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立德树人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研究 袁兴

发表时间:2020/10/27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5月   作者:袁兴
[导读]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叛逆期,不易服从管教。

重庆市黔江区沙坝镇中心学校 袁兴 409000

摘要: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叛逆期,不易服从管教。因此,教师要从日常教学的小事入手,逐渐让其感受到知识的魅力,提升道德品质。基于此,对立德树人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立德树人;初中;道德与法治
        引言:立德树人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根本目标,让我们守好自己的责任田,把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打造成铸魂育人的“金课”,培养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立德树人”概念的界定
        “立德树人”不仅语境幽静,而且寓意深远。“立德树人”的“立德”,就是要保证德育为先,要求教育者从正面疏导和感召人;“树人”,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要求教育者运用合适的教育方式培养和发展人。只有在扎实的教育理论与实践过程中理解“立德树人”,我们才能真正解释和认识它.“立德树人”不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教育实践的成果。
        二、提升“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策略的建议
        (一)学科定位:德育学科,育人为本
        有些教师只把获取高分作为教学的目标,认为只要考了高分就是教学成绩良好的标志,对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落实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则不重视、不思考、不实践;还有一些教师的课堂教学采取传统的“背多分”的形式,教者无力、听者无心,枯燥无味,缺乏吸引力——德育功能缺失,无法触碰学生心灵。其实,学会做人比成才更重要,如果一名学生学习成绩很好却冷漠自私,更不会与人合作,这样的学生将来会甘愿为国家、为社会的发展做贡献吗?对此,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要做到育人为本,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抓好育人环节,不仅不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对提高学习成绩有促进作用。我们的课堂如果能拨动学生心弦,能引导学生志向高远、勇于创新、善于实践,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有利于形成健康的和积极向上的人格,进而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这必将助力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深入挖掘道德与法治教材资源
        具体调查研究发现,传统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存在内容过多的现象,且有大量道德与法治重难点内容。很多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为了节省课时,会省略一些不是考试重点的内容,尤其是德育方面的知识点。这就会导致很多初中生在学习过程中认为德育知识并不重要。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当转变原有的教学思想。首先,教师应在备课时充分且全方面地解读教材,无论是考试的内容,还是对初中生品质有益的内容,都要做出正确判断,保证初中生在掌握政治知识的同时,获得道德方面的提升。其次,很多传统政治教材中的知识点都较老旧,与当今社会关系不大。这就会影响到初中生对德育知识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及当今社会背景,有效地调整授课内容,提升初中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积极性。例如,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定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有效引导他们通过社会实践充分理解德育知识,如到社区打扫卫生或参加社区活动等。通过这些生活化的道德与法治内容,初中生将更深刻地体会到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联系。在讲解有关“资源”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想快递行业,引导他们观察资源的流转,还能让他们了解到快递工作人员的辛勤劳动,在快递配送较慢时,能理解并体谅快递员。
        (三)提升教师素养,拓宽育人视野
        1.政治要强,德育教师首先要有信仰。德育教师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仰,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仰,坚定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2.情怀要深,德育教师对自己从事的事业要有深厚的情怀,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把传播和研究德育课程当作人生的使命。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以情感人,在学生和教师之间架起一座心灵沟通的桥梁,在学生心中播下真善美的种子。3.思维要新,传统的课程设置单一,侧重于发展学生的语言智能和逻辑数理智能。这种思维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个性。德育教师不能仅停留在对这两种智能的培育上,要探索新的授课思路,在教学中坚持立德树人,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融入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相关内容,对学生进行“五爱”教育,帮助学生健康成长。4.视野要广,德育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还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在掌握基本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德育教师还要研习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政治学等人文社科知识。此外,德育教师不仅要有宽广的知识视野,还要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和历史视野.5.自律要严,严格的自律是一个人修身、立德之本。在潜移默化的德育过程中,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严格遵守教学规章制度,做到课上与课下、线上与线下、校内与校外的表里如一、言行一致,为学生树立道德典范。
        (四)情境创设:正面引导,崇德向善
        在创设情境选取案例时,应坚持正面引导原则,采用正面、健康、积极的案例,多向学生展示社会真善美的一面,在学生心灵深处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例如: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辉煌成就,千千万万的普通劳动者做好本职工作,将个人梦融入到实现中国梦的壮丽图景中;感动中国的获奖人物、全国道德模范、时代楷模、最美孝心少年的先进事迹;优秀共产党员对党忠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群众艰苦创业,扶贫致富;科学家以国家利益为重,在艰苦恶劣的工作环境中开拓创新,实现重大科技突破;志愿者热心公益,富有爱心,乐于助人,默默奉献。等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基于立德树人的理念,不断提升教学的效率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着力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法治观念,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袁红烨.培养初中生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之门径[J].新课程导学,2019(36):21.
[2]黄富强.立德树人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22):92.
[3]黄思华.立德树人,依法育心——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育价值及实现策略[J].新课程(中学),2019(11):220-2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