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治理工程设计与防洪措施探讨

发表时间:2020/10/2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9期   作者:奴尔艾合麦提•阿不都热衣木
[导读] 摘要:在人们日常生活当中,水资源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河流的治理对城市和农村的生态环境是非常重要的,甚至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库车市水利局红星渠水管所  新疆阿克苏  842000
        摘要:在人们日常生活当中,水资源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河流的治理对城市和农村的生态环境是非常重要的,甚至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目前社会的改变,也让河流承受了过多的压力,这使得居民生活质量难以保障,甚至影响到了身体健康。目前人们对河道的治理更加重视,相关工作人员也在不断的探讨更加先进的措施,合理的对河道进行治理,从而使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相结合。
        关键词:河道治理;工程设计;防洪;策略
        1河道治理工程设计与防洪措施应遵循的原则
        1.1 水力稳定原则。
        不管再怎么更改手段,转变思想,河道需要维护水力稳定,防洪泄洪,实现设防标准内“农田不冲毁,村镇不受灾”的目标,所以河道治理防洪工程设计首先需要遵循的原则,就是保持河道水力稳定。基于此,对于河道护坡的设计,我们需要在保证水力稳定的基础上,再进行美化、生态化的需求。
        1.2 景观生态原则。
        维护水力平衡,我们还需要保证河道的景观和生态,强调人与自然发展的和谐性。在进行河道治理工程的时候,我们就要在保持水力稳定的基础上,增强河道中的生态因素,例如使用生态护坡,既能保证水力稳定的效果,又能美化环境,强化保土留湿效果,尊重物种的多样性,提升河道堤岸的景观美化程度,有助于改善河道周围人们居住的环境和生态健康。
        1.3 区域开放原则。
        河道的治理工程应当是和当地地区区域相关联。在进行河道治理工程的时候,对河道的设计应该在保证河道开发的基本要求前,尽量采用天然河道自然存在的内容。比如河岸、河床等等。对于一些小的河流河道,还可以使用植物造景,运用天然的材料进行施工设计。重视河流作为公共场所的通达性,为人们提供一个重视自然、亲近自然的活动空间。只有让河流的发展和城市的发展相结合,才能提高城市河道的治理施工质量,提升河道的综合能力发展。
        2河道治理工程的设计和防洪的问题
        2.1缺乏健全管理体制
        因为比较缺乏相对较为健全的管理体制,就会使得河道当中的一些违章建筑物,或者是人为所设计的阻水障碍物等。造成河道的水流不够通畅。
        2.2缺乏流域观念。
        只对重要河段采取土方培堤、护岸等工程措施,没有从全流域的角度,兼顾上下游、左右岸和小流域建设,进行流域统一规化,综合治理。
        2.3河道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有很多未加固的中小河道,仍然存在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比如沿河污染比较严重,河道的水质不断的恶化,而河道的流域范围之内分布着很多居民区以及工业区。这些年以来污水无组织并且不达标的排放,再加上农田等相关经济作物的污染,水环境也变得日益恶化。其次就是防洪标准明显不足,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有很多河段并没有通过比较系统的整治,目前河道内的淤堵比较严重,河堤也比较单薄,穿越河堤的建筑物已经有所老化,一些跨河桥梁阻水情况较为严重,防护安全因此难以得到根本性的保障。再次就是岸线水土的流失,生态布局并不十分合理,河道沿岸有很多不同的杂草。
        3河道治理防洪的措施
        3.1注重生态防洪
        以保障相关对象当作基本的需求出发点,按照流域的水情以及工程实际情况,和保护对象的现状,分区并且分类来确定设防的具体标准,将生态工程的理论综合降速以及封闭等各方面的防洪保安综合措施。
        3.2注重生态环境
        河道的治理除了要能够满足防洪的基本要求之外,同时也要能够重新体现出生态河流,以及河道形态的各方面多样性的恢复。河道的弯曲性,也让河道拥有了不同的主流以及支流等各种形式,从而打造出了一个更加丰富的滨水景观。把河道及湖泊的水系当做完整的生命体,从而打造更加符合生态健康要求的河床,以河流作为流域生态经济进行发展,来提供相应的支撑作为根本性的目标。

提出保障以及控制,还有改善和修复等各方面的综合治理措施。3.3保障水资源安全以全面保障生活、生产和生态需水为抓水,以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为目标,实现开源、扩面、保质等综合措施。
