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曼
安宁市石江学校 云南昆明 655200
摘要:对于初中学生而言,要想一次把握数学知识的本质是很有难度的事情,他们必须要经过多次的反思思考和自我调整,才能够全面地完成数学学习过程,并且该过程中提高自己学习知识的效率,培养自己学习知识的能力。为了达到这样的学习效果,学生就需要具备良好的反思能力。此时初中数学教师就需要研究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有效策略,创设问题情境、利用错题资源、学生相互督促等都属于行之有效的策略。
关键词:反思能力;有效培养;初中数学
古语有云:“吾日三省吾身”,由此可见反思的重要性。如果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缺乏反思习惯,他们很有可能无法顺利地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消化吸收和运用,学习的难度也会有所增加。基于此,初中数学教师就需要在自己的教学中重视对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并且付诸于实际行动。当学生拥有了反思能力之后,他们就能够及时总结出自己在学习中的利弊与得失,进而让自己的学习过程更加顺利,解决数学问题的效率也会更高。
一、创设问题情境
初中数学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他们首先要做的就是为学生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因为问题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生动的问题情境则可以让学生思考的动力更加充足。学生思考是为了进行问题的解决,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学生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他们的反思意识也因此被激发。学生会一次又一次地反思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在反思的过程中解决问题。此时学生的反思能力就会得到培养。
例如:在进行《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笔者需要学生将实际问题抽象为代数问题,进而探索其中的数量关系,并运用自己所学的一元二次方程对其进行描述和解决。基于此,笔者就会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呈现出生动的生活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笔者就会在此基础上为学生提出如下问题:情境中蕴含着哪些数量关系?你们能够根据此列出怎样的方程呢?如何去对方程进行求解?在思考这三个问题的时候,不同的学生会遇到不同的阻碍,有的学生无法找出情境中存在的数量关系;有的学生则在解方程这一步耗费了大量的时间。此时笔者就会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在反思的过程中去发现他们的不足之处,进而促使学生改正。学生在反思的过程中就能够对自己的反思能力进行培养。
二、利用错题资源
习题训练是学生学好数学知识必不可少的环节,也由此产生了很多错题。
错题资源能够影响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初中数学教师必须要对其加以利用。此时初中数学教师就应该让学生专门准备一个错题本,让他们将错题进行整理和总结。然后初中数学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对错题资源进行反思,反思出错的原因以及解决的办法。这样的话,学生不但提高了自己的学习效率,反思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例如:有的学生在应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识做题时总是出错,笔者就会让其将错误的习题总结到错题本中,并且对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在此过程中,笔者发现,该名学生对于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一直有着错误的认知,但其却不自知,因而导致了做题时的一再出错。接下来笔者就会归根究底,去让学生反思自己学习该节知识的过程,进而寻找记忆出错的原因。该名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没有认真听讲,而选择了死记硬背的方式,导致记忆出错。通过反思,笔者了解了学生对该节知识的学习情况,也因此能够积极地帮助学生改正错误,获得较高的学习效率。
三、学生相互督促
在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过程中,初中数学教师就需要考虑到学生自制力不强的特点,其会使得学生的培养效率有所降低。基于此,初中数学教师就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他们虽然不能随时随地出现在学生身边对其进行督促,但他们可以让学生彼此之间相互督促。此时教师就会为每一名学生进行督促任务的布置,让他们承担一定的责任。这样的话,学生的参与度就能有所提高,反思效率亦能够得到提高。
例如:笔者每天都会让学生抽出时间来对自己当天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还有结合错题本来进行反思。此时笔者就会让学生进行反思日记的书写,进而让学生有着深刻的印象。为了让学生有着认真且积极的态度,笔者此时就会将学生分成两人一组的小组,小组成员之间需要相互督促和鼓励。除此之外,笔者还会让学生通过抽签的方式来决定竞争小组,小组内每一名成员的表现都会影响到最终的输赢结果。这样的话,学生就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反思活动中去,认真地进行反思日记的记录,并在此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反思能力。
总而言之,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实现的教学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当学生具备了良好的反思能力之后,他们的发展速度和效率都能够得到提升,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目标也就能够顺利实现。因而初中数学教师不能一味地在自己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他们更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反思能力的培养。这样的话,初中数学教师就需要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让自己的教学重心有所转移。
参考文献:
[1]陈阿庚.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7(11):28.
[2]蒋学松.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研究[J].考试与评价,2017(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