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宁川
彭州市青少年宫
摘要:在当前“互联网+”大背景下,教育工作朝着网络化、信息化进一步发展,多媒体技术也得以在教学中广泛应用。本文结合实际,以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教学的应用为主线,对计算机课程中多媒体技术教学特点进行相应的阐述,指出当前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教学;教育
引言
随着“互联网+教育”的深入发展,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教学模式已被广泛引入了课堂。通过多媒体技术与教学过程的融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力,学生对于计算机知识更易于理解和接受,但从教学的实效看,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教学中仍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本文结合实际,以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教学的应用为主线,对计算机课程中多媒体技术教学特点进行相应的阐述,指出当前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
1 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教学中特点及应用现状
1.1应用现状
多媒体技术是基于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得以展示的计算机技术, 多媒体的形式可以通过计算机将文字、图形、图像、视频以及动画等多种表现方式与信息相结合,从而完成一系列交互式操作的技术。由于多媒体技术具有生动形象、多样直观等特点,很多学校在过去几年中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多媒体技术在我国教育教学特别是计算机教学中被广泛应用。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必不可少的一门工具,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积极性从而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1.2特点
计算机教学是对计算机理论与相关的编程程序的讲解,授课方式主要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学生在下边听的模式,学生在学习的时候由于缺乏兴趣而导致对计算机课程的学习主动性不高。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在计算机课程的学习中,教师就要通过大量的多媒体手段(例如多媒体课件、视频、多媒体网络、远程教育等)进行辅助教学,多媒体技术把教材中原本枯燥、乏味的计算机理论知识转化为生动形象直观的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兴趣,使教学形式和内容更为生动形象趣味。采用多媒体直观演示和学生动手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可以较好让学生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同时由于多媒体教学具有声形并茂、直观形象的特点, 能够为学生创造多向思维的教学环境,极大程度提升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综上所述,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教学中具有形象生动、直观高效、激发兴趣、促进互动等特点。
2 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1多媒体技术下计算机教学水平方式有待提高
部分教师在应用多媒体技术教学中缺乏积极性,创新意识严重缺失,传统的教学理念比较根深蒂固,其根源在于教师对多媒体技术与计算机学科整合认识不清,没有深刻认识及研判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学科教学中所带来的影响,导致在教学实践中并没有有效发挥多媒体技术带来的正面效应。一方面,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提高了老师制作计算机教学课件的难度,导致部分老师存在畏难情绪,教学内容课件依葫芦画瓢;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教师把多媒体当“黑板”的情况,仅仅把多媒体当作板书内容的演示,没有真正发挥其功效。其次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的认识不全面,教育系统及学校针对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相关培训较少,导致很多教师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多媒体培训, 对计算机多媒体运用能力不足,从而影响教学质量。
2.2计算机教学与多媒体技术融合不够紧密
部分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技术时忽视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融合,多媒体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质量,但是其只能作为辅助性的教学工具。在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更多采用的是传统“填鸭式”的知识灌输教学方式,缺乏对课程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的深入分析,也没有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给予高度重视,这在很大程序上制约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实践创造性,容易造成学生学习注意力不集中、听课效果差等情况,进而很难保证教学方法的适用性。但随着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课程中的应用,也出现了另一种矫枉过正的情况,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过于放手让学生“自学”进行计算机课程相关实操,没有给予一定的指导和监督,不仅不利于教育质量的提升,同时过分依赖多媒体技术阻碍了师生之间良好的互动关系。其次,在重视多媒体技术硬件技术的同时忽视了软件资源的开发及更新,导致很多学校多媒体资源库内容没有与时俱进,导致教学内容缺乏特色及针对性。
3 解决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教学中问题的措施对策
3.1 创新教学观念及模式
要充分认识“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加强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明确计算机教学的内涵,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不断强化教学改革。计算机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计算机理论知识及应用技术,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积极构建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教学、教师、学生四者之间联动互促的关系架构,强化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以“知识、素养、能力”综合培养为课程目标的核心,教师根据各学校不同的实际(包括课业负担、学习工具使用偏好、学习时间分布等学情信息)制定配套可行的教学模式,正确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充分考虑学生整体和个体的差异,根据学生实际水平调整教学侧重点,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实践操作是检验计算机教学成果的重要体现,要优化互动交流,利用多媒体技术的特点调动和培养学生积极性,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结合在一起,积极引导学生在理论知识掌握同时主动并富有个性地参与多媒体的操作实践而非被动吸收,进一步提升学生独自思考及实践操作的能力。
3.2提升教师多媒体应用教学能力
师资队伍的建设是保障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随着“互联网+”在国内各行业领域深入融合发展,计算机领域相关知识更新迭代速度也随之加快,加之计算机课程本身教学内容较为繁杂,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计算机课程教师自身知识储备更新及教学能力提升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教育系统及学校要制定科学有效的培训计划,确保教师有充分的时间对知识储备及学术业务能力进行完善和提高,支持鼓励教师从事教学研究活动,从而弥补自身业务能力不足的情况。多媒体技术作为计算机教学的一种手段辅助工具,在应用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课时性及阶段性,由于多媒体技术对于知识的呈现具有直观的效果,如果过于依赖多媒体课件会导致学生思维上的惰性,阻碍学生主观积极性的发挥,从而使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巧用善用合适多媒体工具,让学生既能通过多媒体课件在计算机课程学习中更为直观形象接受理论知识,又能培养正确的学习思维和思路,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多样性及针对性。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科学发挥多媒体教学的独特优势,既重视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教学所起到的作用,又紧跟知识迭代速度,充分注重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合理、科学运用,实现多媒体技术与计算机学科教学之间的完美衔接,多措并举提升多媒体应用教学能力。此外,要创新教学观念和模式,正确认识计算机教学、多媒体技术、 教师以及学生四者之间的关系,积极发挥好教师教育引导的作用,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合理科学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兴趣、进一步提升学生自主思考及实践动手能力,促进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从而提高计算机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吴江.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04)
[2]陈德鑫.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02)
[3]韩玉梅.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教学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10)
[4]徐军平.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问题及对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