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桩施工技术探讨

发表时间:2020/10/2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9期   作者:祝迎光1 刘镇玮2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建筑安全的重视程度也有所提高。
        1.身份证号:41052619880416xxxx  河南省郑州市  450000
        2.身份证号:41280119901009xxxx  河南省郑州市  450000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建筑安全的重视程度也有所提高。高层建筑桩施工技术是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高层建筑的施工安全及整体质量。近年来,施工单位对桩施工环节的重视程度有所提升,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桩施工技术应用仍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本文以高层建筑桩施工技术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筑桩施工;施工技术
        引言: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高层建筑的数量以及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利用桩施工技术能够有效满足人们对高层建筑的安全要求,在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根据高层建筑的实际特点,科学的选择桩施工技术,进而提高高层建筑的整体质量以及其经济效益,并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
        一、桩施工技术概述
        桩施工技术通常用于地基土质结构处理,由于桩体分布较为紧密,因此,其能够避免建筑结构出现沉降。现阶段,许多桩施工技术都能够用于桩施工当中,但在施工时,应根据工程的实际特点选择相应的桩施工技术,进而提高地基土质的稳定性,为高层建筑的整体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高层建筑桩施工准备工作
        (一)施工现场勘察工作
        在高层建筑施工前,需要安排专业的勘察队伍对施工现场进行现场勘察,勘察内容包括施工地区周边建筑特点、结构以及位置,同时还需要对施工现场的施工环境、施工条件以及地形特点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对施工方案进行编制、选择以及调整。此外,当勘察人员做好现场勘查后,还需要对勘察数据进行审核,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以及科学性。
        (二)施工技术选择工作
        对于高层建筑桩施工来说,桩施工技术的选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桩施工的质量。在高层建筑桩施工开始前,需要对装施工方法以及施工工序进行科学的设计以及安排,确保在桩施工过程中,施工设备以及施工技术的有效性。在桩施工开始前,还需要通过试桩的方式确保施工技术以及施工工序的准确性以及可靠性,进而为桩施工的质量提供一定的保障。
        (三)施工准备工作
        完善的施工准备工作能够有效提高桩施工的施工效率以及施工质量,因此在桩施工开始前,需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首先,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清理内容包括施工地区的废气建筑物、残留建筑基础以及其他障碍等,当清理完成后,需要对施工地区的平整度进行检查。除此之外,在清理过程中还需要做好相应的地下管保护工作,这些工作的进行都需要与相关部门进行协调,避免协调不当导致工期受到延误。由于在施工过程中桩体的类型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需要对施工技术进行相应的调整。在桩施工开始前,需要根据不同的桩施工技术做好对应的准备工作。
        (四)放线工作
        放线环节是桩施工开始前最重要的一项准备工作,应根据桩施工设计图纸上的要求对各个轴线进行确定以及检查,确保施工现场的控制点不会对施工环节产生一定的影响。其次,需要进行定桩施工,当完成桩基础施工后,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检查以及校验,并做好施工的水准点的保护工作,避免桩基础的施工质量受到一定的影响。此外,应根据施工方案对施工工序以及施工设备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
        三、高层建筑桩施工技术
        (一)预制桩施工技术
        预制桩是利用振动、锤击、水压力以及静力压桩的形式,将桩体打入到指定的点位中。

在高层建筑装施工过程中,利用静压预制桩施工技术需要对桩机的线路进行科学的规划,避免桩基础地基、桩基上浮以及土体问题的出现。施工人员在压桩时,需要确保桩机的稳定性符合要求,避免压桩位置不当,对桩机的下压产生一定的影响。此外,施工人员需要将桩机的下压速度控制在1m/min,确保桩基在下压过程中能够与土层充分接触,同时将其所产生的抗剪力进行释放。在压桩时,施工人员需要保证桩基下段钢筋与留孔位置一致,并将上下节桩基间的接触面控制在0.5-1cm间,使预制桩压桩施工结果符合设计要求。
        (二)灌注桩施工技术
        在灌注桩施工过程中,需要确保钻孔位置正确,同时将钢筋笼以及混凝土放置在钻孔内。灌注桩施工技术主要包括钻孔、挖孔、成孔沉管以及干作业成孔,干作业成孔以及成孔沉管在高层建筑桩施工中应用相对较为广泛。干作业成孔是人工钻孔与机械钻孔相结合的一种施工方式,人工挖孔时需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对孔深以及孔径进行严格的控制。当桩孔施工完成后,应将钢筋笼放入其中,随后对利用混凝土对其进行浇筑,混凝土凝结进而形成一个灌注桩。但灌注桩施工技术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将其应用到岩溶地区,将会导致卡孔以及偏孔的问题出现。在施工时,应将钻孔机钻入到溶洞顶端半米左右,同时对冲击钻的冲程进行调整,避免出现偏孔的现象。在施工时出现偏孔的现象,施工人员应在溶洞上方浇筑混凝土,当24小时后混凝土凝固完成后,再对孔洞进行清理,随后再进行施工。当桩孔施工完成后,施工人员需要再次对桩孔进行清洁,避免桩孔底部沉渣过多,导致桩基础施工受到一定的影响。施工人员应用利用专业的清孔设备对其进行清理,同时对清孔的次数以及时间进行控制,进而提高桩基础的施工质量。
        (三)静力压桩技术
        静力压装技术是指应用静力压装设备对桩体进行施工,通过桩架重力以及设备重力对预制桩下压,并将其压入土中。静力压桩技术操作过程相对较为简单,并且在操作时没有噪音出现,其压桩质量也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此外,应用这项技术能够减少对钢筋与混凝土的使用,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工程成本并缩短工程工期。但静力压桩技术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例如,在压桩过程中会对土体造成破坏,同时这项技术对施工场地的承载能力要求相对较高,施工人员在静力压桩施工时需要确保施工连续不断。
        (四)人工挖孔技术
        人工挖孔技术是一项较为传统的基础桩施工技术,其施工过程相对较为简单,并且主要由人力进行施工,施工成本以及施工要求相对较低,同时环保性能较好。
        (五)桩基础预制桩技术
        在预制桩施工时,施工人需要根据打桩要求对桩尖进行一定的调整。从桩顶位置进行灌注,在预制桩桩基础施工时,施工人员需要对桩基础的数量以及规格进行科学的设计,进而确保桩基础施工技术应用的有效性,同时减少施工过程对周围环境所造成的不良影响。
        (六)振动沉桩技术
        振动沉桩技术是将振动器安装在桩体顶端,并通过其自身的重力作用,通过振动将桩体打入基底中。在高层建筑桩施工过程中,振动沉桩技术具有一定的优势,例如其设备体积相对较小、设备质量相对较小、设备移动较为方便、设备配置相对较为简单、施工过程的便利性较强,因此其应用效果较好,施工效率相对较高。但振动沉桩技术应用成本相对较高,因此其增加了桩施工的整体经济成本,并且在施工过程中还会产生一定的噪音,易对周边地区的居民生活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
        结语: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高层建筑的数量及规模也在不断增加。高层建筑的质量以及安全性能够对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高层建筑工程的质量影响因素之一就是桩基础的施工质量。由于桩基础施工质量会受到桩施工技术的影响,因此在桩施工过程中需要选择科学的施工技术,进而为高层建筑的安全提供一定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张海庆.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分析[J].四川建材,2015,02(34):212+214.
        [2]刘中源.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解析[J].江西建材,2015,09(30):66.
        [3]刘国才,谷志恒.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桩基础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5,09(30):1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