逄兴臣
黑龙江省五常市八家子乡中学 150226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我们的生产生活,我国的教育也在逐渐进行改变,从传统意义上的书本教育已经逐渐转变成为精细化管理教育模式,在精细化管理的教育方式下,学生们更能快速便捷获取知识,并能够在摄取知识之后进行举一反三并能熟练应用,因此,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我国的教育中渗透精细化管理,可以提升德育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因此,我们要在教育中尤其是初中教育中渗透精细化管理。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初中德育;管理工作,有效性
相比于其他年龄段的学生而言,初中学生处于一个成长的过渡期,因此,初中生对于教育中的各种新知识有着更迫切的学习欲望。德育教学不同于一般书本知识教学,要通过教育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并不适宜采用复杂教育方式,而应该精细化管理。
1.初中德育工作精细化管理的优势
初中生有着更多探索新事物的耐心和勇气,一般来说初中生都不满足于书本知识的摄取,他们更渴望能够把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感悟知识的力量,逐渐把知识转变成自己的知识,并能在新一轮的实践中快速的应用,所以,在实践中成长对于初中学生而言是更重要,中学生正处于一个建立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的时间段,德育方面的老师,更是初中学生学习的一个引路人,初他们需要有德育教师进行德育培训,使他们的三观树立不偏离正轨。由此,可以看出德育教学在初中阶段是多么重要,但在实际教学中德育教学切不可安排的太过于复杂化和难理解,就需要初中学校的德育教师把德育管理工作变得更加精细化,在实践活动中,把不必要的步骤精简要更贴合初中学生的思维模式。
2.我国初中德育工作精细化管理面临的问题
2.1教师精细化管理方式过于激进
虽然我国大多数的初中学校都在进行德育工作的精细化管理,但是,还是有很多的初中学校仍然在德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不及时解决,很容易使对初中生的德育管理工作失去作用,甚至起相反作用。首先一个最常见的问题就是教师对于精细化管理的这种德育管理工作的方式有着错误的理解,他们认为把德育管理工作精细化管理,就是要在最短的时间产生最好的效果,于是他们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向学生倾吐社会正能量新闻亦或是正能量语录,学生没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样的德育教学方式显然是不可取的,学生不仅可能不认同,更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所以,德育管理工作应该慢慢开展,切不可操之过急。
2.2德育教学没有新意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
德育教学虽然不比理论知识的教学,但是,如果德育教师不找对方法进行精细化管理方式的渗透,可能会让学生产生厌恶的心理,德育教学没有任何意义,精细化管理也成为了空谈,很多德育教师在管理工作中为了精细化,于是把素质教育放在口头上讲述,教师并没有进行实际的分析举例甚至是进行实践活动,久而久之,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初中生逐渐产生了对德育教学课程的抵触,所以,为了让德育管理工作精细化管理不产生事倍功半的效果,德育教师应该创造新意进行德育管理工作,例如把正能量的故事画在学校的创意角,或者是让学生们轮流进行正能量人物具体事迹的讲解,对讲解的有趣并且得到大家认同的学生,应该得到相应的表扬,同样的,那些不积极准备,对于德育教学有着忽视态度的学生,也同样应该给予批评,这样奖罚分明的教学态度,才真正能在德育管理工作把精细化管理渗透下去,并起到积极作用。
3.渗透精细化管理,提升初中德育管理工作的有效性的具体措施
3.1教师应积极树立德育工作精细化管理的理念
对于初中教育而言,不仅仅是对学生的教育,从授课教师的角度来看,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也离不开教师对于德育工作的重视,所有初中老师应该自身具有对德育工作管理开展的具体思路,这样对于精细化管理的渗透和开展更加具有实际意义。现在从很多初中教学的授课教师思想进行分析,他们大多对于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老师的重点都放在对于学生专业课的学习中。但是,作为学生的启蒙者,学生价值观和世界观生活观形成的引路者而言,老师能够做什么事都以身作则,切实的能够身体力行的做到和做好每一件事,也会促进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良好关系开展。精细化管理不仅仅是对于学生的管理,在老师以身作则的基础上能够发现自身的一些问题,这也是在精细化德育管理工作开展中促进自身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机会。
3.2加强学校德育文化的培育
加强学校的德育文化培育,德育文化培育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涉及到的课内活动和课外活动也可以是互相关联,具有一定思想价值的。现在来看,很多的初中学生家长会认为学校开展的一些德育工作可能没有对学生有任何帮助,为此会使得学生和学生家长自身对于学校的德育工作具有一定的抵触心理。为此,学校有必要对于开展德育工作的相关形式进行进一步改善和研究。可以结合现在的信息化手段,譬如说互联网手段,给学生进行多样性活动的开展,通过课堂内的学习和课外的相关户外活动,还有效的缓解了学生由于学习产生的相关压力,一定程度上来看,对于学生的学习也是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通过德育工作开展,学生能够有一定正确价值观和社会观的形成。老师可以定期开展主题班会,让学生畅所欲言,不限形式,甚至可以让学生通过情景剧的形式表达自己对于社会上一些行为的看法,老师以正确的方向进行指引,让初中学生能够在价值观形成的初期有一个正确的认知。这也是提升学生的道德辨别能力的有力方式之一。
3.3学校建立具体的德育管理体制
学校建立具体的德育管理体制,在初中文化专业课程非常繁重的基础上,学校以丰富多彩并具有一定教育意义的德育课程进行精细化开展和管理,能够让德育教育贯彻到学生的学校生活中,不仅仅是拉近了学生和授课教师之间的距离,而且对于学生和学生而言,在班级的这个小集体中有了团结互助的凝聚力,让学生在点滴中成长,也是德育工作在初中开展的重要目的。精细化管理其实是有两个方向,一个是时间的方向,一个是空间的方向。具体理解的内容为,时间方向则可以将一个初中学生一天的学习生活进行串联,无论是上课的时间,还是下课午休的时间,德育工作都不能停止,午休和下课期间学校可以播放宣传校园文化的广播或者演讲,循序渐进的让学生更加了解和理解校园文化以及德育工作开展的重要意义。从空间上分析,德育工作的开展可以结合任何的专业课程,每一个课程都可以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足以体现德育工作开展其实可以和专业课程开展共同存在的。
结语
初中的德育工作应该从现在开始逐渐深入,逐渐形成体系,循序渐进的形成精细化管理,为使得初中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都能是乐观向上积极的,德育工作也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社会观甚至人生观的重要方式。
参考文献
[1]赵廷磊,实施精细化管理提高学生德育教学有效性[J],中华少年,2018(11).
[2]邓秋,梁友志.渗透精细化管理,提升初中德育工作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6(04):93
[3]尹怡雅.渗透精细化管理,提升初中德育工作有效性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9,000(011):P.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