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

发表时间:2020/10/27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5月   作者:杨锋
[导读] 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传承母语文化,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也是民族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第三中学  杨锋 425000

摘要: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传承母语文化,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也是民族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可以提高高中生的语文素养,帮助学生了解更详实的历史文化,是提高新一代文化自信的源泉。高中语文教学不能为高考服务,而是要将传承传统文化作为首要任务。
关键词:高中语文    传统文化    文学    建筑
        传统文化的历史,包括先秦到清朝鸦片战争前;内容上包括政治、经济、宗教、学术思想、哲学、科学。囊括了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和生活习俗等领域。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
        语文教学不仅仅需要学习语言方面的知识,也需要学习历史、心理学、哲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高中语文具备了这些特点。
        (一)必修教材中的传统文化
        目前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包括传统伦理、传统政治文化、传统应用型文化、传统心理型文化,这些内容分布在高中必修教材中:而选修教材中包括古代历史、哲学、教育和科学技术等内容。
        在高中必修教材中,传统伦理方面的内容占了大多数。因为传统伦理是儒家教育的核心,儒家教育思想认为教育是用来进行“修身”的,培养个人的道德观才是教育终极目标。伦理从个人修养延伸到家庭伦理、社会责任感,是围绕儒家教育目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展开的。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关于伦理方面,有关于责任感的《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离骚》,这些历史名篇,主要歌颂了古代的仁人义士为了国家大业,不顾个人安危的壮举,充满爱国主义教育 情怀。《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为了顾全大局,不计个人得失,而廉颇得知真相后,也诚恳地向蔺相如认错,这都是顾大局识大体的典型,他们都具有孟子提倡的“大丈夫”情怀。
        《苏武传》中的苏武为了保持民族气节,十几年不改初衷,不畏生活艰难,始终保持自己的信念。是我国儒家思想推崇的大丈夫人格。
        《陈情表》表现的是古代人的感恩之心,为了安抚年老的祖母,李密决定辞去官职,陪伴祖母走完人生最后一程,因为当年李密父母早亡,是祖母含辛茹苦将他抚养大。这种感恩之心催人泪下,是古代“忠孝”的典型。
        《氓》谴责的是男人喜新厌旧,背叛妻子的行为;《孔雀东南飞》歌颂的是刘兰芝和焦仲卿至死不渝的爱情故事。从这两篇古诗歌中可以看出我国传统道德观是对爱情忠贞的肯定,对喜新厌旧,不负责任的批判。
        《寡人之于国也》表现的是传统政治文化,孟子的理想是推行“仁政”,减少战争,让人民安居乐业;《过秦论》通过秦朝的短暂,来阐述仁政的重要性,核心思想和孟子是一致的;《鸿门宴》反映的是统治者的人格和思想决定他的成败,刘邦善于听取他人意见,才能在兵力不及项羽的情况下夺取政权;相反,项羽本来拥有绝对优势,因为刚愎自用而痛失良机。这几篇文章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我国古代政治思想。
        《林黛玉进贾府》表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多层次性,通过她的眼睛表现了我国传统建筑,古代服饰,古代礼仪。
        《逍遥游》、《归田园居》表现的是古代文人的情怀,古代文人都主张天人合一,认为和大自然融合在一起是做人的境界。
        从古代文献中,还能看出我国传统的生活习俗,如守孝、婚姻礼仪、节日等。



        (二)选修教材中的传统文化
         选修教材有历史文化,例如选自《史记》、《左传》、《战国策》中的名篇,这些文章介绍了古代人物、战争等多方面内容。
        选自《论语》、《孟子》、《中庸》、《老子》中的篇章,反映的是古代哲学思想。《坛经》反映的是佛教思想。《论语》、《朱子语类》反映的是我国古代的教育思想。
        《天工开物》两则,介绍的是我国古代农业种植技术和冶铁技术;《传说二则》中的莫邪干将铸剑传说,说明我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掌握了高超的冶铁工艺。
        《麻叶洞天》和《游褒禅山记》是反映古代地理文化的作品,记录了不同地区的地貌、山脉和流水等状况。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
        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体现在多方面。
        传统伦理可以培养学生的感恩思想,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和责任感。这些文章没有要求学生如何去做,如何培养爱国情怀,但通过人物形象刻画,让人在文章中自然而然地对这些人物充满敬佩之情。他们的爱国情怀没有功利性,完全是发自内心。像荆轲,他的出发点不是爱国,而是讲究信用,因为答应了太子丹,所以就义无反顾,这种情怀更是人格高尚、诚信的表现。苏武在匈奴,其实没有人监督他,他投降了也没人追究,但他凭着高度自律,牢记自己的使命。这些人物之所以伟大,主要还是人格体现出来的。
        人格培养在生活中,还体现在对长辈的尊重,对伴侣的忠诚,对自己理想的追求等方面。所以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首先体现在道德教育上。
传统文化还可以让学生找到文化归属感,从我国古代的建筑、服饰、科学技术等中,可以发现,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这种文化不是体现在文学方面,而是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样的内容可以增强学生的自豪感。
        传统文化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教材中有哲学、有文学,文学中又包括小说、诗歌、戏剧,通过学习不同的文学体裁,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高中语文传统文化的教学方法
        在传统文化教学上,首先要让学生了解不同时代的历史背景,例如孟子的文章提倡“仁政”,是因为他处在战国时期,大小诸侯为自己利益,不断发生战争,老百姓苦不堪言。孟子才提出这样的主张,反映了他的爱国爱民的情怀。
        其次要了解文化背景,像《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没有过错却被休回家,主要是那个时代,女性没有经济实力,需要依靠家庭生活,所以在家要听从父母,出嫁要顺从公婆。
        第三要联系生活,例如像苏武被囚禁在匈奴,要知道那里就是现在的内蒙古一带,冬天极其寒冷,体会一下在冰天雪地生活的感受,才能感受他的伟大。还有徐霞客的游记,当时的生活条件和今天有天壤之别,没有车子,全靠步行,能走遍千山万水多么不易。
还有我国古代建筑,当时没有吊车,没有起重机,都是人工完成,能有如此成就,实属不易。
        我国传统礼仪在语文教材中也有体现,例如《鸿门宴》中每个人的座位都和身份有关;《林黛玉进贾府》也表现了很多生活礼仪,来客人如何招待,去做客如何按辈分拜访长辈,还有吃饭的座位等。
        高中语文教学的传统文化教学,还可以联系影视剧、古典小说阅读来共同进行。
参考文献
[1]丁玥彤.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20(02):90+92.
[2]王江堂.高中语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经典的现状分析[J].学周刊,2020(02):44.
[3]张希合.探究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教学[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0):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