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的文化素养培养

发表时间:2020/10/27   来源:《时代教育》2020年7期   作者:周源
[导读] 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应依据教材逐步介绍西方社会文化背景知识,有意识地让学生多了解英语文化。而且,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恰当的文化教学,有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

        周源
        绵阳市第三中学    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  621000

        【内容提要】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应依据教材逐步介绍西方社会文化背景知识,有意识地让学生多了解英语文化。而且,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恰当的文化教学,有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英语教学 文化素养 语言能力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
其中的文化素养培养至关重要。文化是无色的风俗,风俗是多彩的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学习一种外语,除了要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以外,还应了解语言所反映的外国文化,以便能跨越文化障碍,得体有效地同外国人交流信息和思想感情。从这个意义上说,外语教学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教学,也是了解和掌握外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正如当代美国语言学家克拉姆斯基所言“语言教学就是文化教学”。
        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应依据教材逐步介绍西方社会文化背景知识,有意识地让学生了解英语文化和汉语文化的差异。而且,英语学科更应是一个窗口,学生通过这个窗口可以更好地了解外面的世界。笔者认为,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恰当的文化渗透,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有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所谓美丽英文,风情文化,让学生领略到语言的美,文化的美,才是我们教学更高层次的追求。那么如何进行文化素养培养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一.文化背景渗透
        所谓背景渗透,是指在教学的同时扩展相应的背景知识,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又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1.挖掘教材内容。现行高中英语教材中非常注重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和社会习俗的渗透,甚至有些文章就是专门讲解英语背景文化知识的,比如西方节日、餐桌礼仪、文学名著等。在每个模块最后都设有Cultural corner板块来扩充文化知识。因此,教师应结合课文,介绍英美国家的地理、风俗、民族、宗教、饮食、历史等文化背景知识,让学生全面认识、了解英美等国家的文化习俗。
2.比较文化差异。在英语教学中,可以将日常生活交往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行总结归纳,如将中国人与英语国家人士初交时谈话的禁忌归纳为四个词:I, WARM, where, meal。I代表income; 第二个词中W代表weight, A 代表age, R代表religion, M代表marriage。由此而引出“七不问”:不问对方收入、体重、年龄、宗教信仰、婚姻状况,不问“去哪儿”和“吃了么”。这样可使学生轻松掌握与英语国家人士交谈的禁忌。在介绍文化背景的同时,应重点讲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和英美文化的差异。例如:在回答别人的称赞时,中国人往往过于谦虚。比如,当人家称赞说:“你的外语说得真好!”中国人常常回答“哪里哪里,不怎么样。”而英美人则会说“Thank you!”照单全收。有人打了个喷嚏,中国人的反应是“有人想你了”、“有人说你了”,或是开玩笑地说“谁在骂你”,英美人则说“God bless you”(上帝保佑你)。很多人认为汉语中的“请”相当于英语中的“please”,但在某些场合却不宜用please,比如让别人先进门或先上车时,不说“please”,一般都说After you;在餐桌上请人吃饭吃菜等,一般用“Help yourself”,也不用“please”。如此等等,不是语言本身的字字对译,而是文化的信手拈来。
二.文化内容渗透
  1.从词汇方面入手。教师应提醒学生要注意词汇的意义及内涵,英汉两种语言在词义上并不是完全一一对应的关系。挖掘内涵,有利于正确理解词义。

例如,红色是汉语中褒义浓烈的一个词,有“红红火火”“红榜”“开门红”等词, 还有婚礼上红装的新娘、新年里大红的年画,都表示了“喜庆、昌盛、幸福”之意;而英语则大相径庭,用红色来表示危险、发怒、禁止,比如red alert (紧急警报)、see red(生气)、red flag(禁止)。再如“白色”,在中文中与丧事有关,治丧人家穿白衣、带白帽等都是久远的民风民俗;而在英语中white表纯洁无暇、幸运吉利,如a white lie (善意的谎言)、white day (吉日)、days marked with a white stone (幸福的日子) 等。汉语以黄色喻色情,而英语中则用blue films, blue videos喻色情影视。
  此外,我们还应当注意英美词汇的差异,比如“足球”这个词,英国人叫它“football”, 而美国人叫它“soccer”,把橄榄球“rugby”叫做“American football(美式足球)”。又如,英国人说“Thank you all the same .”(不管怎么样也得感谢你。) 而美国人说“Thank you anyway.”而且在英美等国,人们不喜欢13这个数字(宗教原因),认为它不吉利。因此,在一些高层建筑和酒店不设13层楼,也没有13号房间,12之后就是14。这样,通过讲授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学生就可以了解到这个词字面意义之外的文化内涵了。
  2.从语法教学中入手。在介绍某些句法结构时,同时介绍其语意和交际功能。如附加疑问句“Lovely day, isn’t it ?”实际上是无疑问句,只是英美人引起话题的一种常见的方式罢了。“Why don’t you do something?”形式上疑问句,却表示一种有礼貌的请求和建议。Would you please turn down the radio? 不表示疑问请求。按照西方人的风俗习惯,提出的请求常用问句形式,以表示有礼貌的请求,但若长辈对晚辈或是比较熟悉的人之间可简单地使用祈使句。另外,仅仅掌握了一定的语法规则而忽视了文化知识,达不到理解语句的目的。例如翻译句子You are a lucky dog (你是幸运儿),在中国文化中,dog 常被用来形容和比喻坏人,带有贬义,如走狗、狗仗人势等,而在西方文化中dog 却象征人类忠实的朋友,甚至是家庭的成员,带有褒义,如:a clever dog (聪明的人),a top dog (身居高位的人), Love me ,love my dog (爱屋及乌),Every dog has his day. (每人皆有得意之日)。
        三.文化方式渗透
    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手段来创设一个文化语言环境,使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体验异国的文化氛围。可以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譬如,通过收集一些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外国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运用英语电影、电视、幻灯片等资料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使学生对英语的实际使用耳濡目染,还可以利用课堂或课外活动时间采取对话、表演、竞赛、唱歌、做游戏、学习成语、谚语等多种形式,为他们创造学习环境,使他们在活动中学习和提高。英语中有许多成语、谚语包含着许多的文化背景知识,可以有选择的教给学生。总之,不管运用什么方法都应遵循寓教于乐的原则。在教学中,教师应千方百计为学生创造语言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和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要以学习为乐,就会迸发出强大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兴趣,加深记忆,进一步搞好我们的英语教学。
        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文化素养培养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教无定法,教师应加强文化差异的比较,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来提高学生对异国文化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并创设形式多样的语言环境,是学生加深对文化知识的理解,具备运用这门语言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特别是在高中英语课堂中,如果我们抽出一点精力,换一个角度,从西方文化入手,让学生感受英语的真正魅力所在,就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同时也会使大多数学生实现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
        一言以蔽之:文化教学,是以领略精彩的异域风情;是以了解千奇百怪的文化猎奇;是以懂得不可不知的风俗习惯;是以体会绚烂盛放的别处生活!

作者 : 周源
电话 :17361212336
通讯地址:四川绵阳市涪城区西山南路30号绵阳三中门卫室
邮箱:851637269@qq.com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