        3.4采取多种型式的生态护岸
        堤岸工程一直是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是一种防护墙。工程竣工后,堤防工程可防止河床因洪水、暴雨等原因而上升,以避免对附近生态系统或居民的威胁。因此,在堤防建设中,必须突破传统的不合理方案,从一线到终点,设计多样化的堤防,既有利于保持河流生物物种多样性,又能加快工程建设。
        3.5规划综合治理
        首先要能够制定流域在综合规划以及各个河流的独立规划等各方面的问题,根据突出的重点以及相关情况,进行点面结合或是分批实施治理方案,将其能够逐步落实。根据流域水系,将其分成不同类别,每个区域的防汛特点都是不一样的。有些河水涨的比较慢,退的比较慢,那么防汛的时间就会比较长。还有一些河水涨得比较快,而降的也很快,这时候防汛压力就会比较大,时间也很短。按照相关建设内容,要能够根据其实际情况,来完成整体的工程设计。
        4河道治理工程设计
        4.1要注重河道整治
        防洪标准的选择河道整治的防洪、排涝、灌溉或航运等的设计标准关系到工程安全和公共利益,对合理利用水资源、节约投资、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重大影响,而河道防洪标准更是河道整治规划设计的关键指标之一。各类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应根据经济、社会、政治、环境等因素对防洪安全的要求,统筹协调局部与整体、近期与长远及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的关系,通过综合分析论证确定。
        4.2要注重对河道水面线分析
        (1)要选择合适的河床糙率。天然河道糙率既反映河槽本身因素对河流阻力的影响,又反映水流因素对水流阻力的影响,它是水流与河槽相互作用的产物,所以影响河槽糙率的因素既有河槽方面的,也有水流方面的,滩地植被的差异及河槽纵横形态的变化,糙率也在变化。应根据地形、地貌、河床组成、水流条件等特性综合分析后选定。(2)要注重起推水位的确定。水面线推算时,起推水位可选用河道水面线起推位置下游1km处断面,采用均匀流公式计算确定。(3)沿河建筑物防洪影响分析。沿河建筑物对河道水面线影响同样不可忽视,对河道局部水位壅高、淹没范围增加、水流流速流向变化、河道局部冲刷均会产生一定影响,从何影响工程设计。
        4.3要注重河道整治工程总体布置
        河道整治工程布置是以现有防洪工程为基础,结合流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总体目标进行,重点是保证沿岸村庄及农田防洪安全,提高河道行洪能力,使治理河段达到防洪标准;同时处理好与生态建设之间的关系,形成符合实际、适应当地经济建设发展水平的防洪生态工程体系。必须统筹考虑流域综合治理规划、区域防洪规划、城市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要求,为河道规划设计奠定基础。
        4.4要注重与生态建设相结合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民群众对河道整治的要求越来越高,生态文明建已经成为河道整治规划设计中重要的一部分。河道生态整治应以构建和谐的生态环境为原则,坚持统筹规划,综合治理、坚持多功能协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不断提升河道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构建具有较强的自我维持及稳定的水生态系统,确保河道生态系统良性发展。河道整治规划设计应以自然修复措施为主、人工修复措施为辅,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状河道的形态、水文等条件,合理确定整治措施和内容。
        5结语
        河道的治理和防洪措施,需要从现代化的角度进行分析和探讨,考虑到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利用问题。在治理工作中需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加快对河道治理的力度,河流管护治理进入新阶段,“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一步步变成现实。
        参考文献:
        [1]乐阳.论河道治理工程设计与防汛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9(21):281-282.
        [2]赵秋芳.河道治理工程设计与防洪措施探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09):38.
        [3]张钰舒.河道治理工程设计与防洪措施探讨[J].南方农机,2019,50(21):286-2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