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学科核心素养提高高中生物教学实效性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8期   作者:郭茹珍
[导读] 生物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学生未来学习生物学科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提升学生生物核心素养,以推动学生的未来发展,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实际的生物教学内容,选择科学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对学生进行实时性的观察和评价,及时掌握当前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状态
        郭茹珍
        山西省柳林县联盛中学校 033300
        摘要:生物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学生未来学习生物学科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提升学生生物核心素养,以推动学生的未来发展,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实际的生物教学内容,选择科学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对学生进行实时性的观察和评价,及时掌握当前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状态,进而调整自身的生物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的设计要设置相应的活动,以使学生能够跟上当前的教学进度并达成相应的教学效果,经过大量的有效的活动来实现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的锻炼和培养,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的掌握学习生物的方法以及技巧,使学生的生物学习水平得到提升。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高中生物教学实效性。
        1提高生物教学实效性的措施
        1.1开展探究式教学活动
        在新课改的模式下,教学活动越来越注重对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在高中生物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向学生讲授相应的知识,同时也要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生物知识的技巧以及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学生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相应的生物知识理论,极大的激发对生物知识进行探究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的知识储备量。那么,在新的教学环境中,教师需要不断地改变教学理念,选择先进的教学模式。
        作为一线生物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进行分析,以制定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教学模式。教师要以教材为依托,进行教学设计,并开展探究式教学活动。学生通过深入的活动,对相应的生物知识进行探索和分析,并通过探究分析掌握方法和技巧,并获得知识。在设置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尽量设置具有趣味性的教学任务,学生探索过程中既获取快乐,又提升了探究生物知识的欲望,这样学生才会以更加热情的态度投入到生活学习过程中。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的必要过程,教师要根据实际的教学效果对教学活动进行调整,时刻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作出相应的评价。举例来说,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细胞结构相关知识时,可以设置大量问题,如不同细胞之间区别?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对不同的细胞进行显微观察,学生通过直观的观察实验,感受细胞的结构组成,通过绘图掌握细胞的基本结构。通过观察性学习,学生掌握了生物学基本知识,同时了解细胞的结构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认识了生物学的基本规律。学生进行了实验探索,一方面能够有效的去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分析能力;另一方面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也得到提高。从整体上来说,这样的活动下学生的生物素养得到良好的提升。
        1.2合理选择教学方式
        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生物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生物学习能力,在进行生物教学时,教师要选择更加科学的教学方式。如何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呢?下面从几个方面来介绍。第一,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全面分析,并结合当前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制定较为完善的教学方案。

第二,教师设置有趣的实操性强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好的方法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能充分的体现生物知识的具体内涵,帮助学生深刻分析生物知识理论,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力。第三,结合生活实际,利用多媒体教学,直观展示生物学知识。例如,在讲授《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这一节内容时,学生对能量转化的相关知识很难理解清楚。这时,教师借助多媒体视频向学生展示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进行能量转换的实际过程,学生通过直观的视频,能够深刻地认识绿色植物中不同结构发生的作用以及其所发生的反应,从而使学生扎实的掌握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能量转换过程。
        1.3设置实验活动
        生物学是在科学家大量的实验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实验活动的设置对于提升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有效的增强学生对于生物学知识的认识必不可少。生物学教学也可以说就是生物实验教学,进过大量的实验活动,学生才能掌握学习生物知识的技巧以及方法。首先,生物观察实验,学生通过大量的观察实验才能了解生物结构,并理解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基本事实。如教师在讲解《细胞增殖》这一课程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植物根尖分生区有丝分裂的固定装片。学生通过观察细胞分裂中的各个图像,并将它们加以联系区别。经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对于细胞分裂的过程有了直观形象的印象,能够全面地理解细胞分裂的过程及意义,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其次,大量的探究性实验才能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在问题中寻找答案的过程,才能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例如,《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这一课题的探究活动,教师设置合适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同时解决了生产实践的具体问题,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实验活动的设置,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加强了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学生通过探究活动,掌握在实验操作当中的技巧以及方法,从而使学生的整体能力得到提升。
        总结:高中阶段生物知识内容相对较多,且生物知识的复杂性也相对较高。提升整体生物教学的效率,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的掌握生物知识,是现阶段高中生物教师必须解决的实际问题。教师在实际的生物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生物学知识传授,又要通过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教学环节的设置和施行,是对教师的考验。只有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加强理论学习,结合实际操作,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及时整理教学方法和技巧。在遇到问题时,教师能够熟练地应用相应的知识储备,注重知识的传授,同时也要掌握适当的技巧,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提升学生各项能力。教学实效性研究是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需要不断总结提升。
        参考文献:
        [1]史春艳.立足学科核心素养提高高中生物教学实效性[J].华夏教师,2020(21):80-81.
        [2]李天卫. 如何提高高中生物的课堂教学趣味性[C]. .教育理论研究(第十一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59.
        [3]卢超宇,于长春.刍议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J].现代交际2019(14):209-2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