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

发表时间:2020/10/27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5月   作者:杨培 朱国建 李翱
[导读] 随着现代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对电气工程和自动化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不仅要具备电气技术和电子工程技术的水平,还要具备灵活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

许昌隆源电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杨培 朱国建 李翱

摘要:随着现代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对电气工程和自动化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不仅要具备电气技术和电子工程技术的水平,还要具备灵活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本文详细介绍了普通本科应用型专业的转型。
关键词:电气工程 应用型 人才培养
        在当前普通本科应用技术转型的背景下,发展方向是构建应用型人才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和知识结构,优化教学方案,完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加强学生的实践训练。电气工程是一门综合性专业,涉及计算机技术、信息与网络控制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多个领域。学生应多方面进行相关培训和实践,提高知识应用水平,具备分析和解决电气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适应现代电气工程发展的展览需求。
        1.培养目标
        1.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目标
       根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结合用人单位的具体需求,确定了学生需要具备的知识框架及实际操作能力,即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较强的外语综合能力。与此同时,作为工科的学生,还必须掌握本专业领域必备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如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计算机软硬件及应用等。除此之外,学生还必须掌握运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工业过程控制、自动化仪表及信息处理等方面的知识,具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相关领域1~2个专业方向的专业知识及技能,且要基本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在实践训练方面,学生应该得到良好的系统分析、设计和开发等方面的培训,从而在本专业领域内有一定的学科研究及开发、组织管理能力,且具备较强的工作适应力。
        1.2工程应用型人才
        目前我国的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可以分为3类,即研究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技术型或者技能型人才。
        (1)研究型人才专业基础扎实,自学能力很强,且学习的后劲很足,他们毕业后从事的方向主要是高等院校的教学工作或者科研工作;
        (2)应用型人才专业基础比较扎实,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很强,且具有很强的工程应用能力,他们毕业后从事职业的方向主要是企事业单位中的各种管理或技术工作;
        (3)技术型或者技能型人才专业基础理论比较弱,对他们的培养以实践应用为主,他们动手能力强,毕业后从事职业的方向主要是技术人员。所谓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即高等学校培养的第二类对象,他们不仅要具有一般本科人才的素质,且要在其设计、施工及管理等方面学有所长。
        1.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是教学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依据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在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学习积极性,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如多媒体教学、专家讲座、现场演讲等。对于教学内容,应该在掌握本专业相关领域知识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培养方案中的所有课程,认真研究课程内容之间的关系,明确各个课程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有什么作用,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做到全面与简洁兼顾,即既要将必备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也要注意讲课内容的新颖性,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将课堂讨论和教师讲课相结合,将课本中的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将本学科的前沿知识和课本的基本知识相结合,将科研成果和讲课内容相结合,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从而提高教学效果,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通过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分析及其教学方法的研究,构建理论联系实践,突出能力培养的综合课程体系,从而制定出具有本专业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2.1以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为目标,坚持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协调发展,人文社科教育和自然科学教育共同发展,重视理论基础和应用基础教学,对课程内容进行整体把关,做到全面而简洁,既把本专业不可或缺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又不重复,并注意内容的先进性,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2教学内容是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因而在教学内容方面应做到如下要求:
        1)更新理论教学的内容,必须突出理论教学内容的先进性;
        2)在实践教学方面也必须有所更新,以突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特点,即优化整体课程,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各个教学环节的目标意识,在课程内容上做到全面而不累赘,并结合学科的前沿知识和课本的基本内容及科研成果和教学内容来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学精神,进而增强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
        3)此外,还可以将学校的教学和职业技能认证及国家职业工程师认证相结合,将相关的技能考试内容渗透到教学内容中来,进而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2.3在实验方面,应增加实验课程的门数,提高实验的综合性及设计性实验的数目,根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特点,针对本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及专业课设置实验课程,增加具有综合性和设计性的实验在实验总课时中所占的比例;此外,还应该根据实际需要,增加技能培训的项目,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1)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如多媒体教学、专家讲座、现场教学等,通过细化第二课堂的实践教育要求,有方向、有计划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学科竞赛活动、职业技能培训活动等,促使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通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考虑到电气工程行业安全生产要求高、精度高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还应注意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此外,应激励学生培养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
        3)根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设置一些技能训练,使得基本的专业技能和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贯穿整个学习的过程,将专业理论和工程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
        3结语
        学校可以通过加强教学质量的建设,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等方式,促使学生具备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熟练的工程实践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专业发展潜力,实现人才培养模式从工学教育(学术型教育)模式到工程+技术教育模式的转型。构建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以提高工程应用能力为导向、专业工程师素质为特征的整体合作、分段培养校企互动“双主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校企互动,实现人才成长的“协同孵化”,并重视创新、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满足社会对应用型现代电气工程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张忠,李韦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9(6):112.
[2]高慧敏.电气工程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时代教育,2016(1):18.
[3]陈晓英,任国臣.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15(12):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3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