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8期   作者:丁丽君
[导读] 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应该转变教学理念,以探究实验替代演示实验,层层设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升教学效能。

        丁丽君
        乌什县阿合雅镇中学  新疆阿克苏  843405
        摘要: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应该转变教学理念,以探究实验替代演示实验,层层设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升教学效能。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策略

化学(Chemistry)是一门基础自然学科,主要是从微观世界(分子、原子层次)角度来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及变化规律,世界是由客观存在的物质组成的,而化学学科的研究和发展,为人们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执行方式[1]。在初中阶段,人们刚开始接触化学这门学科,教学难度较大,借助化学实验,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科基础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与实践能力。在初中化学实验中,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深化教学成果,教师应该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1.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的策略
1.1以探究实验替代演示实验
在传统的初中化学试验教学模式中,学生通常都是依葫芦画瓢,根据教材中的实验步骤,跟随老师的演示进行实验,缺乏自主性,其活跃的思维受到限制,导致动手欲望丧失,很多学生在小组实验的过程中,都会偷懒。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应该以探究实验,替代演示实验,比如说,在《探究物质溶解时溶液温度的变化》、《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实验室制取氧气》、《二氧化碳的制取》、《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溶液酸碱性的变化》、《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等难度不大、安全系数高的试验,都可以采取让学生自主探究、展开试验的教学方法[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知识背景、兴趣爱好、动手能力、思维特点,从教材中筛选合适的实验内容,转化为探究实验,展开实验教学。
1.2层层设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问题,就是教师手中的牵引绳,能够指引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去思考并解决问题。在设置问题时,为了确保教学效果,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①问题应具有挑战性,教师要想引导学生去探究、去创造,必须设置一些有挑战性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②问题应具有趣味性,初中生对于未知世界充满好奇,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足够有趣新颖,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学生探究问题的内驱力;③提出的问题应该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这样才能够让学生产生以实验去验证的冲动。
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在给每个学生都准备了白纸,让学生用实验台上的氢氧化钠溶液,在白纸上写字,然后,这时候,白纸上并未显现任何文字,随后,请学生用酚酞喷洒,所写文字即刻显现,这时可以提问,让学生回答出“酚酞遇氢氧化钠溶液变红色”的知识点,随后,请学生向红色的字上喷洒新制氯水,学生可以观察到“红色褪去”的实验现象,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使红色褪去的原因可能是什么?”然后引导学生从氯水成分分析,提出假设:①氯水中含有强氧化性的 HClO ,可使红色褪去;②氯水中的HCl与 NaOH发生反应,使红色褪去。

再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猜想,去设计实验,展开探究,验证猜想。

2.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的保障性措施
2.1合理选择探究性实验主题
为了能够让整个实验更具有探究性,教师应该根据学生认知发展水平,选择学生可完成但是又具有一定挑战的课题,作为实验主题,采取开门见山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联系生活提出问题等方式,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应该根据题目的难度及复杂程度,合理设计探究形式,比如说,题目复杂、可探究点多的实验课题,可将全班分为多个小组,负责不同问题的探究,再将答案结合在一起,综合分析得出结论;难度适中的实验课题,可以让小组合作,全面探究,最后组织组间讨论,互相学习,分享心得。
2.2课前充分准备,优化教学设计
在初中实验教学中,要想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性学习,教师应该全面剖析实验选题,预想到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好准备工作,优化教学设计,把控好课堂节奏,确保教学效果。在课前,教师可以按照自己的设计,带领学生一起进行实验准备工作,在这一环节,基于环保节约的原则,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一些可以替代实验室器材的物品,废物利用,让学生享受到化学实验的乐趣。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模式,展开探究性实验,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发挥小组长的指挥作用,保持良好的课堂秩序,让实验课在热烈而又不失控的气氛中结束。
2.3课后反思总结,培养学生自主实验能力
实验课结束后,教师与学生都应该进行总结与反思,教师应该从实验课时间安排、实验器材准备、学生课堂反应等方面,思考教学设计上的不足,加以完善;而学生则应该在填写实验报告时,将自己在实验课上的所得分享出来,比如说同学身上值得学习的闪光点、自己的优劣势,以及自身对于教学设计的感受和建议,营造师生共同成长的教学环境。教师在收到学生的实验报告后,予以点评,指出学生的不足与优点,鼓励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去探究,通过化学实验去验证自己的猜想,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客观的实验精神,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与团队精神[3]。

3.结语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化学的教育理念及教学模式逐步发生变化,其教育目标从提升学生学习成绩,演变为全面提升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及综合素养[4]。为了适应这一变化,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确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以科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充分激发学生在化学学科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自己动手操作,并且在实验过程中,能够发现问题,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培养其创新思维及创作能力,全面提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梁雪峰.运用“学习进阶”理论优化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以“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测定”实验为例[J].亚太教育,2019(05):75.
[2]陈静.重视实验教学  强化实验训练——浅谈提高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策略[J].中国农村教育,2019(12):84.
[3]许逸群,林建芬.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初中化学实验课时教学标准研究——以人教版“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为例[J].化学教与学,2018(10):75-78.
[4]朱清勇,高志鹏.基于证据推理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研究——以“利用注射器改进二氧化硫的实验”为例[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8(23):34-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