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成岩
徐州市铜山区汉王实验小学 221148
摘要:叶圣陶先生曾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由此可见阅读的重要性。且阅读作为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逐渐成为了现阶段家长和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阅读习惯;培养策略
一、现阶段小学阅读教学现状
(一)课外阅读课设置不合理
部分学校存在着课外阅读课设置不合理的情况。学校往往只注重语文、数学等主科课本上知识的教学,却忽略了课本之外的知识。因此,可能会使学生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只在课本知识上表现很突出,缺乏了在其他方面的能力。课外阅读课的设置就是最为明显的体现,一些学校由于自身硬件素质能力不够,不能给学生提供课外读物,或者能提供的很少;另外一些学校存在着图书馆资源更新不及时的问题,学生无法接触到比较新的课外阅读的资料,也就会造成学生发展的滞后性。另外课程设置上也很少讲课外阅读课作为一门课安排进入到学生的课程表中。学校不重视,教师也不会主动去思考,学生更是缺乏了对于课外的阅读。这是现阶段许多小学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教学方法陈旧
在实际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使用一成不变的教案和方法仿佛已经成为了教师们心照不宣的约定,一旦在第一次的教学过程中完成过相应的教案与教学方法,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就会反复使用,“流水的学生,铁打的教案”。除此之外,由于阅读模式的样板化和固定化,老师在教授过程中运用过的方式方法会一直使用,追求最简单最直接的“知识灌输”的方法,不主动思考如何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能够获得思维上的提升,单纯的进行知识的教授,不去引导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只教授给学生阅读上的知识,虽然在短时期内可能具有明显的效果,应付考试已经足够,但是从长期看,这种总教法弊是远远大于利的,不利于学生长期的发展。
二、培养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具体策略
(一)创立课外阅读小组
要增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那么利用群体监督的作用不乏为一种好的方法。
课外阅读可以考虑让班级同学齐心协力一起举办,例如每个人把认为是最好的一本书推荐出来,然后再班级创办一个读书角,把所有人的书都放到读书角,然后派遣专门的人进行书籍的借出借入以及保护,对及时借走的书籍进行及时地登记,每隔半个月进行一次课外书籍阅读的小交流,让同学们不但拥有课外阅读的输入,同时将其进行内化之后进行课外阅读内容的输入,保证了输入也保证了输入。由于具有了时间上的限制,学生在进行阅读时会更加的注重效率,阅读的效率有了保障,自然对于阅读的质量也就有所提升。阅读量上去了,对于阅读也会更加的感兴趣。因此,教师引导学生创立课外阅读小组是一种很好的增强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方法。同时,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挑选适合的课外读物,使学生有正确学习、阅读的参考样本,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有一个正确的起点,达到高效学习、科学学习的教学目的。
(二)写阅读观后感
写读后感的目的主要是有两点。第一点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完一篇课文之后进行有目的的反思,去思考文章好,好在哪里。哪里的修辞用得好,哪里的结构用得好。去思考作者是如何进行构思的,怎么进行文章的立意以及怎么进行文章的布局等这些问题。学生在有意识的思考这些问题之后,自然就对文章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这个过程需要形成文字。在形成文字的过程中,就可以锻炼自己的写作水平,通过写读后感,学习别人的好的写作方法,从而可以让自己的写作水平得到一定的提高。通过读后感,使学生在读和写的过程里面有深度的有机结合,深刻理解作者的写作思想并同时增强自己的写作能力。
例如,在学习《小马过河》这篇课文时候,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首先进行阅读,让学生明白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然后教师带引学生每一段每一段的进行文章的理解,确保每个学生可以理解每段的意思。之后再从全篇的角度,整体去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无论是在那个阶段,教师均是一个引导者,引导学生去主动回答,教师不能直接告诉学生答案,否则就失去了引导的意义。这样通过几次引导之后,学生基本上掌握了如何去对一篇文章进行理解。在教师的带领之外,学生有了自己对于阅读的一种理解,提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之后教师可以继续安排一些课外读物给学生,让学生自由自主的去进行阅读,学生在自我阅读的过程中可以继续增强自己的阅读能力,同时还增强了自己的能动性。
三、总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人才的要求也更加的全面,而良好的阅读习惯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他们快速成长的时期,对于阅读习惯的训练必不可少,有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能够提升自己的能力,教师和家长也更能够减轻压力。
参考文献:
[1]刘兰梅.语文课外阅读指导与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策略探讨[J].散文百家(理论),2020(08):134.
[2]张林萍.试论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良好习惯培养策略[J].课外语文,2020(13):22+26.
[3]林艳英.培养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9(0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