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子翼
苏州工业园区车坊实验小学
摘 要:合作训练是小学体育课程的重要手段。同时可以锻炼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表达能力。小学体育教师要明确合作训练的意义,建立新的教育方法,抓住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搭建良好的合作平台,使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实现体育素质的再提升,帮助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合作训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合作训练;小学体育教学;应用
身体是革命的资本,体育是小学的重点课程。传统的体育课很无聊。体育教师应积极引入小组合作模式,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指定的体育训练项目。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互相帮 助,同时也可以保证所有学生都参与到体育训练中来,创造一个高效的体育课堂。体育教师必须创新课堂体系,依靠科学多样的评价机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
一、 小学体育合作训练的几个问题
(1) 体育教师对合作训练认识不足
体育课程改革实施后,许多学校开始重视体育活动。然而,通过调查发现,合作培训模式还很肤 浅。在体育课堂合作训练中,课堂气氛差,体育教师的教学技能相对粗糙,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阻碍了学生身体素质的进一步发展。
(2) 合作训练模式单一
部分体育教师对合作训练模式的认识有限。他们机械地照搬合作训练模式,经过简单的示范后分组训练。学生们并没有真正领会体育精神。他们对不同的训练科目采用相同的合作模式,这就失 去了合作训练的创新性,使学生产生厌学、厌学的感觉。
(3) 浓厚的课堂气氛
由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与体育教师存在一定的距离感。如果教师经常责骂学生,学生会产生恐惧心理,不能很好地融入体育课程。一旦
提起体育运动,他们会有恐惧心理,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
(4) 评价机制存在的问题
在学生综合训练过程中,没有体现出合作训练的互动性。体育教师仍然按照以往单一的评价机制对学生进行统一评价,没有对学生体质状况进行多元化管理,教学内容与学生心理不匹配,合作训练效果不佳。
2、 论合作训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合作训练模式是一种新型的创新性教学方法,它可以提高体育教学的训练效果,提高学生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从学生实际出发,不断优化合作训练模式,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训练平台,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合作意识,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
(1) 建立新的合作训练教学目标
体育教师作为班组长,应建立合作培训模式。通过合作训练促进教学过程的理念,小学体育教师应继续了解学生的心理,认真研究体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为优化课堂结构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学生意志为主导思想,提高体育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推广小组互助模式,加强师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在不断的交流中发现自己的问题,使体育课堂更有活力。同时,教师还应实行分层体育,确定主导地位,以学生为阵地,让学生在合作实现双赢,提高身体素质,经常与学生交流,帮助学生大胆表达思想,使教师根据学生的想法不断完善课程结构,形成完善的体育教学链。例如,体育老师在讲解40米障碍赛跑中的人教版,向学生介绍在规定时间内通过三个障碍物。体育教师首先要讲解通过障碍的技巧,培养学生的灵敏和速度。学生在越过障碍物时,应按前滚翻站立。同时,在训练过程中要保持身体平衡。一人通过后,其他人先进行接力赛,全队通过。在培养过程中,要真正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合作共赢的精神。学生要勇敢,坚强,不怕困难。
(2) 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体育教师应在体育教学中适当引入合作训练,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合作精神。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形成完善的合作模式,提高体育教学的趣味性。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不应总是采用自主示范、学生模仿的单一教学模式。
要端正教学态度,降低姿态,与学生平等对话,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关心和照顾。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分组训练,并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动态调整。小学生心理、生理发展不稳定,自我控制能力差。因此,在培训过程中,教师要正确引导,注重教学,使学生积极探索体育规律。比如,在分组过程中,体育教师要平等对待所有学生,对学生给予特殊照顾,最大限度地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对于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提高训练能力,突破自身的身体极限。同时,对于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体育教师要积极与学生沟通,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关爱,使学生克服自身困难,真正融入合作训练,形成相互学习的良好课堂氛围。
(3) 选择合理的运动
小学生体质有限。为了保证合理的训练效果,体育教师必须根据该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合理规划合作训练模式,让合作精神贯穿于体育活动的全过程。课前,教师应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标准,制定合理的体育锻炼计划。如因天气原因不能参加户外课,教师应在室内向学生介绍一些体育保健知识,并分组演示,使学生了解如何避免体育运动造成的伤害。另外,要对学生的体育成绩进行总体掌握。在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后,应分组指导学生,明确每个小组成员的分工,防止个别学生不参与其中。同时,在高山练习过程中,也要适当变换角色,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的体育锻炼。例如,体育教师应该合理融入游戏模式,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学生在游戏过程中能够全面培养自己的接受能力,创造能力与合作能力。体育教师可以利用青蛙弹跳这个游戏,加强学生下肢弹跳能力,为学生设置一个真实生动的游戏情景,将学生分为两两一组,首先进行石头剪子布的决定胜负,胜的一方能够进行立定跳远,谁到终点则谁胜出?游戏的方法非常简单,完美地贴合小学生的心理,学生在游戏化的体育教学模式中,与教师进行密切配合,达到了合作教学目的。
比如体育教师要合理融入游戏模式,提高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充分发展自己的接受能力、创造能力和合作能力。体育教师可以利用蛙跳游戏增强学生下肢弹跳能力,为学生设置一个真实生动的游戏场景,将学生分成两组,首先决定石头剪子布的胜负,胜利者可以进行立定跳远,谁将赢得终点站?游戏方法非常简单,非常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在体育教学中,与学生紧密合作,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
(4) 科学评价
在传统的评价模式下,综合评价主要依靠学生的运动成绩,而体育教师可以在引入合作机制的模式下,将个人比赛转化为团体比赛。以班内小组排名的形式,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同时,在评价中,既要横向比较学生的个体差异,也要纵向比较学生的进步。学期末,应颁发一系列奖项,如团体优秀奖、最佳进步奖等,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努力。
此外,学期末还可以进行团体赛,以个人身体测试成绩和团体比赛成绩为双重指标,让学生在比赛过程中发现自己的问题,不断磨练自己的运动技能。
例如,教师可以引入对抗赛机制,在学生学习足球相关动作知识后组织足球比赛,从小组中挑选合适的人员担任前锋和后卫。赛前,老师要带领学生做一些基本的热身运动,如腕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以防止学生出现身体上激烈的对抗性问题。比赛结束后,参赛队伍将积极总结比赛经验,让学生在合作的比赛模式下不断提高自己的竞技能力。
4、总结
合作训练能有效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合作竞技体育比赛中体会竞技体育的魅力。同时,体育教师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改变传统的评价机制,促进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不断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1]梁华伟,刘超,徐圆圆.合作学习模式在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运动,2017(2):101-102.
[2]杨丽.表象训练法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与分析:以乒乓球运动技术教学为例[J].亚太教育,2016(19):86.
[3]张建成.合作训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