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方法

发表时间:2020/10/27   来源:《时代教育》2020年7期   作者:曾涛
[导读] 小学美术课程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引导学生欣赏美术作品,合理创设教学情境,开设手工制作课,还要开展课外生活活动,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曾涛
        绵阳市三台县龙树镇中心小学校
        摘要:小学美术课程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引导学生欣赏美术作品,合理创设教学情境,开设手工制作课,还要开展课外生活活动,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丰富学生的知识和阅历,让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的过程中,提高创新能力和意识。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因材施教;创造力
        前言:美术教师应该是传播美的教育者,应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材施教,运用新的理论来开展自己的教学尝试。而学校和家庭是学生创造的后花园,在花园中长大的孩子拥有天然的创造力。
        一、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独特观点
        学生的创新思维往往是灵光一闪,但如果学生没有意识到,或不予以重视的话,就容易使一个好的想法消失无踪。因此,为了避免这一情况的出现,教师首先应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独特想法。尤其是在课堂上,在引导学生进行想象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表达自己的观点,在与同学分享自己观点的同时,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不仅需要学生敢于配合,还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与教师之间没有隔阂或者心理屏障。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不惧怕向教师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多设计一些引导性问题,用问题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如在鉴赏凡·高的《向日葵》时,教师可以不设置准确答案,先让学生分析这幅画的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是什么。有的学生说:“这幅画表现了作者张扬而不拘于常规的个性,以及作者对生活的热烈渴望。”有的学生说:“这幅画表现了作者对事业的热爱近乎偏执和疯狂。”教师对这些答案可以进行简单的评价,如果有学生提出比较独特的想法,教师也应及时鼓励,让学生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
        二、突破常规,在教学中采取创新性教育方法
        对于小学生而言,进行绘画创造的动机往往都十分的单纯,常常是喜欢什么就选择去画什么。而且在他們的绘画过程中,“依葫芦画瓢”的模式十分常见。这种缺乏独立性的绘画方式在一定程度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对此,教师应该改变原先的一板一眼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通过采取“一个命题多个表现”的方式来全面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传统的美术教学中,很多兴趣盎然的内容受到条件限制而变得索然无味,多媒体教学能够让原本抽象且不易描述的知识点变得更加生动活泼,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也变得顺其自然。


        三、掌握学生心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及个性的培养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向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或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让学生带着问题学,随着问题的深入学习使提出的问题成为创新思维的源头。让学生敢于突破常规思维定式,教师应对新思想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正确的引导。慢慢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会进一步加强,而素质教育提倡教师给学生创造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条件、情景和气氛,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增长知识和自身能力。此外,教师要唤醒学生的美术生命力与创造力。需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性的思维,让学生们转换角度思考问题,不要单一的从一个方向,打破常规,随心所欲,在艺术领域,没有界限,没有规定,老师应该引导学生,让学生们跟随自己心里所想去表达自己的作品。
        四、模仿与创新相结合
        实践表明,学生能够在模仿的基础上创建一个属性类似,但对项目的结构和规模加以创新的思维,引入新的元素,他们的作品包括了他的创作思想和感情。在美术教学中的作品,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地分解和再创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艺术创作的兴趣,保持学生的连续的视觉体验,促进学生思维和提高创造力的延伸。
        五、引导学生展开自由操作
        自由操作法就是在美术的创作中由学生自己动手,打破常规,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自由操作法可以让儿童在边玩边做中锻炼儿童的手工技巧,并对儿童的心理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使儿童的创造性、灵活性、自我意识性得到提高。例如,在教学《同一幅画》时,教师给学生发不同的彩色纸片,并鼓励学生将纸片随意摆放,然后将彩色纸片组成向日葵,汇成色彩斑斓的画面,以此激发学生对向日葵的理解进而进行绘画创作。
        六、将艺术融于学生的生活当中
        美来源于生活中。小学美术教学的核心内容在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而小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培养同样需要生活的启迪。因此,只有美术教学与生活紧密关联,才能增强学生的审美品位,提升其美术素养,实现核心素养的转化,并产生强大的艺术创造力。小学美术教学关注与生活的关联,以生活的关照为切入点做好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鼓励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进行艺术性的创造,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表达最真实的想法。认识彩泥的特性,了解泥塑的常用表现方法。例如,在学习《花式点心》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準备各种点心或者拍摄点心照片,也可以直接带领学生到点心店去观看,让学生观看点心师傅的制作过程,试着用彩泥制作不同的花式点心,提高学生造型、设计与色彩搭配的能力,让学生认识到美术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美术教学与生活的关联,要求必须走出课堂的局限,走到自然中,让学生接触真实的生活和大自然,感受生活的美和艺术的多姿多彩,自由发挥创造助力核心素养的养成。
        结语: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关注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日常教学中做好核心素养教育的渗透,引导学生感性观察,理性分析。让学生在多样的美术教学活动中,挖掘自身存在闪光点,并在活动参与中实现观察能力、赏析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提升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唐二伟.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探索欲望培养创造能力形成正确观念[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8(7):1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