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时政引领新高考政治教学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8期   作者: 许新宇
[导读] 新高考改革明年即将登陆四川省,在已经实行新高考选课走班的省份中,调查结果显示政治学科被选择参与高考的概率偏低,对学生缺乏明显的吸引力。这其中的原因是非常多的,比如在义务教育阶段思想品德课程没有受到足够多的重视
        许新宇
        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     
        新高考改革明年即将登陆四川省,在已经实行新高考选课走班的省份中,调查结果显示政治学科被选择参与高考的概率偏低,对学生缺乏明显的吸引力。这其中的原因是非常多的,比如在义务教育阶段思想品德课程没有受到足够多的重视,没有足够多的高素质的专任教师。高中阶段,各个学校对思想政治学科的重视不够,高考中学生很难在政治学科中拿到一个很高的分数。大学招生中,政治学科所对应的专业明显要少于其它几科,学生着眼于未来的发展与就业也对政治学科缺乏足够的兴趣。不少政治老师已经在担忧明年新高考改革下的学科生存问题,这当然需要国家宏观层面的调整,本文试图从一名政治老师自身出发探究如何通过时政引领新高考政治教学。
一、传统政治课堂教学的局限性
        不少初中政治教师、高中政治老师由于学时紧、教学任务重,采用非常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背多分”教学,学生、教师只是为了完成考试任务而进入课堂,长期以来这种教学模式正在伤害着政治学科,它让学科被贴上了诸如“枯燥”、“记忆”、“理论化”、“艰涩难懂”的标签。而且即使学生非常认真地学习、背完了四本书,去接触高考题的时候往往有些不知所措,课本上的知识并不足以解答高考试题。再加上近些年四川省的政治高考评分相对偏低,难得高分,更是加剧了学生在传统课堂上对于政治学科的排斥。而且传统课堂永远在追逐教材、高考命题,政治学科的知识点与教材基本上年年都有一些细微的改变,与时俱进是政治学科的一大特色,疲于奔命的政治传统教学很难与高考要求相接轨。
二、时政引领,不断追踪时政热点,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
        当前新高考的命题都以当年的时政热点为材料背景,力求学生不仅要关注课本理论,更要具有大局、全球意识,关心国家大事,肩负社会责任。而现代的多媒体技术为我们迅速的了解这些时事,提供了一个非常便捷的平台。由于课堂时间限制,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充分运用短视频平台。本人多次尝试将央视的官网推送视频在课堂上呈献给学生,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的上课热情瞬间就被点燃,而且话题会在课后进行延续,政治课一下子有了非常高的话题热度。

如在讲述企业经营成功的原因时,引入了NBA方面涉港不当言论遭到央视停播的例子,学生通过讨论再去理解为何企业要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与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时候就是顺水推舟的事情。再比如讲述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时,援引澳门回归20周年的时政话题,通过材料展示来进行班级讨论。将时政学习贯穿学生高中全部课程,如此学生在高三时期进行备考的时候就可以非常容易地与高考试题进行接轨,而且政治课堂有了生活气息、社会热度,扩展了学生的视野,学生爱上政治学科与政治老师。
三、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时政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如果只是老师在搜集时政知识,然后再课堂上将自己的理解强行塞给学生,那依然没有摆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只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已。真正的时政教学是要让学生真正了解政治试题的诞生过程,能够自主地命题,并且提供自己的答案设计。我曾经观摩一些名校的此种做法,并且在班级教学中进行尝试,如港珠澳大桥这一热点,提供给学生相关的材料,由学生分组进行合作探究分别命制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的相关试题,并错开进行试题解答与评价,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政治课堂不仅仅是老师的课堂,更是学生展示的平台。
四、以新冠疫情期间的网课讲授“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一课为例
    在设计高中政治“政治生活”第二单元第一框“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这一课的时候,通过时政直面学生的生活。比如在疫情新闻发布会的时候,大家经常听到一个机构——国家疾控中心,那么这个机构的性质是什么?面对疫情,为何中国要第一时间停摆经济,调集全国的医护力量支持武汉与湖北?国外疫情感染的时候,部分国家一直在因为经济的因素而犹豫不决,甚至拔掉部分年纪较大病人的呼吸机而救年轻人,而中国政府不放弃任何一个病人?部分外媒报道称武汉封城,武汉人民的自由权被戕害,这是政府在非法行政,请问你认同这种观点吗。中国政府的主要职责是什么。这些问题都太鲜活了,它就是学生在关心国家大事的时候所没有细想的事情,这恰恰就是我们的政治生活。课程作业的选取可以非常开放,发动学生搜集与本课相关的疫情期间的视频、图片内容,教师可以用视频的形式来展示建设雷神山与火神山的过程直观地让学生感受政府的社会建设职能,引用国外媒体对中国疫情的报道来让学生感受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放在第一位,对人民负责的宗旨以及工作原则。作为政治教师,我们在课堂上所选择的图片与视频都应该经过严格的筛选,突出政治学科教书育人的职能。
        要做到以时政引领政治教学这绝对要比照本宣科付出更多的努力,意味着教师要不断地关注社会热点话题,而且在解读的时候要坚持立德树人、正能量引导学生,教师要具有更加全面、渊博的知识领域。积极提升自我、大胆进行创新、加强师生沟通与合作、提升自身的教学魅力,是政治教师的生存之道,更是为国育人之道。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