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职高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施对策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8期   作者:洪冰涛
[导读] 审美素养是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组成,也是学生进行深度音乐学习的重要支撑。职高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认识审美教育的重要性,解决目前职高音乐审美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具体的教学手段
        洪冰涛
        永城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 476600
        摘要:审美素养是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组成,也是学生进行深度音乐学习的重要支撑。职高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认识审美教育的重要性,解决目前职高音乐审美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具体的教学手段,落实有效审美教育。在促进学生感知美、理解美中引导学生用音乐传递美、表达美。
关键词:职高音乐 审美教育 实施对策

        音乐教育的核心就是审美教育。若将音乐教育比做海上航行的船只,那么审美教育就是船只的“指南针”,决定着音乐教育的方向与成效。且审美素养也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对学生的学习成长而言有着积极作用。因此,职高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认识审美教育的重要性,以音乐教学为媒介,采取有效对策,落实审美教育,在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同时实现学生素养培养。
        
        一、职高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必要性
1、审美教育有利于实现音乐教育
职高音乐课堂的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音乐学习,让学生了解音乐知识、
形成音乐技能。将审美教育融入音乐课堂,能够以审美教育的立场审视音乐教学,促使职高音乐教学介于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之间,既避免了音乐教学的局限性,又能够辅助音乐教学更好地达到教育目的[1]。
2、审美教育有利于音乐素养发展
音乐本身就是一门具有艺术性的课程,审美素养是其音乐素养的重要组成。
学生在参与音乐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感知情感、分析情感、理解艺术,能够实现自身音乐素养的不断补充。职高音乐教师也能够在开展有效审美教育中挖掘学生的音乐学习潜能,激发学生的音乐创造力,促使学生拥有更高水平的音乐体验。
3、审美教育有助于推动课堂改革
在职高音乐课堂上落实开展审美教育能够有效补充原有职高音乐课堂的教
学空白,能够极大程度上推动职高音乐课堂的教学改革[2]。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多个层面实现教学优化,进而提高职高音乐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职高音乐教学课堂审美教育现状
        但就目前职高音乐教学课堂审美教育现状而言,其教育现状处于“不理想”状态,音乐课堂审美教育现状具体如下:
        首先,就职高音乐教师和学生而言,忽略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学生的审美观念尚未科学形成。导致审美教育无法有效引入到职高音乐课堂,职高音乐教室的偏颇式教学,即侧重学生的音乐技能培养,严重降低了音乐课堂审美教育的开展有效性;
        其次,就职高音乐课堂的审美教育方法而言。大部分教师所采用的审美教育方法无异于知识技能教育,并不能够真正直达学生的内心深处,和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审美教育因单一的教育方法而形式化存在[3];
        其三,职高音乐课堂的审美教育内容十分单一。不仅完全立足教材,且没有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导致学生的审美认知停留到音乐乐曲层面,审美素养发展不乐观。
        三、职高音乐教学课堂审美教育对策
        为有效解决职高音乐课堂存在的审美教育问题,提高音乐课堂审美教育有效性。让学生以审美素养为支撑,乘音乐之船,进音乐海洋。职高音乐教育工作者就要从如下几个角度入手:
        1、改变教育理念,深化审美认识,紧跟时代发展
        职高音乐教育工作者应当转变教学观念,提升自身素养。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吸收、学习先进的审美教育观念,将其职高音乐课堂的音乐教学目标相融合,以明确后续音乐课堂的审美教育方向。另一方面,职高音乐教师应当利用有效的教学导入,强化学生的审美认识。要深化学生的认识,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审美学习。这样才能够是师生双认知角度,做好审美教育准备。
        职高音乐教师必须紧跟时代发展要求,认识人才能力结构,以此为出发点重新审视、调整音乐教学。


