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林
玉林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广西 玉林 537000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转型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企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国家和社会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中职教育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师资队伍建设是中职学校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虽然经过几年的大力发展,中职师资整体状况有所改善,但还存在着瓶颈,制约着中职学校的发展,本文主要围绕着中职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方面能力提升策略开展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为中职学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学校;教师;瓶颈;教学能力;策略
前言:
中职学校致力于为企业培养与输送各种专业技能型的人才而开展各种专业课程教育工作,因而,结合实际的教育工作情况,积极探讨中职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方面能力提升策略,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1 中职教师教学过程中遇到的瓶颈
1.1 在教学意识方面
中职教育进步发展的关键与支撑,主要集中于具备高质量的师资队伍,需配备大量有着过硬的专业性技术、较强业务能力一种教学人才,这就对教师们教育教学方面能力提出更高标准和要求。然则,从现阶段中职教育现状上来看,国内中职教师所开展的教学活动仍然以应试教育为主,缺乏现代化的教学理念与意识,以至于他们的教育教学方面能力很难得以提升。
1.2 在知识储备及创新力方面
现阶段,知识不断更迭、科技持续进步发展,中职教师在知识储备及学习创新力重要性被日益凸显出来。传统中职教育期间,部分教师教条主义严重,只能成为知识机械化传授工具,在教学组织方面的能力十分欠缺,无法适应于当前教育需求。同时,中职学校大部分教师均属于非师范类院校毕业,并不具备更为专业化的教育素养及能力。故而,中职教师学术功底与教学技巧不仅要扎实,还应当具备着学习新知不谢努力的优良品质,利用业余时间多阅读关于本专业与跨学科领域文献资料,广泛吸取我国教育领域及其余领域发展导向,与自身教学实践经验有机结合,进行更多新教学方法的创设,成为新时代最具创新力的中职教育者。然则,在现实中,往往很少有中职教师能够达到这一标准,以至于国内中职教师在知识储备及创新力方面普遍较弱。
1.3 在教学实践能力方面
中职学校专业课程教师,他们均需时刻关注着与自身所教授专业技术最新咨询、新闻等,具备极强专业知识及技能,且至少应当持有超过一种专业技能相关等级证书或职业资格相关证书,掌握相应教学手段、方法,注重培养学生们动手实操能力。但经调查后显示出80%中职学校专业课程教师们并未坚持做到每年参与一次教学能力实践活动,还有部分教师自认自身“做中教”方面能力较差或者一般[1]。中职学校专业课程教师,他们的理论基础方面相对扎实,但却往往缺少较强专业技术方面实践能力,也就是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未能实现同步提升发展,缺乏较强动手实操能力,和企业之间沟通合作机会相对较少,专业技术实操水平未能满足企业现实需求。高品质教学能力,不仅要求中职教师深入了解专业学科相关知识,还应当深入理解课程内容。现阶段,中职教师虽然已经在积极落实各项教学活动,对学生个体化差异进行深入思考与分析,针对性地采用相应教学手段,形成教学反思,注重教学反馈。然则,教学改进实践中,教学实施的能力相对较弱,很少有中职教师能够做到教学反思过后进行有效纠正或者改进处理,完善教学活动,实践经验吸取不足,创新力、教学实践能力略有不足。
2 有效提升中职教师教学能力的几点策略
2.1 保持治学精神的严谨性
要求中职教育务必要注重对多层次化复合型专业人才的培养,确保可以适应于国际化市场发展需求。那么,针对中职广大任课教师们,自身专业知识及教学能力过硬属于实现国际化的教育重要基础,只有具备这一能力,才能够满足于新时代中职学生学习的需要。故而,中职教师,应当深刻认识到自身扮演者传播知识者这一角色,需要学习更多先进的知识体系,了解、吸收各个学科领域专业知识,做到知识体系及时完善、更新,促使自身对于各个学科知识储备量能够得到增加,细致制作教学课件,确保学生们能够在学习期间达到融会贯通这一效果,实现对于中职学生文化修养的有效培养,中职教师务必担负起教育使命,坚持以身作则,逐渐成为一名具备知识储备丰富、教学实践能力深厚、治学精神严谨的高品质教师。
2.2 注重科研能力有效提升
