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关键词教学法的高中历史概念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10/27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5月   作者:冶海明
[导读] 关键词指的是一篇文章或一段内容之中最核心的部分,在了解关键词后,能够快速掌握学习部分的重点内容。

青海省西宁市艺术实验中学 冶海明

摘要:关键词指的是一篇文章或一段内容之中最核心的部分,在了解关键词后,能够快速掌握学习部分的重点内容。进行高中历史教学时,教师和学生都比较喜欢“关键词”教学法,合理运用这一方法能够提升历史教学效率。在高中历史的概念教学中应用这一方法,可使学生深刻理解和准确掌握历史知识概念,保证获得良好教学效果,以此构建高效的历史课堂。
关键词:高中历史;关键词教学法;历史概念
        在新课改背景下,历史教学课堂全方位改进。在目前高中历史教学中,通过关键词教学法开展历史教学活动,能够有效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保证学生深入掌握并理解历史学科主旨,有针对性的把握课堂内容。而在对高中历史概念进行教学时,应用关键词这一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更准确的理解概念和掌握相应知识点,在“关键词”基础上的新型历史课模式具有时效性和高层次等特点,以此优化历史课效果。本文将根据“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这一内容分析关键词教学法的具体应用,以供参考。
        一、合理备课,确定设计思路
        教师在课前应该并通过查阅专业书籍以及论文设计教学活动,这一课程中涉及很多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以及国家干预等概念。高中生具备一定的经济学常识,在预习课文时能够根据自身观察、思考以及体验,自己尝试着理解历史概念。根据日常生活经验掌握的概念为“前概念”。这一概念和科学历史概念有时大相径庭,而有时不冲突。教学中教师有义务帮助学生改变其与科学概念相偏离以及背离的前概念,从而掌握科学历史概念[1].从而教学设计可根据师生间的互动与学生和学生间的探究来理解课本知识,并将其中关键词提炼出来,对历史现象加以分析,以形成前概念。接着对补充的史实加以辨析,从中发现问题进行深入探究,最后反思概念,以此掌握历史概念内涵及其外延。
        二、明确关键词,形成前概念
        通常关键词能够体现出一段文字的关键内容或核心思想。在讲授新课知识前,为使学生准确、高效的理解教材,教师可可以通过印发导学案的方式引导学生将课程关键词提炼出来,对核心主干知识进行整体把握,以此形成前概念。教师应在教学案中以问题链形成呈现学生需学习的知识点及概念,同时附有备课时收集的课外拓展史料。教学中,可将该课程的问题链编写如下:(1)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在二战后经济管理体制、社会阶层结构、企业组织形式.企业管理和产业结构等有哪些变化?(2)国家干预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否相同?(3)经济计划和计划经济相同吗?(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二战后如何发展?有哪些具体表现?(5)“福利国家”的特征、产生原因以及作用是什么?编写的问题链可协助学生在经济管理体制.产业结构、企业组织形式与管理及社会阶层结构等方面对资本主义变化进行分析。教师讲授新课前应和各个小组长进行沟通,掌握学生在预习中所掌握的关键词,比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供给学派以及货币学派等。


学生基于自身知识经验背景,通过思维方式将本课主干知识加工为具备“激发”作用的重点,以此确定关键词。基于此学生认为这一节课应掌握福利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以及经济计划等历史概念。这时教师可鼓励学生对工具书和教辅书籍进行翻阅,或是通过网络搜索有关资料,使其形成前概念,了解历史概念基本要素。
        三、有效进行课堂导入
        在对这一课程进行教学时,基于问题链思考及课外史料拓展,学生小组能够合作确定一些关键词,虽然这些关键词可反映处课程标准要求,但更多是零散知识点.教师应帮助学生加强联系教材知识、把握课程标准重难点、使核心主干知识关联整体知识结构,从而弥补学生在明确关键词上存在的偏差[2]。进行课堂导入时,教师结合学生存在的疑问,和学生加强沟通,一起制定本课探究目标.从而明确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经营者革命、人民资本主义、中产阶级以及第三产业这五个关键词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经济计划、人民资本主义与经营者革命等五个核心概念。师生共同确定核心关键词,可定位教学切入点和突破点,使学生对主干知识有着更深刻的理解、记忆,并且可有效运用,为历史概念教学奠定良好基础。
        四、师生间加强互动
        教师应引导学生发出质疑以此激发学生认知冲突。根据关键词,教师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学生对认知结构和学习情境间存在的矛盾及冲突进行分析,从而使学生产生困惑以及疑虑,并且想要深入探究.在这样的机会下,教师可运用学生的心理失衡,引导学生对史料进行辨析和掌握史料作者意图,以构成简明历史叙述,以此表述历史认识,形成正确历史概念.比如,教师对“福利国家”内涵、特征、出现原因、本质及作用等因素进行教学时,可通过英国以及北欧五国的高福利图文史料吸引学生注意力。并提出问题:“在福利国家生活的年轻人幸福感指数是否很高?”并展示这些国家近些年老年人口比重、离婚率、自杀率以及犯罪率等数据信息。从而形成价值认知冲突,这时教师可介绍相应事例,使学生理解“羊毛出在羊身上”,明白高福利政策资源通常来源于其劳动者所创造的财富。公民辛勤工作,不仅要养护老人、儿童、家庭妇女、残障人士和学生,并且还要养懒汉。此外,福利国家存在很多不婚和离婚的人,并且会出现严重的酗酒、自杀等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分析,能够使学生全面理解“福利国家”概念。
        结束语
        在历史概念教学中使用关键词教学法,需要教师以及学生具有较高的素质,要求教师熟练掌握学科专业知识以及具备良好教学理论基础,学生学习素质优秀、学习品质高、学习能力强。虽然关键词教学法存在较大难度。但能够促进学生历史思维发展,并获得新认知。
参考文献:
[1]赵斌.基于关键词教学法的高中历史概念教学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9,(3):68-69.
[2]孙晔.关键词教学法应用于高中历史课堂的研究[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9,(8):85-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