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下沉式绿地优化设计 颜达超

发表时间:2020/10/2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9期   作者:颜达超
[导读] 摘要: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加快了我国城乡发展的步伐,诸多现代化技术层出不穷,海绵城市的理念也应运而生。
        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重庆  400020
        摘要: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加快了我国城乡发展的步伐,诸多现代化技术层出不穷,海绵城市的理念也应运而生。下沉式绿地能够实现对雨水的收集和再利用,极大的减少了植物的灌溉次数,在实现对径流雨水控制的同时,也提高了自然水资源的利用率,达到了节约水资源的目的。
        关键词:“海绵城市”;下沉式绿地;优化设计
        引言
        这些年来,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越来越快,这给市政工程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国内外许多国家都开始尝试一种新型的雨水管理模式,其可以将雨水防治和城市景观相互结合,更好地存储雨水,所产生的雨水能够直接向地下渗透,经过净化之后就形成“海绵城市”。在城市内建设下沉式绿地,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城市本身的蓄水能力,还能够及时补充地下水,从而起到有效调节城市水循环的作用。由此可见,在海绵城市理念下进行绿地优化设计对城市的建设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落实海绵体理念和下沉式绿地优化的意义
        近些年来我国多地突发降水,这种情况导致出现了城市看海的情况,同时也导致地表的径流污染情况日益严重。地表径流会携带多种污染物,这些污染物直接影响到了湖泊的水体水质,破坏水系景观环境。海绵城市建设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城市内涝的发生,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径流污染物进入自然水体。海绵城市常见的低影响开发设施包含:绿色屋顶、透水铺装、下沉式绿地等,另外还会涉及雨水的管渠系统,设计相关的泵站和调节池,最后就是对于一些超标的雨水做好径流排放,设计调蓄池、深层隧道等等。另外我国北方受到了气候的影响海绵设施的类型与南方相比比较少,针对这样的问题我们也提出了下沉式绿地的方案。这种方案涉及的建设和维护的费用较少,能够更好地被公众所接受。但是在这方面的一些研究和技术我们国家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还不够成熟,需要进行进一步探索。为此我们也需要针对海绵城市建设和下沉式绿地不断地优化设计,从而更好地实现城市水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2“海绵城市”理念的下沉式绿地优化设计
        2.1结构设计
        下沉式绿地的总体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上面绿植物、下面多种样式的材料层。将下沉式绿草地的所有层面从上到下依次可以分为植被层,植被种植土壤层,砂石层,吸水用树脂层,砾石层,渗管层和土锥层。具体来说,土锥层主要是由混凝土锥组合而成,每个混凝土锥的截面形状呈现为三角形,并在混凝土锥的周围设置过水瓷砖。渗管层是由多个平行于地面放置的管路组成,通过这些管路将相邻的两个混凝土锥连接到一起,同时这些渗管的两端均是封闭的,雨水主要是通过表面的土工布进入管道内部。在下沉式绿地的附近区域要布置一块储水渠,储水渠的最底层设置汇流通道,通过汇流通道将储水渠与雨水收集井连通到一起,在雨水收集井上还设置了若干个浇灌管道,浇灌管道的一端连接着喷洒器,另一端连接着水泵,当水泵开始运转时,将可以将地下的自然水通过管路运输到植被种植土壤层,实现为植被的天然灌溉。吸水用树脂层也包含了多个结构,通常是由多个竖立板共同组成,在每块竖立板的中间部位都设置了许许多多的蜂窝洞,然后将吸水性能好的树脂球放入其中,在竖立板的端部位置包裹了两道土工布层,其中树脂球的本质是通过水晶泥制作获得的。集水渠的四周墙壁是由过水砖堆砌而成,在集水渠的顶部位置还布置了格栅板,在集水渠的四周位置再次设计了渗水管,渗水管的另一端与路基的下面连通。
