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雯
滨州北海经济开发区马山子镇下泊头小学 山东滨州 251907
摘要:班主任是班级的管理者和组织者,也是知识的传授者。因此,班主任在教学中不仅起到了管理的作用,同时也肩负着学生的安全。尤其是在小学时期,由于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再加上他们对社会接触的较少,所以很容易在成长道路上受到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因此一些小学生在学校经常会出现一些突发性事件。当然,除了打架斗殴之外还有意外伤害等等,这些都是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需要应对的事情。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突发事件
突发事件是小学生成长道路上难以避免的危险事件。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安全教育已经逐渐被纳入到小学生日常教学当中,如何做好安全教育成了当今小学班主任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也是每个小学班主任需要承担的义务和责任。那么如何才能应对小学阶段发生的突发事件呢?本人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小学班级管理中应对突发事件的策略进行探究。希望对小学班主任教师有所帮助。
一、小学时期突发事件的种类以及可能发生该事件的因素
(一)打架斗殴事件
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所以社会经验不足,再加上法律意识淡薄,所以有一些小学生经常在学校拉帮结派,并且一遇到事情就容易起哄。除了这些之外,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态严重,在学习中、生活中很容易和其他同学发生矛盾,并且矛盾产生之后如果不及时的引导还会出现打架斗殴的现象。而由于小学生好胜心理的影响,所以一些学生发生矛盾之后很少寻找教师帮忙解决。尤其是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他们比较喜欢用“自己的方式”解决,等到出现了自己无法解决的事情之后才会寻求家长和教师的帮助。因此,打架斗殴成了应对小学生突发事件中的重点,所以小学班主任教师要重点关注打架斗殴事件。
(二)意外伤害事件
意外伤害事件又指安全突发事件,多数是摔伤、运动中受伤等等。通过调查发现,我国小学教育阶段大约每年有六万起意外伤害事件,而摔伤和运动伤害占据了意外伤害事件的百分之六十五。从小学生的性格来看,他们比较喜欢打闹、性格比较活泼,再加上其安全意识不足,所以在打闹的过程中很容易摔伤、磕伤等等,除了在打闹的时候出现意外伤害之外,在体育锻炼中,比如足球锻炼和篮球锻炼的意外事件,跑步时候的意外摔伤等等,这都造成意外伤害的主要因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关注,加强安全教育,体育教师要做好安全技能方面的教育,以此来避免意外伤害事件的发生。
(三)食物中毒以及其它安全隐患
小学生普遍的坏习惯就是爱吃零食,很多零食的生产环境不佳,所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吃完零食出现拉肚子的现象,甚至一些黑心商家生产不合格的产品,导致小学生出现食物中毒的现象,而这也是小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安全隐患,同时也是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应对突发事件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当然,在小学生成长道路上有各种突发事件,这些突发事件也是影响小学生健康成长的主要因素。因此,班主任教师在班级管理中要将有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提前做好教育引导,以此来降低小学生突发事件的概率,从而保障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当前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突发事件应对中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的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现状来看,突发事件的应对并没有引起班主任的重视。很多班主任认为突发事件出现的概率极低。因此,一些班主任在教学中完全没有将应对突发事件的对策纳入到教学当中,只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开展教学。
熟不知突发事件是小学生成长道路上产生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如果班主任没有引起重视那么很容易导致小学生出现意外事件,而教师面对突发事件又不知道该如何解决,所以可能产生追悔莫及的后果。并且这也是影响小学生健康成长的主要因素。
三、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突发事件的应对策略
(一)首先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安全教育,做到居安思危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加强对学生安全教育的培养,首先要让学生知道可能发生突发事件的因素和种类。并且教给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方式和方法,这样就可以有效的减少突发事件发生的概率。比如在开展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讲述打架斗殴事件带来的危害,也可以讲述生活中可能发生的安全事件,比如食物中毒、交通事故、在学校内摔伤、磕伤等等,这些都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讲解。通过在教学中加强安全教育来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这样可以使学生做到居安思危,在日常生活中、学习中、运动中避免意外伤害和突发事件的发生,这样既是落实安全教育的体现,同时也是保障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
(二)其次教师要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承担自身责任
除了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安全教育之外,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做好对学生的监督和保护。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提高自身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技能。比如在应对摔伤事件的时候,教师要提高自己基本的医务知识,比如消毒、骨折之后的相关急救措施等等。在饮食上,教师要提醒学生减少使用垃圾食品,多吃一些健康、卫生的蔬菜,避免食物中毒现象或者是闹肚子的现象,同时也要提高食物中毒的救护措施。在体育课上教师要做好热身运动,避免出现肌肉拉伤、摔伤的现象,也要提高体育教师的救护能力等等。突发事件的应对需要教师掌握应对技能,提高自己的救护能力,并且在日常教学中加强安全教育,这样才能有效的避免突发事件的发生概率,同时也做好突发事件的应对,进而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三)开展安全教育演习,提高教师和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在新课程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安全教育已经纳入到了小学生日常教学中。因此,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为了有效的应对突发事件,所以班主任要加强开展突发事件的应对演习,通过演习来提高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意识,并且也可以让学生养成居安思危的意识。从而有效的降低突发事件的发生概率。例如班主任可以组织教师开展火灾演习,通过演习让学生们知道火灾带来的危害,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应对突发火灾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消防意识。而这也是小学生在成长道路上需要具备的技能。当然,除了火灾演习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地震演习、靠近海边的学校还有洪水演习等等,这些都是应对突发事件的策略,也是小学班主任工作管理中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途径。
(四)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道德品质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高尚的品质和道德。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生道德品质教育愈发得到重视。同时,道德品质教育的有效开展还可以大幅度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因为道德品质教育中包含了团队合作精神、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助、友爱等精神,当发生突发事件的时候,同学们之间可以相互帮助,相互鼓励,并且这也激励了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信心。因此,加强青少年道德品质教育也是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途径。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突发事件的应对不仅仅是保障学生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也是降低突发事件的重要途径。因此,班主任也做好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和演习,并且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安全教育的渗透,这样才能有效的应对小学突发事件,才能保证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索朗德吉.浅谈小学班主任管理的问题和策略[J].科学导报.2014.
[2] 莫昌艳.试论当前小学班级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外交流.2019.
[3]董云升.浅论小学班级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快乐阅读(上旬刊),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