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8期   作者:索南措
[导读] 在新课改逐渐落实的大背景下,我国的初中学生课业压力越来越大。目前,我国已经将地理学科列入到中考的考试范围内,但大多数的初中教师和学生对地理学习的重要性没有客观认知,最终导致初中的地理教学质量不高。

        索南措

        青海省海南州贵德县民族寄宿制学校811700

        摘要:在新课改逐渐落实的大背景下,我国的初中学生课业压力越来越大。目前,我国已经将地理学科列入到中考的考试范围内,但大多数的初中教师和学生对地理学习的重要性没有客观认知,最终导致初中的地理教学质量不高。本文根据相关内容对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综合学习能力,建立高效地理课堂进行研究。
关键词:初中阶段;地理学科;高效课堂;教授手段;实施方式
        课堂教学方式是教学教育中最为基本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师们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的讲解,而学生们在教师的讲解过程中学习相应的知识和技能。总体来看,课堂教学更像是一种系统工程。课堂教学最核心的内容就是教学效益,而学生的学习状态则是衡量课堂教学质量的标准。初中地理教师必须抓住地理学科的相应特点,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优化,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一、利用地理学科综合性优势,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若想让学生能够主动学习,那么首先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初中教师应充分发挥理综学科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举例说明,当教师在讲解相关课程的知识点时,可以利用文理结合的方式引用经典来带领学生走进课堂,让一些热点时事以及经典故事等成为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们展示有关地理课程的相关图例和图片,从而让学生们能够全身心的将注意力放在课堂上。
        再比如,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用有趣生动的课前引导来吸引学生注意力,而后在循序渐进地推进教学环节。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利用教学中精彩的部分,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同时也要留与学生一定的思考和分析时间,让学生们有充分展现自我的机会,从让他们在课堂过程中充分展现自身主体地位。当教学接近尾声时,教师可以提及从前的知识点,让学生进行回顾,最后再带领学生进行知识总结,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技巧,从而享受学习。初中地理教师运用合理的手段,能够充分的发挥出地理学科的优势,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地理教学的质量提升。
二、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进行地理教学
        一个好的开端能让初中学生们更多的将注意力放在学习上。若想让学生在课堂上一直保持激昂的学习状态,那么就需要老师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情景教学模式一直被广泛应用,其不但能够活跃整个课堂的气氛,更要让学生们能够真正的融入到学习过程中。地理教师在创建情景时一定要结合生活实际,并将地理的相关知识内容融入到其中,让学生们在分析生活遇到的地理问题时进一步学习地理知识。
        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广泛的应用信息技术和相应设备。

若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一味的利用教材来教导学生,那么初中生长久面对教材内容,不但容易产生乏味枯燥的心理,而且想象力和创造力也会受到限制。所以教师应该广泛的应用多媒体技术,利用电脑,投影等电子设备,让呆板的科研内容以十分生动形象的状态展现在学生面前,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短片和一些模拟示意图,让他们更直观的了解地理现象,同时牢记地理知识。
        在地理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最离不开的重要道具便是地图。因地理知识的特殊性,其大部分知识内容都能够在地图上得以展现,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对其进行充分利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地图将困难的知识理论变得简单,同时也可以以更直观的方式向学生们展示相应知识,进一步开拓学生思维,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举例说明,教师可以利用地图让学生们牢记人口的分布情况,还有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情况等等。
三、教学结合生活场景
        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而最后也会被应用到生活中。因此,地理教师需要将教学活动适当的延伸到生活中,让学生们认识到地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另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多观察生活中存在的地理现象。这些引导可以让学生更好的了解知识和生活的联系,并且感受到地理一直存在于生活中,从而产生对学习地理的兴趣。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引用一些生活中出现的事情作为地理的补充知识和课上示例,从而加深学生对于相关地理知识的印象。面对学生不懂的问题,教师给予耐心讲解和引导,也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还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课堂知识。
        举例说明,教师在讲解多变天气以课时,可以先向学生提问是否有认真观察过天气,而后在引导学生开始思考天气。当学生的思想都集中在观察天气上,那么教师就可以很好的将本节课的相关知识点引入其中,从而带领学生们进行进一步分析,并在分析过程中让学生们知晓一些常见的天气和相应产生原理。学生们透过生活中出现的现象,利用学习的知识对其进行理解和分析,不但可以帮助他们更好的产生学习兴趣,同时也会让他们逐渐和教师之间形成话题共鸣。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开始可以进行自主的思考,并得出一些知识原理,这一过程就实现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指定学生,让他们自行介绍一些常见天气状况,同时让他们说出自己对知识的理解。
总结
        总结全文来看,若想实现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努力。另外,教师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生所占据的主体地位,引导他们自主学习。在教学模式上,教师应该引用合理的教学方式,鼓励丰富课堂内容,同时在课堂中设置一些新奇的内容,从而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兴趣。所有的知识内容都来源于生活,所以教师也要积极的将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到学习过程中,让地理知识和生活真正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们感受地理与生活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激发学生们学习的欲望,从而带领他们踏上探索地理的征途。
参考文献:
[1]陈姣龙.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J].文理导航 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5):42.
[2]刘乔生.初中地理教学构建高效课堂的提升策略[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7):1241-1242.
[3]周雪琴.构建高效初中地理课堂,提升地理核心素养[J].求知导刊,2020,(9):80-81.
[4]邓金萍.初中地理教学构建高效生本课堂的策略研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6):3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