        2.2竖向设计
        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下沉式绿地各项功能的实现就需要对绿地设计进行科学研究,在道路的建设还有硬化铺装上面结合下沉式绿地的一些理念来减少硬化地表含有的雨水的径流。

使得下沉式绿地能够具有一定的蓄水能力,也同样能够保证道路形成的安全性。为此我们要针对绿地周年的一些硬地雨水口还有相关的连接点进行合理设计。首先硬地化的坡向应该和下沉式绿地进行有效的衔接,这样能够让雨水径流顺着硬地的坡度集中流入到绿地的附近。其次对于路缘石高度的设计上面也需要科学研究,要能够确保高度和周边地表的高度保持在一个水平向上面,这样确保了雨水径流可以从周围进入到下沉式绿地中。第三个方面就是可以在绿地的周围或者绿地和硬地交汇的地方设计一个雨水溢流口,雨水口的高度要略低于周边地面标高,但是高于绿地标高,以确保过多的雨水能够通过这个口自然地流入到雨水的管道中。最后为了有效避免雨水径流对于下沉式绿地的土壤造成的侵蚀,对土壤需要进行稳固的处理。
        2.3景观效果设计
        在设计下沉式绿地的过程中,要让下沉式绿地具有更高的观赏价值。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可以在下沉式绿地的周围开发池塘、园林和其他湿地,以便让下沉式绿地内部的水分都能够融入系统内部。第二,可以在下沉式绿地上面种植一些耐涝的植物,在下雨天,耐涝的植物可以大量吸收雨水,也可以直接种植一些耐旱的植物,在干旱的天气可以让这些耐旱的植物直接吸收水分。第三,可以先在绿地上铺设景观石,景观石可对雨水起到缓冲作用,从而避免所有的雨水都积累在某一区域内部。第四,如果下沉式绿地本身的面积较大,则应该先将其分成多块小面积的绿地,之后再通过不断地沉降来缩小土方工程的工程量,最终打造具有特色的绿地景观。
        2.4立交桥区域下沉式绿地的应用
        城市立交桥的建设是为了减缓交通压力、有效利用土地资源的一个举措,但由于立交桥区域往往是车辆高度密集的出行区,也是噪音、污染、尾气排放较为严重的区域,因此在立交桥区域建设绿化用地能起到很大的效果。在城市立交桥区域下建设城市绿地,可以设置一些下沉式绿地,以便于排水的进行。现有的城市立交桥绿化区域一般是在立交桥下建设,而这样绿化区域与城市立交桥有一定的高度差,排水的速度也非常快,因此种植一些绿植十分重要。尤其是立交桥与城市道路的连接处建设一些植被,或是设置一些绿化景观,对于净化城市空气与渗透雨流有很大的作用。
        2.5合理的土壤结构
        下沉式绿地要求土壤含水量低、总孔隙度大、饱和导水率高,尽量避免黏重和被硬化土壤,以保证有较好的缓解洪涝效果。若在土壤渗水力强、吸收雨水径流速度快的粉土和砂土地区,植物可直接种植在原有土壤上。若绿地土壤黏重、渗透系数低,则应改良土壤结构,在土壤中添加碎小颗粒,如炉渣等物质,以增强土壤水渗透能力,避免绿地滞水和积水。若是在下沉式绿地施工过程中,对绿地正常土壤过度碾压,出现土壤夯实现象,那么可在土壤中适当添加有机质来改变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渗水速率,实践证明“土∶砂∶绿化植物废弃物∶有机肥=7∶5∶2∶1”的改良土壤配比是较好的改良方案。
        结语
        海绵城市建设是国家近年提出的新概念、新要求,即使经历了数年的实践,仍处于初级探索阶段,技术标准不够完善、实践经验不足是目前技术人员面临的主要问题。要善于研究、积极与省内外同行交流学习、吸取国外先进经验、不断总结项目经验,提高对海绵城市技术措施的理解和运用技能。项目设计时需结合地方规划政策、深入了解业主诉求,各专业充分配合实施,才能充分发挥其雨水控制利用的技术性能和环境友好的美观性能。
        参考文献:
        [1]韩煦,赵亚乾.海绵城市建设中“海绵体”的开发[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16(05).
        [2]刘昌明,张永勇,王中根,等.维护良性水循环的城镇化LID模式:海绵城市规划方法与技术初步探讨[J].自然资源学报,2016(05).
        [3]吴玺,梁婵娟.模拟酸雨对水稻根系激素含量与生长的影响[J].环境化学,2016(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