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化品安全管理优化与整合

发表时间:2020/10/2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9期   作者:焦文娟
[导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于危化品的需求也存在上升的趋势,危化品企业的数量同样逐年上升,危化品企业的生产设备复杂繁琐,对生产工艺有着专业的要求,因此危险化学品企业的安全管理需要非常重视。
        河钢集团邯钢公司  邯宝焦化厂  河北省邯郸市  056015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于危化品的需求也存在上升的趋势,危化品企业的数量同样逐年上升,危化品企业的生产设备复杂繁琐,对生产工艺有着专业的要求,因此危险化学品企业的安全管理需要非常重视。我国已经对此下发了较多的制度条例,希望能够提升我国危化品企业安全管理的力度。
        关键词:危化品;安全管理;优化;整合
        引言
        近些年,国内危险化学品(以下简称危化品)重特大事故频发,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企业危化品使用安全管理问题突出。危化品本身作为具有较高能量的物质,是安全风险较高的第一类危险源,在没有采取一定管控措施的情况下,必然会导致事故的发生。据统计,危化品事故大多数发生在生产使用环节,为有效控制危化品使用环节的安全风险,本文主要从制度建设、限量管控、监督检查等三方面进行分析,建立危化品使用安全管理流程,通过严格源头管控,细化制度文件,提高安全意识,加强过程监督,确保危化品使用各环节安全受控。
        1危化品企业安全管理现状
        1.1安全责任不明确
        在研究中发现存在一些危化品企业仅仅关注眼下的利益,不关注长久的发展,造成了企业重视生产,但对于安全管理等方面的重视偏低。很多企业一般不会主动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对于安全法律法规的执行也仅仅是流于表面,内部的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在长期的企业忽略安全管理的情况下,企业内部人员对于安全管理的意识度逐渐降低,不能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的相关法律法规,使得企业生产沟通环节中存在着较大的风险,很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1.2化工专业人才匮乏
        应急管理队伍人员组成先天不足,专业结构非常不合理。2019年机构改革后,在原来安全监管部门的基础上,合并11个部门13项职责,新成立了应急管理部门,转隶了一部分人员,但安全生产相关专业人员特别是化工类专业毕业或化工职业背景的人员非常少。以机构改革后的滁州市为例,从来源看,公务员中其他部门转调入约占45%、军转安置约占40%,公务员考录、遴选占15%;从专业看,安全生产相关专业人员约占20%不到,其中化工类专业毕业或有化工职业背景的人员占比不到10%。从整体看,具备理工背景的人员约占1/3,具备经济、法律、军事及其他专业背景人员比例约占2/3。此外,由于危化品安全监管工作任务日益繁重,工学矛盾大,化工专业知识、监管业务技能学习、培训机会少,时间难以保证,大部分人员是边干边学,“摸着石头过河”,专业知识水平、业务技能提高缓慢,不能适应越来越复杂的危化品安全监管工作需求。
        2危化品安全管理优化与整合
        2.1监督检查,精准管控
        企业安全主管部门建立危化品专用柜摆放位置清单,对照生产现场的危化品专用柜上张贴的危化品限量存放表,对生产现场所有危化品专用柜的超量存放、混放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精准管控。安全监督检查内容,除了超量问题的检查,还应对危化品柜是否上锁、是否接地、MSDS配套情况、领用记录情况以及分装瓶标识等危化品使用管理要求进行检查。通过编制危化品安全专项检查表,将危化品安全检查内容固化,形成长效监督检查管理机制。建立安全监督检查考核机制,对违反危化品限量存放、现场使用要求的部门和人员实行奖惩制度。


        2.2提升员工安全操作意识
        由于化工企业中生产的设备复杂,生产线较长,化学物品在每一个阶段都有可能会由于安全隐患发生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只有工作人员对岗位的安全要求非常熟悉,才能最大程度的降低安全隐患。危化品企业的员工应该在上岗之前认真学习危险品生产的相关知识,通过培训和考核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保证员工能够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规范进行生产,从根本上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做好个人和生产的安全预防工作。同时员工也要学习安全隐患的处理方法,在出现安全事故的第一时间作出正确的判断,降低安全隐患的危害度,提升企业的安全性能。为了保证员工的安全意识已经足以开展生产工作,在上岗之前企业应该安排管理人员对员工进行安全考核,保证员工对本职工作和安全工作都有了详细的了解才可以正式上岗,如果是某些危险程度较大的特殊岗位,员工还应该在拿到相关上岗许可证后正式工作。员工在日常工作中也要认真听从各级安全员的安排,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参加安全演练活动。安全员所组织的培训及活动等都是为了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规范员工的生产行为,降低企业的安全隐患,因此企业员工需要积极配合安全员,认真参与各项培训及活动,学会安全生产的相关常识及预防措施。以企业通过各项措施提升员工的安全操作意识为例,危化品企业在员工招聘时应该对员工的年龄及学历提出相关要求,年龄应该在20岁到45岁之间,如果员工的年龄太低,则在工作中面对不确定的元素可能会慌乱不知所措,45岁以上则反应会变得迟钝,观察能力也会降低。学历应该在高中以上,如果学历较低,则对生产事项的理解较为困难,且学历低的员工学习能力较弱,企业应该选择年龄适当、学历达标的员工来提升企业的员工能力水平,减少生产中的安全隐患。在招聘完成后上岗之前,企业应该根据不同岗位的工作难度对员工进行10~30天的培训,培训内容为岗位工作内容和安全操作方法,在培训完成后对员工的培训情况进行考核,理论和实践各占50分,要求员工的考核分数在90分以上方能上岗。如果相关岗位是国家要求需要持证上岗的岗位,则必须在员工拿到相关证书后才能允许正式开展工作。在日常生产中,企业的安全员应该定期组织安全培训或安全演练活动,保证企业内部一年至少有两次安全培训和一次安全演练活动,培养员工的安全意识,降低企业的安全隐患。
        2.3健全危化品安全监管机构和执法体系,解决“有人管”的问题
        针对基层危化品安全监管队伍缺位的短板,借学习宣贯《意见》的东风,制定有针对性的实施方案,提出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及产业结构相适应的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及装备配备的基本标准,健全安全监管机构,真正将安全监管的触角延伸到基层,做到危化品安全监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危化品重点县(市区)、化工园区、化工集中区要强化危化品安全生产监管职责,落实落细监管执法责任,配齐配强专业执法力量。
        2.4应急处置方案
        危化品使用可能导致的事故有人员中毒、皮肤腐蚀、窒息、火灾、爆炸等。按照危化品事故发生的不同类型,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应急处置方案。配备应急救援物资,并定期检查其有效性。针对重点危化品使用岗位编制发放应急处置卡,对重点危化品安全风险工序编制应急处置流程图,明确落实危化品使用现场带班人员、班组长和相关人员的处置和指挥全,在遇到险情时立即开展应急处置工作。相关人员定期开展应急预案演练,一旦发生危化品事故,则第一时间采取有效应急处置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或引发次生事故,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结语
        目前,我国的危险化学品企业仍然处于一个事故多发的发展阶段,为了降低企业的事故频率、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管理人员应该从多个方面入手,提升企业的安全管理力度,将安全措施落实到实处,减少危化品企业的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张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7,3(6):93-96.
        [2]苏大勇,耿继原,耿志超.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16,25(6):13-15.
        [3]李合林.危险化学品生产、储运和废弃中安全问题及对策[J].石油化工安全技术,2017,26(6):10-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