        2、有效立足教材,横纵深度挖掘,注重审美补充
        音乐教材所选取的每一个音乐节奏、音乐乐曲、音乐符号,实际上都蕴含美的元素、美的价值[4]。教师应当有效立足教材,做教材内容的深度挖掘,同时利用互联网,做教材的有力补充,让教材中的美学元素变得更立体、更全面,这样学生在参与音乐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审美认知也更丰富,更容易与音乐作品产生情感共鸣。
        如在学习《高山流水》古筝版音乐作品时,教师除了要强调古筝这一乐器的使用方法,更要在此基础上为学生讲解《高山流水》背后的故事。让学生品味“高山流水遇知音”,感受伯牙与钟子期的知音之情,理解“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这样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是深入的,对其背后的内涵与请感把握更到位,在品析音乐作品之美时,不是独立的,而是全面的。
        再如学习《F大调第六交响曲》时,此时的贝多芬已经完全失聪。但并没有打倒他,反而让他透过音乐传递对大自然的依恋之情。教师可以为学生们展示贝多芬的故事,通过作者的人物形象,带领学生去理解旋律背后的感情,实现审美补充,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也更深入。
        3、创设审美意境,营造美学课堂,传递美学因子
        环境对学生而言有着直接的影响,正所谓“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为了职高音乐课堂审美教育的有效性,职高音乐教育工作者就应当在开展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尽可能的打造一个充满美学因子的音乐课堂。让学生能够一进入音乐课堂,仿佛置身于美与音乐、情与思绪的碰撞之中,进而对接学生的内在情感,辅助职高音乐教师开展审美教育,
        如教师可以利用音乐课堂的各种环境装饰,如张贴音乐人物形象图、摆放各种音乐器材,进行音乐五线谱的张贴等,都能够达到创造美学课堂的目的。
        为了深化学生的审美意境,职高美术教师可以在每节课开始的前三分钟。播放舒缓、轻柔或轻快、和谐的乐曲,利用课前打开学生的心房,注入审美元素,这也能够为学生后续的音乐课堂审美体验做好准备,是落实审美教育的重要方式。
        4、多元审美教育,变化教育方法,强化审美认知
        为了强化学生在音乐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审美体验,职高音乐教师就要注意采用多元多样的审美教育方法。要改变原本的单一的理论讲解式教法,注重学生的音乐学习主体地位。要力求在采用多种多样的教法中引学生自主走入音乐,自主探析音乐,这样能够丰富学生对音乐蕴含神奇魅力的感知,同时实现强化学生审美认识的教学目的。
        职高音乐教师可以采用情境创设、小组合作等多种教法,辅助落实审美教育。
        如在开展《保卫黄河》音乐教学时,为带领学生穿梭时控,走到歌曲的创作背景中。职高音乐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对应的图片或视频情境,建立与歌曲对应的音乐情境。在带领学生融入情景的过程中,教师抓住每一小节的关键,如“龙格龙格龙格”进行细致的解读。同时在此基础上,为学生展示具有一样情感,即蕴含爱国主义情感的歌曲,进行对比播放。让学生把握相同情感的歌曲不同的表现形式,进一步理解歌曲。
        这样能够让学生在音乐情境的感知中,感受音乐作品背后蕴含的感情。有助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音乐判断,也能够在丰富学生审美体验的同时达到提升学生音乐审美兴趣的效果。

结束语:
    总之,要想让职高学生乘音乐之船,进音乐海洋。职业高中音乐教育工作者就必须认识审美教育这一“指南针”作用。要在落实开展音乐教学中融合审美教育,给音乐以生命力,进而深化学生的音乐学习,实现学生音乐灵感的激发、音乐素养的有效培养。
参考文献:
[1]李菁.职高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可行策略探讨[J].2019(17):204-204.
[2]苏佳佳.中职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南北桥,2020(04):116-116.
[3]鲁永鑫.中职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及教学策略[J].品味:经典,2020(08):139-140.
[4]徐莉.中职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的重要性与教学方法初探[J].北方音乐,2020(03):136-1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