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学实践后重新认识翻转课堂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8期   作者:李军
[导读] 实施线上教学后,积累了相当多的实践操作经验,切身地了解到翻转课堂的优势和不足,更加全面去查找案例和文献,探索其适合我国初中英语教学模式。
        李军
        上海市市西初级中学
        摘要:实施线上教学后,积累了相当多的实践操作经验,切身地了解到翻转课堂的优势和不足,更加全面去查找案例和文献,探索其适合我国初中英语教学模式。
关键词:线上教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反思自己疫情期间这几个月以来的在线直播和非实时录播教学活动,非常有感于崔教授的“教之于学,犹如卖之于买。没人把东西买走,就不能说东西卖掉了”这个比方,很生动也很深刻。我每天对着麦克风摄像头的“卖力吆喝”起作用吗?有没有人“把东西买走?”
        由于跟同学们定下的每天交流时间有限,就是英语空中课堂后的半小时,不能拖堂,所以每次直播前我都要仔细准备好交流的内容,既要跟空中课堂不同又要能对其作必要补充,且一周各课内容基本要纵向连贯。由于不在线下,线上交流的内容并不限于书本本身。SSP报纸的各大版面,图文并茂,音频齐全,内容新颖,比课文更能吸引同学们的兴趣,激发起学习动机,使他们想学。有关疫情的英文小视频,是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能够让一些同学学习动机有效提升,而且提早发放这些学习资料可以大大节约时间,提升交流期间的效率。不仅视频,各种中英文双语帖子,语言地道,语法点丰富,有图有真相,也是我们师生交流的绝佳材料,营造良好的互动氛围,很好地维持同学们学习的动力。
        由于是远程互动,为了保持学生较高的注意力,我全程开摄像头和麦克风,随时点名提问。由于没有导播,一切都靠自己,所以专门增设单独显示器作为副屏幕,配合主显示器后台工作。作为前台的副屏幕,只共享显示事先计划好的文档、网页或视频页面,不会出现微信弹窗桌面图标等隐私信息,因而就不对教学对象造成干扰。而在主屏幕上则会显示学生名单、视频头像、即时聊天记录、共享文件等信息,教师可以随时查看,关注学生学习情况以及当堂提出的文字问题,及时作出回应。我还让两位相对活跃的同学麦克风保持常开,跟教师实时互动,从而营造更加真实自然的课堂氛围。我的这些做法是基于对学生情况的了解,从他们学习的实际过程和需要出发,直播交流的过程弱化了教和学的界限,相信不少学生直接做到了信息的第二次转换,把我的东西买走,从而“学会”。
        录播活动类似于翻转课堂,是现代信息技术和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典范。借助互联网,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课本、固定的上课时间。通过观看视频或网络学习平台,课堂变成了学生与同伴、学生与教师之间讨论和演示活动的地方,从而实现对知识的巩固和提高。这次突发疫情,大家匆忙上阵,也逼迫师生提早体验了这样的课堂。
        据说翻转课堂于2007年起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的林地公园高中,为了解决当地学生经常因为天气和路途遥远等原因不能及时到校参与教学过程从而导致的跟不上教学度的问题,该校化学教师用录屏软件,结合自己的实时讲解,将PPT演示文稿录制下来传到网络上供同学们学习,备受好评。2011年的可汗学院也用这种翻转课堂模式颠覆以往传统教学模式,引起全球关注。当然,这两个例子都是理科的例子。其优势如下:
        一、颠倒教学流程。翻转课堂将教学信息前移,颠倒了传统课堂课上学习和课后巩固的过程,将从前需要教师课上导入的基础知识,借力于网络技术,通过微视频使学生课前就可以自主学习,进行知识的第一次内化。而在课堂中通过交流完成知识的第二次内化。


        二、转变师生角色。翻转课堂使教师从台前转到幕后,变成学生的导学者、助学者、促学者和评学者,更易于实现以学生为课堂中心。
        翻转课堂好处很多,但这些微课不是用来完全取代线下的课堂教学的,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的需求,或是课堂教学必要的补充。我觉得我国师生可能要面临的一些挑战:
        一、尽管互联网上授课视频各式各样,然而为了确保学生知识掌握的系统性与全面性,老师应该自己制作视频,这对英语教师来说无疑是一个较大的技术挑战。面对网络原住民——随时会通过网上搜索了解相关资料的学生,上课时随时会提出许多问题,这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又有挑战。教师必须要具备跨学科的渊博知识和不断进步的学习能力,方能应对这些挑战。
        二、中国教育体制下,学生们已经习惯了课堂上老师讲授、学生课下进行记忆和练习的学习模式。翻转课堂中既要求学生在课前进行自主学习、了解知识、发现问题,又需要他们在课堂中通过提出问题、讨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进而实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优化知识内化的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从一个知识接受者变成了一个学习研究者,需要以更积极的态度参与其中。这种长久习惯的改变也是一大挑战。
        鲁子问老师对初中英语教学实施翻转课堂的过程进行了非常详细专业的描述,让我们从全方位各环节了解了翻转课堂的全貌,需要遵循的原则。从课前老师和学生需要做好的四项准备,讲到课堂上师生需要共同开展的合作活动,其建议非常中肯务实,易于操作,符合初中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
        首先,教师在准备翻转课堂教学时,应首先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抓住教学重点,制定有序的教学计划,帮助学生构建一套系统的语法学习方案。线下上课时根据语法的内容给学生提供一些相应的练习题。
        其次,教师在制作教学视频时一定要注重教学视频的质量,制作过程中应以教学大纲作为视频的依托,尽量做到让学生直接抓住重点。学生在课前观看视频时,可以将不懂的地方记录下来,在线下课堂上向老师提问解惑。
        最后,学生在课前通过视频自主学习后,对于该讲的语法知识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但是光靠视频还是容易留下一些问题,因此,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应注重解决学生的疑问。师生通过课堂讨论解惑答疑的方式,不仅能领会语法知识,还能够提供学生自主思考和表达的机会。教师也能从学生的提问和反馈中,获得不断改进微视频呈现的内容和方式上的意见。
        通过国内外案例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型更为深入的分析,我们对这种教学模型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翻转课堂的实施不但翻转了教师与家长交流的内容,而且改变了以往家长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被动角色。当学生在家里通过视频进行学习时,家长的监督作用变得显著。学生是否在认真学习,家长能通过什么途径来督促呢?很多时候可能还是依靠学生自己的自觉性,前一阶段的空中课堂线上学习就证明了这一点。
        加拿大的案例说明“并不是在每节课中都使用翻转教学...只有在学生真正需要新的信息时才使用翻转模式...不被翻转课堂的固定模式所拘束,这一点特别值得翻转课堂实践者思考和学习。”对此我深表赞同!重庆学校的案例也说明“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即翻转课堂成功的关键点不在于在理论上研究各种各样的模式,而在于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具有本校特色的翻转式教学。我们不能盲目跟风,不能为了翻转而翻转,不能为了作秀而实践。我们应吸取国外的成功经验并结合自身特点进行本土化实践,这样才能实现翻转式教学的目的,真正实现个性化、人性化教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