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化技术条件下的中职数学教学探索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8期   作者:吴云冰
[导读]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人们在生活习惯、工作形式等各种方面都在逐渐发生变化。对于新时期的学生而言,他们属于网络原住民,对于接收大数据信息具有先天优势。中职教学如果只是运用口头传授知识的方式
        吴云冰
        宁德技师学院  352100
        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人们在生活习惯、工作形式等各种方面都在逐渐发生变化。对于新时期的学生而言,他们属于网络原住民,对于接收大数据信息具有先天优势。中职教学如果只是运用口头传授知识的方式,是不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无法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目前中职学生在数学教育方面是比较薄弱的,他们不具备较高地抽象思维能力,但是数学学科的特质就是要进行抽象演绎和推理。所以,如何应用信息技术营造具有趣味性的课堂,是中职数学教育应该着重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中职数学;教学探索

        信息化技术背景下,中职数学教学没有简洁的路径可以走,教师只能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进行教学,将《信息化数学教学课程标准》作为参考,按照高科技信息化技术的条件,刻苦探究新的教学模式,努力实践和创新,积极进取,主动探索,及时归纳总结,时刻思考自身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主要讨论了基于信息化技术条件下的中职数学的意义及教学策略,为中职学校教师提供帮助。
一、信息化技术条件下的中职数学教学的意义
        一般情况下,讨论中职学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的意义,应该全面探究以计算机作为中心的多媒体与网络化教学。主动探究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结合的定义和发展趋势,探究与认识其中的规律。通过讨论目前中职学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改革的渠道、方法、效率等。运用外出参观与媒体学习的方式,达成博采众长、汲取精华、寻求特色、自成一派的教学方式[1]。从教师层面来说,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应的教学方式与教学过程将进行创新式修改,教学内容呈现方式上将出现不一样的效果,数学课会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更贴近生活及专业。从学生层面来说,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的应用,能将一些信息收集,数据处理等问题交给计算机,节约了人力物力,对于解决一些数学问题起到了高效的作用。
        在这种情况下,中职教师要学会接受与适合新变化,转变自身原有的教学理念,不断地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改进教学手段,逐步完成中职教育的现代化与信息化,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二、中职学校信息化数学教学探索
(一)创设信息化技术教学环境
        现阶段,职业教育推荐使用以信息技术作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中职院校的教学方法就要从根本上发生变化。从学校层面来说,中职学校应该增强信息化教学的氛围,进一步将教学信息化的学习、教学氛围等建设当做信息化的重点工作,将财力、人力以及物力充分结合起来,分开项目实行,逐渐落实到位[2]。
        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以下几点:其一,中职学校应将国家给予的财政拨款作为财力保证,引进一些具有现代化特征的设备,通过加强对学校软硬件环境的建设,建设相关信息教学环境,科学地配置相关设备,如添置录音棚、录播室等,为中职学校构建以信息技术作为特色的教学模式打好环境基础;其二,中职学校一定要让教育资源逐步信息化,运用多媒体课件,丰富学校多媒体平台的资源,然后和全国及省市教育教学资源库进行连接,通过构建对应地教育教学资源库,为信息化中职教学做好资源基础;其三,中职学校教师除了要具备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还应该具有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通过提升教师对交互式教学软件的熟练使用程度,让教师变成熟练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方式的复合型人才,为实现中职教育的信息化课堂奠定良好基础。
(二)结合热点时事激发学习兴趣
        有一个好的开始距离成功就到一半。一个好的情境导入,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让学生可以积极地的参与到学习中去。对于情境的引入,是不能离开信息技术的[3]。多媒体中的图片、声音、视频的播放,可以让学生的学习内容由无声变成有声、由静态变成动态,运用视觉和听觉等多种感官体验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例如:在讲解《抽样方法》这节课时,教师可以播放几个有关新闻的片段。这三个视频分别是:“农贸市场的农产品是否含有新冠肺炎病毒的检测。”“超过两成的初中生抽烟。”“有99%的香港人血液中都含有致癌塑化剂。”学生观看完视频知道抽样调查在平时运用特别广泛,对于将会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下面教师为学生设置问题,在抽样检查中样本是怎样抽取的?学生根据问题,迅速的进入了新知识的掌握。再比如,在《等比数列》这节课中,教师可以将“校园贷”具体案例引入课堂教学,构建数列模型,解释“利滚利”产生的过程。运用数列教学分析社会热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深入的学习本节课知识,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识破校园借贷陷阱,形成正确的消费理念,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
(三)巧妙运用数学软件解决重难点
        数形结合是数学科目中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也是处理很多数学问题的有效手段。在以前手工作图时出现效率很低、准确度不够等情况,并且只有静态图像,而不具备交互功能[4]。所以使用数学软件,能够有效完成作图,利用交互功能,将动态的效果演示出来,能够让规律直接的展现出来,便于学生掌握和理解。
        例如:在讲解《指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这节课时,总结指数函数的性质是教学过程中的难点。特别是根据底数大小分类总结指数函数的单调性,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抽象概括能力,在掌握情况上具有一些难度。以前的教学方式是通过动手作图,之后仔细观察探究其中的规律。而动手作图不仅是不够严谨且耗时,而且只能画出几种函数图像,不能将参数连续变化时函数图像也会发生对应变化的过程完全展示出来。所以,通过作图软件作为辅助教学是特别重要的。比较常用的画图软件如“几何画板”、“GeoGebra”等都能很快的完成作图,并且在图像变化中观察功能。利用函数图像软件,学生在手机中只需按几个键就能实现作图,特别方便和简洁。作的图像时,还可以通用简单的滑动屏幕,让值进行相应的变化,让函数图像具有从左向右或者向上向下而变化。学生能够在操作中认识到,底数的大小对函数单调性具有决定性作用,进而迅速得出函数性质的结论。信息技术能够为学生的认知设计平台,让函数学习的抽象性变的直观具体,从而更快的突破教学重难点,达到最终理解的目的。
        又比如,在讲解《随机事件的概率》这节课时,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难点是掌握大量重复试验时频率将稳定在某一数值附近这个性质。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20次的图钉自由下落试验,记录图钉落地时钉尖朝上的次数。教师可以运用Excel软件的绘图功能,在按照顺序记录学生实验数据之后,软件将自动绘制频率散点图。认真观察图形,学生就会发现,试验次数减少时,频率的分布很零散,也没有规律,进一步提出增加试验次数的想法[5]。接下来教师运用软件逐渐积累功能,然后做出试验次数不断累加的情况相应的频率散点图。通过运用这种方式,提升了探究活动中的统计效率,运用数形结合的分析方式,让学生自然的发现规律,顺利解决了教学中的难点。
结束语: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是辅助教学的工具,运用好这个工具可以让教师在教学中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但不能通过信息化去堆砌很多的教学素材,过于依靠信息技术手段,却忽略了教学的本质。只有提升教师自己的教学能力,再搭配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才能让教学质量得到提高,让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燕.中职数学课堂分层教学模式的探索[J].试题与研究,2019(08):65.
[2]陈玲.基于职业需求的中职数学课程教学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20(03):64-65.
[3]白永和.中职数学创新思维教学探索[J].新校园(中旬),2018(10):17.
[4]李玲.浅谈中职数学教学实践与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18(12):155.
[5]徐君.信息化手段辅助中职数学“统计初步”教学实践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18(11):108-109.
作者简介:吴云冰,1986年12月,女,汉,福建宁德,本科,讲师,教师,中职数学教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