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红霞
安徽省凤阳县临淮中学 233122
摘要:在高中阶段的体育课上,教师推动构建趣味田径这一教学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能让学生更加喜爱田径、参与田径,使其得到锻炼。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基于普通场地充实体育器材,融入趣味游戏,善用趣味语言,力求实现佳教育成效。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高中体育趣味田径教学方法的应用。
关键词:趣味;田径;中学体育;应用
中图分类号:G8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长期以来,受学校、家庭、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体育教育在 高校一向不受重视,体育课程教学方法又枯燥无味,学生对于体育 课的兴趣也不高。 趣味田径教学法是一种更具现代教学理念的方 法,其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切入点,通过丰富的形式、趣味性的内 容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从而改善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身体 素质。 趣味田径弥补了传统体育教学中的不足,不仅侧重学生身体 素质、运动技能的发展,还更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相比传统 体育教学,趣味田径教学法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国 家培养更多综合素质高的优秀人才。
1田径教学的方法与内涵
中学体育的实际教育过程中,以田径教育最为 重要。田径教育所占比例非常之高。尤其是现代化 的系统化田径教学实践应用。能够在提升学生的素质体质的过程中同时将孩子们的多项体育素养提 高,所以高效的进行趣味教学就会使得体育教育成 效大大提高。趣味的教学方式实际上是一种全新的 提高积极性的现代化教育理念。在满足学生的多元 化培养的地同时还可以将应该学到的内容高效吸收 掌握,有效地提高教育的观赏性质。同时在加入相 关趣味元素的过程中会将整个田径活动的内涵丰富 化,总而言之,趣味教学正是田径教学的新视角[1]。
2趣味田径的内涵
所谓趣味田径是指根据教学对象的心理发育及生理发育特点 设计趣味性强的田径运动形式,将田径运动的走、跑、跳、投等内容 融入到体育游戏中来,大大提高田径项目教学的趣味性,以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及热情,增强其身体素质及综合素养。 传统的高校田 径教学手段单一、类型单一,内容更偏功利性,教学趣味性较差。 而 趣味田径兼具趣味性、实用性及生成性的特点,教学过程生动、灵 活,形式丰富,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且趣味田径脱胎于 传统的田径项目,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因此可以真正提高学生的身 体素质,具有明显的实用性;此外,趣味田径教学的侧重点在于学 生的心理素养与体系素养, 与传统田径教学侧重于提升学生的技 能水平有着很大不同,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投入更多的教育智慧与 情感,因此更能启迪学生的思维,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与沟通,提 高学生的参与度,从而促进学生身心、技能及情感的全面发展,因 此体现出明显的生成性特点。
3趣味田径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课堂中的运用策略
3.1基于普通场地,构建趣味田径
在体育课程的实际开展中,教师开展趣味田径活动,对于场地方面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在大部分的基础、普通场地都能进行,但要确保场地面积,场地条件越好,预期效果也会越好。所以,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运用普通场地,使得趣味田径 运动得到实践[2]。 例如,在 2000 平方米左右的场地中,教师在开展田径项目训练时,就可以发挥自己的组织作用,让学生以“迎面接力”这一形式开展趣味运动,也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些障碍,让学生开展障碍跑等,使得学生在丰富的练习形式下更好地参与其中,达到佳的训练效果。另外,教师也
