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教学对策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8期   作者:李春梅
[导读]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新时期背景下,更加重视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通过小学品德课程教育提高小学生道德品质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李春梅
        江门市新会区会城人民小学529100
        【摘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新时期背景下,更加重视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通过小学品德课程教育提高小学生道德品质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干预,为学生日后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良好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保障,也会对学生的成长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因而德育教学非常重要。现阶段需要积极遵循新课改的发展要求,探究新时期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教学策略,在小学教育中充分渗透德育教育,让小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创新能力,实现全面发展。
        【关键词】德育教育;小学德育;有效性策略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学校教育越来越注重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小学阶段是孩子成长的第一阶段,也是极为关键的阶段,是帮助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奠定基础的重要阶段,培养孩子德育全面发展,让他们在之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这个时候小学德育课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就需要对他们进行合理的引导,通过创新教学策略,更好的开展德育教育。
        1、新时期做好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1.1传承中华民族文化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历史,其在发展过程中,德育是最为关键的组成部分,在新时期积极做好小学德育教育工,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可以促使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培养小学生正确的道德品质。
        1.2培育德才兼备的学生
        在小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当中,德育教育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树立道德意识的关键阶段,因此,要将德育教育融入小学教育体系当中,促进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并且可帮助小学生全面成长与发展,以此才能促使小学生发展成为品德高尚的人才,获得社会的认可与信任。
        2、新时期小学德育教育有效开展对策
        2.1改进德育教学方式,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德育工作的教学效果与教学方法密切相关, 如果是传统的教学方法,那么一般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坏的情况甚至会导致学生出现厌烦的心理。 针对这一点, 小学的德育教师应当在这个过程中选择更加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并且以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令学生主动加入到教学过程中来,以此来提高德育工作的效果。德育工作以日常生活为教学的背景和切入点, 这是一门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课程, 因此教师就应当选择更加多样的教学方法令德育工作更加贴近生活,能够将抽象的知识更加具体地展现到学生面前, 拉近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距离,同时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例如,可以让学生描述自己的暑假生活和所做的事情,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日常生活, 学生之间可以针对某个话题进行自由的讨论。 这样就能够使课堂内容更加贴近生活,不容易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

同时,在课堂上教师应当灵活授课,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能够生生之间增强交流,学生和教师之间也能够拉近距离,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够有效提升,为之后的教学活动奠定基础。
        2.2结合时代背景,丰富德育教学内容
        在德育课堂教学中,有一些内容是基本不变的,但是老师在对这些内容进行说明的时候,可以考虑结合当下一些比较热门的话题来进行。这些话题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比如说爱国主义教育,在传统的德育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所列举的一些事例,往往都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些英雄事迹,这些英雄,在抗日战争时期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换来了中国抗战的胜利,他们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除了要给学生讲解这些事例,还可以结合现当代一些事例进行补充。比如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这个节目每年都会评选出一些人物。比如说杨善洲,他在工作的时候兢兢业业为人民谋福利,退休之后也一刻没有停歇,用自己的能力,还给祖国一片青山绿水。通过列举这些事例,可以让学生明白爱国主义在不只是在抗战时期需要,任何时代都需要,并且爱国主义并不一定就是要流血牺牲,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做好自己的事情,这也算是为国家做出奉献,也是践行了爱国主义。通过给学生补充一些和这个时代比较接近的事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
        2.3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及时解决学生问题
         德育教学并不是教师单方面的任务,而是需要家长与教师共同付出努力,需要共同配合。家庭教育同样是至关重要,且家庭是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对于小学生个人成长的影响具有渗透性,所以在小学德育教育过程中,需要将家庭教育的功能与作用发挥出来,帮助小学生以轻松的方式接受人生观与道德观的培养。在加强家庭教育功能过程当中,需要搭建与学校教育相互沟通的平台,但是这种平台并非仅仅通过教师家访即可完成,因为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当中,教师接触小学生的时间比较长,对学生的个性与共性有所了解,对此需要构建完善的档案,对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并与家长建立沟通关系,针对性地开展德育教育。
        2.4. 发挥教师的典范作用
        因为小学生年龄比较小,模仿性强,所以在德育教育当中,教师需要将典范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真正做到以身作则,为小学生树立典范。另外小学教师要做到言出必行,言行一致,这样可促使教育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结语
        总之,德育教学工作在小学教育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德育教学为学生之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决定了学生未来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小学德育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结合学生的时代需求,对德育内容进行一定的拓展和补充,严格按照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提升德育教育的趣味性与生活化特点,提升小学生的积极性,让小学生在无形当中得到情感的熏陶以及心灵的美化,实现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超洪 . 用心灌溉,静待花开——新时期小学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J]. 成功:教
育 ,2018(17):51.
[2] 邹仕周 . 新时期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思考 [J]. 读与写 ,2017(21):192—198.
[3] 张爱国 . 关于新时期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思考——以湖北省中小学校为例 [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2(20):13—15.
[4] 宗 序 亚 . 在 坚 定 理 想 信 念, 教 育上 下功夫 的 原点 探索 [J]. 中 小 学班主任 ,2019(1):8—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