情报而做,人物的语言非常巧妙,既要保护好情报,又不能让敌人察觉出来。所以,在朗读时,老师先和学生一起分析人物动作、语言,师生共同创设课文中的意境,在朗读时,学生很快就进入了课本剧的紧张情境中。通过创设课文意境,学生参与到角色扮演中,分角色朗读中,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课文,对人物的理解更加到位,从而提高了语文学习效率,提高了语文课堂质量。
三、明确朗读训练的目标
小学语文教材中,不同的课文有着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师在语文课堂上采取的朗读教学方法要紧扣教学目标来进行,小学语文教师只有明确了当堂课的教学目标才可以进行教学内容的制订,教师在进行朗读目标制订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朗读能力以及理解能力,对不同学生的不同阶段提出不同的发展性要求,保证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收获,在进行新课文学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阅读和理解,对学生的语感和语调进行引导。例如在学习《难忘的泼水节》这一课时,教师就要要求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带有一定的感情,表达出对泼水节的深刻喜爱,和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学生通过对美文和古诗词的朗读可以慢慢陶冶自己的情操,培养自身的审美和朗读水平,全方面协调发展。
四、采用表演等形式训练
朗读的练习形式很多,如默读、领读、齐读、接龙读、分角色读,还有游戏朗读和表演朗读。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朗读训练,学生朗读兴致更高,学习劲头更浓。而在这些形式当中,学生对表演朗读兴趣最高。因为有感情地朗读和表演有一个共同点:能再现文章本意。让朗读和表演有机结合起来,把课文当作课本剧来表演,或者抽出一个片段来一边读一边演。这样边读边演形象多了,它犹如一支动听的乐曲伴着优美的舞蹈,更形象更有韵律,它充分体现了语言文字的形象美和韵律美,使文章更富有感染力。这样一边读一边演,学生兴致大增,读得更认真,演得更投入。学生读文章也是这样,他们把文字所描述的内容“拍”成了电影,内化成自己亲耳听到、亲眼看到、亲手摸到、亲身感受到的事情了。这样,尽管没有朗诵的痕迹,但产生的效果更好,同学们陶醉在文章所描绘的内容中,头脑中仿佛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结语:朗读在学生情感熏陶、文化素养培养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所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朗读,并在朗读教学中明确目标,注意方式,让学生重点体会文章的情感和语言,以激发学生乐读、爱读的心理,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言素养,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吉存.小学语文朗读训练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32).
[2]何时文.小学语文朗读训练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