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学统编教材中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发表时间:2020/10/27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5月   作者:徐大伟
[导读] 新课程理念提出了语文教学应该是教语文而不是教课文。

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铁佛镇中心学校  徐大伟

        新课程理念提出了语文教学应该是教语文而不是教课文。为了更好地用好统编教材,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习真正发生,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以全面提升。下面,我以统编教材二年级语文上册主要内容为例,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肤浅体会,与各位同行共勉。
        一、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让学生学会圈注勾画
        在课堂上,教学生作圈注勾画笔记,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以一篇新课文的预习为例,圈出生字,在文中用横线勾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如果没有词语,就在生字旁边组个词。建议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少用或不用课件,而是让孩子指着书上勾画出来的词语进行认读。自己先认读一遍,同桌互相读一遍,注意纠正同桌读错的地方。再请小老师按这样的方式教读生字词。读对了,大家就跟着读。读错了,就换小老师教读。全读对了,大家再一起读生字词。这样几遍下来,基本能把易错的生字词纠正过来。之所以让孩子在书上指着字词读,而不是用课件出示字词,就是希望孩子能够把心思专注在纸质书上,专注到文本的字里行间去学习。这样读书才能迁移到课外阅读上去,在遇到一篇陌生的文章时,孩子才可能认真去读文字,甚至可以自己学习新的词语。
        在课文学习过程中,让孩子用指定的符号作批注,圈画。如在教学《我是什么》一课时,我让孩子们一段一段地读课文,看看水都变成了什么?用方框画出来。孩子们在勾画出来的这些词里很直观地感受到水变化多样。从天上到地上,水都到了哪里,用横线勾画出表示地方的词。在这些不同的地方,水的名字也不一样,孩子们依次叫出了水的不同名字:池水、溪水、江水河水、海水。它们在这些地方干什么?用小三角符号标出来。指导孩子根据水的不同状态通过音量大小变化读出来。再追问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因为孩子在朗读中已经读出了水的不同呈现状态,明白了那是因为空间位置和大小在发生变化,所以回答起来就很容易了。
        二、引导学生熟读文本,发现文字蕴藏秘密
        歌德说:“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只有有心人得之,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这话用在语文教学上是说,课文内容孩子是很容易懂的,但课文里的涵义需要进一步熟读深思才能领会。而怎么表达出来,为什么以这种方式来表达,却鲜为人知了。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孩子熟读文本,鼓励孩子自己发现文本中的秘密,这样同时调动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如课文第一单元的诗歌《植物妈妈有办法》和第二单元识字的四篇儿歌,孩子读通读熟课文后,发现了课文押韵的特点,把课文的韵律感读得很到位,学生阅读的时候就会兴趣盎然,乐于阅读。
        《语文园地一》字词句运用的第一题,是三组动词运用。“体会每组加点词的不同意思,选一组演一演。”词语内容是:“迎上去、追上去、穿衣裳、披红袍、甩甩头、摇摇头”。让孩子分组读,说说发现。孩子们最先发现加点的字是动作。然后发现了第一组是脚上的动作有关,有走之旁。第二组与手的动作有关。第三组是重叠的动作词。在动作演示词语的时候,让孩子发现每组词的不同。迎和追,方向不同。迎是面对面的,追是同一个方向。穿是细致的动作,把双臂钻进衣服里去。而披是把红袍搭在肩上。而甩比摇的动作力度大一些。


再读几组词发现:第一组是动作加方向,第二组是动作加事物,第三组是动作叠词加身体部位。让孩子按词语模式分别进行仿说,孩子很轻松地完成了动词的表达训练和积累。学生有了阅读的兴趣,学习效果自然就会事半功倍。
        三、指导阅读典型句子,让学生享受阅读乐趣
        新课程理念指出,发展低年级儿童语言能力,最好的方式是结合课文教学设计各种形式的表达练习。因为低年级孩子写话受到识字量限制,我就让他们大量练习口头表达。在语文课堂实践中,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中的典型句子,引导学生进行仿说,培养了学生阅读和表达的兴趣。
        比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先让学生读课文,再让学生勾画出描写小蝌蚪的句子。课文开篇即是小蝌蚪的特写镜头,动态的外形描写。小蝌蚪是什么样子的.顺势竖着板书出“脑袋、身子、尾巴”这三个词语。读了词语,一个孩子发现每个词语的后一个字都是轻声。这时赶紧让全班同学读一读,这对指导学生读好课文提供了好材料。又一个孩子说,这几个词语都是小蝌蚪的身体部位。师追问,这几个部位都是怎样的?孩子马上加上形容词,用书上的语言回答出来。另一个孩子说,这几个词语是从头到尾,孩子发现了作者描写小蝌蚪的顺序。师接着问,这是一群怎样的小蝌蚪?生回答,小蝌蚪很可爱很快活。师再问,是从哪里看出小蝌蚪的自由?孩子们马上抓住对小蝌蚪动态描写的部分来说,甩着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通过勾画、追问、朗读、发现,孩子们不但对小蝌蚪的样子印象深刻,还学习了作者描写小蝌蚪的方法。通过阅读方法的引导,让孩子把语文跟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语言文字的实践运用中去享受阅读语文的乐趣,逐渐形成语言表达的能力。
        四、评选阅读之星,激发阅读兴趣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运用课堂上学到的阅读方法让孩子们再读其他文章和书籍,拓展阅读能力。如二上教材第一单元《快乐读书吧》里推荐了几本童话故事。教材里第一次出现整本书的推荐阅读,而班上孩子在一年级下期,就已经开始了课外书籍的阅读。每天孩子的课外阅读情况,家长会对阅读书目、页码和阅读时间作记录。在这一次的推荐阅读书籍课上,教会学生从封面了解作者出版社等信息,从书名和封面图画猜测故事,激发孩子对课外阅读产生浓厚兴趣。在随后的课堂上,每天都有孩子轮流朗读自己正在读的课外书,并交流自己对这本书的看法,其他小朋友会对这位孩子的读书内容和朗读情况进行评价。通过这样的交流分享,培养孩子的阅读成就感,激发孩子对课外书籍产生阅读兴趣。每阅读完一本书,就在阅读存折上登记好书名,并在教室的一面墙上对应粘贴每个孩子阅读兑换的星星。半个月统计一次,评选出阅读书目最多的前十名孩子发奖状鼓励。凡是获得奖状的孩子,回家以后会获得家长的奖励。班上孩子的阅读兴趣就这样培养起来,有的孩子以每天一本书的阅读速度在书海里尽情畅游,孩子的语言感受能力越来越强,获得的知识也越来越丰富。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教”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我利用统编教材,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仍还有很多地方值得自己去继续探究和反思。教学确实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诸多选择面前,常常不能做到兼顾。为了实现叶老“教”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的教学主张,我将继续努力,用好统编教材,争取课堂教学更优化,不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习真正发生,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爱学语文和学好语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