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教育价值

发表时间:2020/10/27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5月   作者:徐贵红
[导读] “体验式”教学法很好的体现了新课程“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的要求,使学习成为“体验、认识、再体验、再认识”循环渐进的过程;倡导“独立思考”

云南昆明官渡区金马中学    徐贵红

【摘要】 “体验式”教学法很好的体现了新课程“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的要求,使学习成为“体验、认识、再体验、再认识”循环渐进的过程;倡导“独立思考”,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的过程;突出教学的实践性,体现动手动脑相结合的过程;通过学法指导,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的过程;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增强教学的民主意识的过程,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
【关键词】 体验式教学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教育价值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思想政治课教学要与初中生的社会生活、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紧密联系,是对学生在这些领域中的体验、认识和遇到的问题所进行的梳理、加工和提炼。”思想政治课教学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在教学中,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行为习惯。”
       “体验式”教学法很好的体现了从初中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将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基础;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是实现《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践性目标要求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具有独特的教育意义,值得不断的研究和推广。
        一、“体验式”教学法的涵义和特点
        “体验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中教师通过不断创设或运用具体的活动场景,或提供有效的信息、资料、工具和情感交流等多种途径,以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在不断的“体验”中获得知识、促进道德践行,丰富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和正确的道德观的一种教学方法。
        “体验式”教学法有如下特点:
        1.“体验式”教学法具有教学资源广泛性的特点。“体验式”教学法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运用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和社会信息与相应的教学手段相结合,创设和运用具体的活动场景,能有效地激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体验式”教学法具有可感性的特点。“体验式”教学法可根据教材的立意创设具体的情景,以情景的直观性、专题性、寓意性,实现教材与学生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在寓意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二、“体验式”教学法很好的体现了新课程“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的要求,有着独特的教学价值:
        1.使学习成为“体验、认识、再体验、再认识”循环渐进的过程。
        “体验式”教学法是以学生动手操作,直观感受,模拟真实的生活情景等活动方式,获取直接材料作为学习和思维活动的基础,可以去除认识中抽象的概念。学生可以在活动之前先接受在生活中早已有的概念并在活动中运用,用“试一试”、“比一比”、“做一做”等体验方法,将“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再现”,使之成为丰富思维的活动。


学生正是在这种“体验、认识,再体验、再认识”的创造性活动中,通过“体验”与“认识”的交互作用,促成自己行为和认知的统一。
        2.倡导“独立思考”,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体验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通过引导把学生活动的主体积极性最充分地调动起来,教师通过给学生自由活动和展示自己的机会,使他们处于主动实践,积极思考的探索状态,让他们主动地动脑、动口、动手,独立地观察、比较、联想、归纳。在实践活动中,去感受、去发现、去评价,从而不断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和经验,逐步发展体验学习的能力。
       “体验式”教学,把大部分时间还给学生进行体验、思考、讨论,小部分时间留给教师进行指导和启发,符合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的规律,促进了知识的有效转化。在教学中通过大量的体验,促使学生将道德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情感,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道德信念。
        3.突出教学的实践性,体现动手动脑相结合。
        “体验式”教学法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实践中体验,但又不是简单地用耳朵听,动手做,而是动脑想,用心去体会。要调动全部感官系统和思维机器,全身心地投入,会动手、会观察、会倾听、会表达、会批评、会创造。  
       4.通过学法指导,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
       “体验式”教学法,使学生的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就能得到,而是在教师引导下,通过“体验”而获得。即学生在开放的情境中,在教师的引导和学习伙伴的合作帮助下,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通过自己亲身实践的方式建构知识意义。这不仅要求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成为学生体验活动的引导者,合作者。用创设情境,提供信息资源,支持学生的探索实践,使“学会”变“会学”。
        如果把传统的教学比喻为“观摩游泳”,那么“体验式”教学则是创设情境和提供条件让学生“自己游泳”。让学生自己下水一试水的深浅冷暖,并在游泳中与教练及同伴不断沟通、总结、探索,获得感受,发现不足,从而习得最快的姿势—-获得学习的能力,实现品德的内化。
        5.建立新型的师生,增强教学的民主意识。  
        “体验式”教学法创建的是一种互动的交往形式,强调重视师生的双边情感体验。教学过程中既是师生信息的交流过程,同时也是师生情感的交流过程。教师“爱学生”,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重视学生、欣赏学生、倾听学生的意见,接纳感受,包容缺点,分享喜悦。让学生体验到亲切,温暖的情感,从而产生积极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在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下愉快地学习,并能主动克服困难,奋发进取。
        “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回归生活,以一种真实的状态让思想教育充分的融入生活,并以学生的感受、体验为基础,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内化和强化,以学生成长的过程中遇到的基本问题为依据,围绕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我与集体、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把思想品德健康发展的目标细化为具体的、与学生身心发展相适应的具有时代特征的课程目标,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的健康心理品质、法律意识、社会责任感、社会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教育部《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