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婷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广西省桂林市 541300
摘要:企业项目式教学法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是通过模拟和复现等方式,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探索兴趣,强化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将企业项目教学法运用到视觉传达专业的教学中,是必要的教学手段之一。结合专业培养目标,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对视觉传达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行了探讨,结合企业项目式教学法的重要作用,分析了视觉传达专业企业项目式教学法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视觉传达;专业;企业项目式;教学
前言:视觉传达专业在我国教育领域内兴起的时间较短,传统的视觉传达专业教学中通常偏重于理论知识的教学,或是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参照平面设计专业的教学目标,设置教学内容和课堂模式。此背景下的视觉传达专业教学有效性不足,而引进企业式教学法,却能够实现理论建设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其未来的发展打好基础。
一、视觉传达专业的培养目标
视觉传达专业课程体系中应明确专业培养的目标,将其作为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出发点,加强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视觉传达专业中涉及到多个领域学科的知识,例如市场营销学、美学、传播学、管理学等等,视觉传达专业课程的教学应强化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以此为基础展开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构建起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全新教学模式,积极探索视觉传达专业的内涵,实现创新变革,为现代商业文化和工艺等服务,包括包装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广告设计等。视觉传达专业由单向信息传达向着交互式的信息传达方向转型,因此要求视觉传达专业的学生应强化与客户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能力,运用熟练的设计技能和技法,创新设计理念,满足多元化的用户需求。
视觉传达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不仅要强化人才的视觉传达专业知识基础,同时要拓展教学领域,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相关领域的知识内容,加强对当前社会市场变化的认知,将学校的人文特色融入其中,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运用开放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丰富实践项目的类型,在灵活的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视觉传达与艺术设计之间的关联,对具象与抽象的语言表现规律形成深刻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对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在未来的社会工作岗位上,学生应具备使用互动媒介交流设计的技能,从多个领域强化潜在的创新能力,形成独特的专业风格和特色,实现人文精神和创新精神的有机结合[1]。
二、企业项目式教学法的重要作用
企业项目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是根据课题设计、展开启发式教学的一种手段,不仅实现了对专业基础知识的全方位考量,更是对学生能力和社会实践衔接效果的全面检验,在工程学、理学、社会科学等多个知识专业领域内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视觉传达专业的课堂教学中,目前应用企业项目式教学方法的案例较少,但是结合实际的视觉传达专业教学现状来看,有必要融入企业项目式教学方法,打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课堂模式,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程度的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
项目式教学法更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学习作用,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探索实践精神的培养,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不足问题,强化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课程知识为基础出发点,运用专业技术,通过实训实践活动,以当前的就业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构建起真实的工作环境,改变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实现视觉传达专业教学的创新变革。通过企业项目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互动性,推动学生更好的全面发展。企业项目式教学结合企业制度与市场的设计课题,突破传统的教学观念,构建现代化高效的企业运行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和探究专业知识,提高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企业项目工作室中展开创作和学习,拉近了学生和社会之间的距离,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2]。
三、视觉传达专业企业项目式教学法的具体措施
近些年来,我国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发生了变化,社会企业岗位对于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的形势背景下,视觉传达专业的人才需求量逐渐增加,对于视觉专业毕业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机遇和挑战。视觉传达专业的教学活动有必要引进企业项目式教学法,提高视觉传达专业的教学质量,打破偏重于理论教学的视觉传达专业教学模式,构建起全新的科学系统化实践教学体系。结合实践操作技术方面的要求,提高学生设计作品的整体效果,实现视觉传达专业设计作品与社会需求的相衔接。通过对学生的启发、个性化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索和研究,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立足于市场需求,制定专业方向的课程内容,强化课程的实用性[3]。
例如,可以与相关的农业企业合作,让学生走到农场去实践,与农民一起参与劳作,与农民企业家谈心,了解他们对产品包装的想法,了解消费者对相关农产品需求动向。保证学生的视觉传达作品与社会有效衔接。通过组织毕业作品展览等方式,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积极鼓励学生参加专业性比赛,创新视觉传达专业技能和思维,从动手和动脑两个方面强化学生的综合技能水平,带领学生走进企业进行参观和实践操作,打破过去纸上谈兵的学习模式,拓展学生的眼界,提高动手实践能力。邀请企业的人员定期走进校园,开展讲座培训活动等,保证校园和社会之间的紧密联系,强化学生对于市场要求的正确认知。促进校企合作,将教育特色和优势凸显出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4]。
结论:综上所述,视觉传达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教学专业的培养计划目标,优化课程设置,帮助学生在掌握知识点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和研究专业内容,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引进项目式教学法,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深度结合,帮助学生掌握专业课题知识和实际的工作流程,强化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为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高素质的综合型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1]陈玮,宋佳音,等.以“2+1”模式推进视觉传达专业实践教学[J].明日风尚,2019(19):186-187.
[2]梁星.视觉传达设计专业“项目导入式+校企联动式”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艺术品鉴,2019(27):363-364.
[3]江佩,陈圆.企业项目与高职视传课程整合研究——以书籍设计课程为例[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09):7-8.
[4]杜平霞.高职视觉传达“主题+项目”教学模式价值探析[J].美术界,2016(02):64.
作者简介:章婷,女,汉族,籍贯:桂林,生于:1984-12.29-职称:讲师,研究生,研究方向:视觉传达。
课题:2020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GXGZJG2020B161)+《新电商环境下广西农业企业项目与视觉传达课程的整合》