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川
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青义镇龙门小学 621000
摘要:在小学的学习过程中,语文作为其他学科的基础,注重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是学生人生启蒙学科,对其思想品德的未来发展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语文老师不仅要用灵活可靠的方式为学生在学习知识方面打好坚实的基础,也要因材施教鼓励学生积极拓展自身能力,做到综合发展。通过书中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内涵培养新时代青年发现、解决和独立思考问题的阅读策略,在课本中延伸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来提高文化自信。作为教师也要积极思考如何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用心去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益。
关键词:小学语文;统编教材;教育改革;阅读能力;寓教于乐
从2019年起实行采用的全国统编教材,不仅促进了语文教学内容的扩张、更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起到了进一步的提升,语文教材想比于从前做出的侧重点等的改变,也为将来全国语文教学方向方法绘制了蓝图,教育资源也能得到更好的共享,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的公平。这样“推陈出新”的教育文化,是随着时代发展而做出的及时更新,也是教育领域的精益求精、开拓创新的积极体现。在这几年的语文教学中,我有以下一些思考与尝试。
一、识字教学
拼音的作用主要是纠正读音和帮助阅读,但识字是目的,拼音是手段,而学生们最初对于汉字的熟悉程度大于拼音。虽然拼音可以帮助阅读文章,久而久之容易造成对于拼音的依赖性,学生容易有“惰性心理”,也就是他们的水平已经达到了可以独立阅读的能力,但语文书上一直都有拼音标注,何必要自己记下来呢?所以常常有适得其反的效果,学生的记忆得不到主动的巩固,只知道借助拼音。而让学生们先识字再学拼音,也使他们知道,学习语文的目的是语言和汉字,而不是拼音。[1]但是对于低年级的同学,我们同样可以借助拼音来帮助他们阅读较长的篇幅,增加其阅读兴趣,拓展课外阅读。
随着现在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和家长的知识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很多孩子们在上小学前已经接触到了很多的字,对于文字本身并不陌生,甚至可以自己读一些书的内容,这也和儿童读物的蓬勃发展息息相关,简单来讲,现在的孩子相比过去,自身发展平台是有提高的,识字量也大大增加,至少对于一年级上册书本的“天、地、人”大部分孩子都是认识的,而没有拼音标注的汉字也更接近于过去他们在生活中接受到的样子,也更加熟悉。所以开始去掉拼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其接受程度,同时也让孩子们感受到语文的学习是有用的、让自己有进步的,以此来提高孩子们学习语文的成就感。
二、阅读教学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网上,信息流通加快、信息量增大都对于信息处理能力有显著的要求,因此阅读能力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是有着不言而喻的作用的。而习近平主席也提出要建设“书香社会”的目标,“阅读,让中国更有力量”。阅读所包括的认读、理解、记忆、分析、综合、速读、应用、评价、创造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更好地接触看待这个世界,也有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
因此,作为教师,培养学生的阅读不仅要栽培他们如何更快、更好阅读的能力,也要培养他们对于书本、文学作品、世界名著等的阅读兴趣,营造班级读书氛围。
在使用新的教材授课的过程中,最直观的感受莫过于阅读量的增加,比如在百花园中增加了“快乐读书吧”,因为仅仅凭借上课时老师的推荐文段和课本文章是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的阅读能力的提升也需要学生大量的阅读而且是有意识地阅读,像这样针对不同年级的的学生推荐相应的课外书目,不仅具有丰富的内容和更为深层次的内涵,也由点到面地向学生推荐了书目以及一些阅读方法建议,鼓励学生课外多阅读多思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虽然从教科书的目录来看,课文的数量是降低了的,而学生的阅读量却增加了。而阅读也是锻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绝佳方法,对于学生思维活跃性的锻炼和智力发展也有着卓越成效,拯救电子产品中的缺乏思维与思考的碎片化阅读的后果。在阅读教学中,我转变了自己的观念。
1.教师是学生阅读的“指路人”。现在的阅读资源,无论是从数量还是从质量上说都大大优于过去,林海音作家的《窃读记》中便向将那时候的孩子们在那个资源匮乏的年代对于阅读的渴望活灵活现地展示了出来。现在各个家庭的消费水平也提高了,各个地方的“爱心书屋”与日俱增,电子书也取得了跨越式的进步,现在的孩子们,想要读书实在是容易太多了,关键在于他们是否愿意利用这些好资源来读书,有没有兴趣,所以老师作为“指路人”的作用更加需要重视。
2.“因循守旧”,阅读学习“寓教于乐”。加强孩子的阅读兴趣,不仅需要“循循善诱”,也需要家长和老师达成共识,老师鼓励阅读,家长陪伴阅读,对于孩子的阅读兴趣的培养至关重要。《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创作的适合小学学生阅读的优秀文学作品,但是篇幅较长,是适合五六年级学生由短篇过渡到中篇的好范例,也是对阅读能力和耐力的进一步锻炼。在统编教材中节选了汤姆和小伙伴从山洞中被解救后的故事,展现出了汤姆虽然淘气但是勇敢、机智、善良、爱思考的特点,通过课文的学习以及从动画版的节选视频中让学生们对于汤姆的这个机智可爱的小男孩更加好奇与喜爱,引导学生们从书中进一步了解到汤姆这个小男孩,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通过教师的兴趣引导,学生们的阅读范围从《草房子》《青铜葵花》《笑猫日记》等国内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到《海底两万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鲁滨逊漂流记》等外国经典作品。
三、古诗文教学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明成果最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主体。[2]近年来一直强调“文化自信”一词,不仅是要纠正一些“崇洋媚外”的错误思想行为,也是希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得到继承和发扬,想要建立文化自信离不开教育,教育是文化自信的基石。
本次语文统编教材不仅强调了“语文素养”的培养,教学内容中唐诗宋词的比例有所增加,而且拓展了更多的课后诗词供学生要求了解背诵;《论语》对于小学生的影响也更加的深远,我们鼓励孩子们在学习方面学习儒家“知行合一”的优秀思想,即“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3]这其中贯穿的“人文精神”对于学生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力,两者的结合不仅让学生们通过课本了解到了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也对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力得到了显著增强。
在教学中,加强了对学生背诵的检查。通过量化评分表,提升学生背诵的积极性。通过语文课堂的语文课堂的古诗背诵展示环节,让学生的语文学习的成就感得到满足。同时,把《诗词大会》中的“飞花令”环节移植入我的课堂,让学生间进行PK。这些的语文课堂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兴趣,也有助于学生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