可以借助一些废旧的轮胎、鞍马等工具,来为学生的障碍跑提供基本要素,使得学生的训练得到开展。但是,假如场地的条件狭隘、有限的话,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开展绑腿跑、两人三足等,使学生真正体验到运动的趣味性。
3.2科学利用器材,创设趣味活动氛围
田径训练需要运用一些运动器材,教师在器材的选 择上要体现一些创意,充分发挥器材的助学作用,给学 生带来更多新鲜感,对激活学生参与田径训练的热情有 一定作用。速跑项目有跨栏、起跑器、接力棒等;投掷 项目有标枪、铁饼、铅球等;跳跃项目有沙坑、跳马、 跳箱、海绵垫子等。这些器材是运动必不可少的客观物 质条件。如果教师能够将这些器材整合运用,增加一些 新的训练形式,必然能够赢得学生的青睐。 如障碍跑训练,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小 组之间展开竞速比赛:跑道上放置了跳箱、跳马等障 碍物,在起跑时,不能触碰这些障碍物,看哪一个小 组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赛程。小组成员需要全部到达终点才算数,小组排名倒数第一名,全组每人需要 做俯卧撑20个。教师任务布设后,学生开始准备,小 组成员商议战术。教师一声令下,学生都快速进入跑 道,课堂气氛瞬间被点燃,场面十分壮观。教师组织 学生做好成绩记录,排出小组名次。教师借助一些体 育器材,为学生设置了障碍跑训练任务,并利用竞赛 形式进行调度,成功激活学生训练热情。因为有惩罚 内容的存在,给学生带来更多心理触动。活动带有集 体性质,哪一个学生都不想因为自己拖累大家,其训 练热情被点燃,自然获得丰富训练成果[3]。
3.3融入趣味游戏,开展趣味田径
教师一定要注重趣味游戏的引入,这是非常主要的方式方法,对于学生参与体 验的深化非常关键[3]。所以,在进行教学模式的构建时,教师应该尽量保证田径和趣味游戏的结合,更好地展现运动的趣味性。 例如,在田径教学中,结合高中生现阶段的实际特点,教师可以为学生引入一个趣味游戏——“排头抓排尾”,这样的游戏形式能更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得课程本身的吸引力得到不断加强。在游戏的实际开展中,学生应该以单行的方式进行站立,分别抓住前一位学生的腰部。在游戏开展过程中,排头的学生想办法抓住排尾的学生,而后面的学生则要不被前面的学生抓住。在游戏的形式下,不仅能达到运动的效果,也能增强课程的趣味性,实现理想的教学形式。
3.4合理设置竞赛,强化课堂训练品质
体育训练离不开竞赛活动,教师利用竞赛展开教 学调度,依然能够赢得更多学习动力支持。学生都有 争胜心,教师要注意对竞赛操作形式进行创新改进, 增加一些其他色彩,让学生产生更强力心理触动,其 助学效果会更为显著。竞赛大多以团队对抗为操作形式,教师要在竞赛形式和操作过程上、在具体规则设 计上、在竞赛结果评价上有所突破和创新,这样才能 成功调动学生参与田径训练的主动性。 如投掷铁饼训练,学生对技术要领把握不够,投 掷距离都不理想。教师为学生布设了竞赛活动任务: 成立比赛对子,自行组成两人合作小组,抽签决定比 赛对手,以两个人成绩之和进行比较,优胜劣汰。每 人每轮有三次投掷机会,以最好成绩计算得分。学生 听说要自选合作对子,自然是非常高兴,大多能够在 最短时间内组成团队。为赢得比赛胜利,团队两个人 开始了动作研究,对投掷角度、发力点等技术进行分 析,教师不时给出一些提示和指导。比赛正式开始, 教师组织学生展开对抗互动训练,课堂运动呈现多元 性特征。一个自由结对比赛活动,将学生训练主动性 激活了,课堂训练进入良性互动环节,教师从宏观展 开控制,为学生运动训练提供丰富助力支持[4]。
结束语
在高中阶段的体育教学当中,教师大力的实施趣味田径这一模式,将产生着非 常大的构建价值。例如,能推动学生的身心发展、深化学生的锻炼体验、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得体育课程的开展更加具有观赏性等,这是教师在教育实践当中应该关注的。
参考文献:
[1]葛士顺.从趣味田径运动角度探究田径选项课教学对策与 改革[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9(3).
[2]陈伟霖,潘前,王萍丽.高校体育课程设置优化与索质教育的 硏究与实践[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20(2).
[3]巩磊.高校公共体育田径课趣味性教学的实验研究[D].北京 体育大学,2015.
[4]史新平;以兴趣为先导的高中田径教学模式研究 [J];田径;2019年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