教学改革,学问很深,是持续学习及研究的一个过程。对于中职教师,务必要结合本专业学科,密切关注学科的动态及教学要求等,参与到不同形式教研活动,持续提升及完善自身科研能力及教学能力,并通过实践教学积累更多科研创作与研究的灵感。如此便要求广大中职教师务必具备着丰富性学科前沿的知识体系,还需具备着创新能力及国际化的视野,与自身的教学实践及研究相结合,解决各种科研难题,进行思考及交流平台的创建,实施个人教学反思与深入研究,逐步拓宽自身的教学事业,持续完善、检验,将科研成果有效运用至多样化教学实践当中,以便于将自身的教学活力综合能力提升[2]。
2.3 构建专项培训体系
教学实践活动,往往存在于每一位中职教师的职业生涯整个发展进程当中。中职教师所有能力,均来源于不同阶段与时期各种培训内容。那么,在新时期背景之下,中职教师如何才能够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不仅要做到以下几点,还需要构建专项培训体系,确保自己的教学能力能够得到不断升华。一是,中职教师可借助参与到多种形式进修项目及实践交流活动当中,持续学习及教学反思,对提升教学能力帮助较大。如中职学校可定期聘请国内知名企业相关资深管理者、技术专家等,亲临学校为广大中职教师们开展专业技术方面实践知识培训,可以讲座为主要的培训形式,帮助中职教师更好地了解当前企业各项技术发展的趋势,便于在教学实践中能够对学生们实施目的性、针对性教学活动;二是,中职可为教师们提供层次不同可持续的培训活动,予以逐级深入培训,包括校际培训、校内培训、社会实践培训等等,有条件的学校可与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为广大中职教师们搭建起教学交流平台,形成良好的持续培训体系,确保中职教师均能够有效利用所有教学及交流资源,促使中职教师们教学能力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2.4 注重骨干教师和名师工作室作用的有效发挥
骨干教师,即专业课程的骨干教师,它属于中职学校教学中流砥柱。结合当前教育部所广泛推行中职学校教师素质有效提升计划,中职学校务必注重骨干教师和名师工作室作用的有效发挥。一是,骨干教师可以相互交流、学习,提升专业能力水平,提高专业课教师职业素养和课程改革实施能力; 另一方面,教师相互间应当增强沟通交流,这对于彼此之间教学素养、业务水平提升均有着一定帮助,教育工作当中骨干教师应当积极发挥自身示范带头作用,加速实施专业课程师资队伍教学能力综合提升及发展进程[3];二是,在名师教育工作室层面,中职学校可基于博客技术,以教学研讨、课题研究及成果展示多种手段,对名师培养主要对象专业能力成长起到良好促进作用,促使名优的群体效应逐步形成。教育部门可在当地中职学校内评选出专业课程带头人及优秀教师等,构建起名师教育工作室,市场举办一些教育研讨活动,凝聚教研力量,相互学习与促进,实现中职学校更多教师们教育教学综合能力有效提升。
2.5畅通专业教师“流入”渠道,吸引更多高技能教师
目前,职业学校教师主要从师范院校等普通高校招录,缺乏企业工作经验和专业技能,且职业学校教师职称评定和收入分配基本按普通学校的规定和标准执行,限制了企业和科研单位能力强、素质高、有意愿的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的进入。因此,要打破校企之间人才互通的瓶颈,建立职业学校教师与企业技术技能人才双向聘用的灵活机制, 建立健全职业学校自主聘任兼职教师的办法,推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和职业学校教师双向流动。
3 结语
从总体上来说,中职学校广大教育工作者教学能力方面问题集中表现在教学意识、知识储备及创新力、教学实践能力这些层面,只有保持治学精神的严谨性、注重科研能力的提升、构建专项培训体系、注重骨干教师和名师工作室作用以及畅通专业教师“流入”渠道的有效发挥,以上问题才可迎刃而解,确保中职学校广大教育工作者教育教学方面综合能力持续提升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婷. 中职学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J]. 西部素质教育, 2019, 25(007):117-118.
[2]黄刘娟. 中职学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途径[J]. 广西教育, 2018,11(022):129-130.
[3]光荣张. 浅谈提高中职数学教师教学技能的有效方法[J]. 教育研究, 2018, 19(005)::398-399.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度广西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立项课题《突破中职师资瓶颈,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最终成果论文,课题批准号:桂教职成[2014]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